深秋的南山,雨后天晴,南岸区作家协会、区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黄桷小屋》公众平台,在南山街道黄桷垭社区活动室,掀开刘祥琪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读评会的浪花。
接下来,读评会主角,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作者刘祥琪,对文友们放弃家庭急事,前来参加今上午的读评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就为什么要写《25年打工记事》?我是怎样写《25年打工记事》的?我写《25年打工记事》的三点体会和认知,向与会文友进行了分享,并表示,虚心听取文友们的读评意见,作好进一步修改。
接下来,《黄桷小屋》主编邹世平介绍了《黄桷小屋》为什么要编辑连载刘老师《25年打工记事》的经过:2020年,几位文友一起喝茶,听刘老师谈起在三家民营企业当办公室主任,25年打工的感受,准备把25年打工经历的许多精彩人生故事,用纪实手法写成长篇小说的想法。我和刘老师有相同的经历,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艰难时期,国企关停并转,职工大面积裁员下岗,刘老师53岁下岗进入民企,我90年代下岗进入民企,写了10多篇下岗失业的小说,作为写国企改革下岗失业题材的小说,一定要符合国家形势,涉及的真人真事,注意规避企业和相关人物的瘾私,完全支持刘老师的想法,没想到,刘老师很快完成了15万字的34集纪实长篇小说《25年打工记事》,2023年6月9日,《黄桷小屋》首期推出,到2024年9月27日,34期连载结束,每期都有不少读者评论打赏,深受读者喜爱。
著名历史题材作家赵心放发言说:拜读刘老师创作的纪实长篇小说《25年打工记事》,从头到尾,整部小说体现了一个“真”字,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重庆机床厂是大型国企,产品销往国际市场,曾经火爆一时,在改革开放浪潮中败下阵来,不得不接受国企改革,关停并转,经历了企业职工下岗潮。小说定位准确,改革推进了房地产企业的活跃,促进了城镇化建设,方便了百姓买房。小说中的三位重点人物可信真实,刻画的房地产老总张大海敢抓敢干,令人感动。刘老师年近八旬,记录写下34集纪实长篇小说,的确不易,值得祝贺。
著名长篇小说创作作家王明学撰文以《文学创作摧生不老的生命力星》为题,从三个方面对刘祥琪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进行了读评:一是作品的题材有很强的社会性;二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学创作成功性大;三是坚持文学创作不是简单地重复自己,要努力创作新的典型人物。
潘传学点评说:刘祥琪能成功写出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一是带入感强,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熟悉的工作生活,25年丰富的打工阅历。二是时代感强,创作选材民营企业。三是从整部作品34集目录标题,就充分展示了重庆房地产市场的这片新天地,朴实厚重鲜活的人物,作品中所有人物的刻画,倾注了作者对人物塑造的感受。
区作协副主席曾绍仑撰文以《从打工热情激发出创作激情》为题,畅谈了拜读刘祥琪《25年打工记事》的几点感悟。他说,我与刘祥琪有相同的工作经历,刘祥琪历任三家民营企业办公室主任,我在望江机械厂党办任副主任,既要协调好党政主要领导的关系,还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夫,刘老师历任三家民企办公室主任,能得到民企老总的认可,体现了刘老师有较强的文字功夫、深厚的文学功底、企业管理的综合协调能力,作者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记录再现了刘老师25年打工经历的人生故事,刘老师的打工热情催生了创作热情,创作成果的丰收。
81岁的文友书法家鞠庆生是刘祥琪一起工作的同事,一直以来,期期拜读刘祥琪创作的《25年打工记事》,留言点赏。鞠庆生激动地说:通过文友刘祥琪长达25年的打工经历,生动地纪实了我们曾经一同走过的这段时光。看是作者记述打工和打工中遇见的种种“琐事”,但字里行间却浸透了文友的心血,也是文友对改革开放大潮的真实记录和历史的再现。文友《25年打工记事》创作成果的取得,正是文友痴迷文学,刻苦创作的结果。
借读评会之际,鞠庆生向文友刘祥琪赠送了特意为他书写的一幅“天道酬勤”四个行草字书法作品。
张纯模点评说:刘祥琪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离开“稳定”的国企,以“打工人”身份,投身到改革大潮中,和他所“打工”的民营企业的老板们,都是这一大潮中勇敢的弄潮儿,都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勇士。刘祥琪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通过自己在民营企业长达25年的“打工”经历,准确生动地记录反映了这一翻天覆地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说,作品表面上说的是作者自己如何“打工”和“打工”中的种种“琐事”,但却正是这些“琐事”的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的心血,构成了作者对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再现。
区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主任王学友对长篇纪实小说《25年打工记事》作品的选材、人物塑造、故事衔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意见。
周永素秘书长点评说:拜读刘老师笔下的《25年打工记事》,感受到刘老师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与追求,阅历的丰富,国企从业37年,53岁继续在三家民营企业办公室主任位子上打工,把经历的所见所闻,民企老总精彩的人生故事跃然其中,创作出《25年打工记事》,令人可佳。
王兴孝点评说:刘祥琪是打工人写打工事,《黄桷小屋》连载后,我期期转发4个微信群,许多朋友评价《25年打工记事》非常有历史意义,再现了改革开放的经历,我定义为弄潮儿在浪中游。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民企老板在这场改革开放浪潮中,胆子大,敢闯敢干的老板都取得了成功。作者病退离开国企,57岁出来打工,在三家民营企业办公室主任的坐子上坐了25年,注重上下协调,70多岁仍让老板留下,的确难得。打工之余,笔耕不辍,创作成果颇丰,表示祝贺。
最后,杨金帮主席对作协纪实文学创委会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刘祥琪作品《二十五年打工记事》选材好,羡慕作者年近8旬能创作出长篇纪实文学,精神可嘉,作品纪实的改革开放中的民营企业的诞生与发展很有保存价值。读其作品,感觉就是在读人生、读生活,这也反映出作品具有的价值。希望刘祥琪在以后的生活中健康快乐,也期待写出新的作品来。
大家对刘祥琪《25年打工记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忠肯的修改意见。
由于时间关系,已过午时,仍有潘云国、吴洛加、熊家林、刘学锦等作家没有口头发言,分别与作者进行书面交流。作者再次感谢文友们提出的忠肯意见,下来继续打磨,力求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