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红色革命根据地缔造者的“灯塔”
刘凤珍
刘志丹是1904年10月4日出生,按农历算,即1903年八月十四,癸卯年,属兔。因为是八月生的,“桂子月中落”,所以爷爷刘士杰给起名叫“景桂”。“景桂”是名,“子丹”是字,因为是正直八月桂花开,字更是深意浓浓,“骥子龙文丹凤朝阳”千里马之子,龙之文的才华,也有“将门虎子丹楹刻桷”。这是中国传统起名的叫法,即名“景桂”,字“子丹”,后来因为国难四起民族危亡,壮志实名报效乡情国恩,励志救国改为“志丹”。
刘志丹的家乡在金汤镇芦子沟。他爷爷叫刘士杰,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拔贡。父亲刘培基,也是清末秀才,曾在镇上教书,后来经过商,务过农。1942年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母亲姓王,也是当地的名门闺秀,是一位勤劳善良的贤妻良母。
刘志丹小时候跟着爷爷读四书五经,后来在永宁山高等小学上学。1921年,志丹与同桂荣结婚。同家也是九咀坡庄上的大户人家。同桂荣1934年参加革命队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刘志丹考入榆林中学。这是当时陕北23县唯一的一所中学。校长杜斌丞,米脂县人,是一位积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爱国人士。他聘请了魏野畴、李子洲、呼延震东等一批共产党员教师来校任教。刘志丹在榆中上学期间,时值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新思想在陕北广泛传播。在这时代激流中,刘志丹在魏野畴、李子洲等人的教育和熏陶下,阅读进步书刊,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学生运动,成长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3年,榆中成立了学生会,刘志丹担任学生会主席,组织时事研究会,举办“平民学校/”,开展文体活动。一次,志丹组织领导了榆中学生反对军阀井岳秀的罢课风潮并取得胜利。
1924年,榆中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刘志丹是榆中第一批团员。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7月,志丹被选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到三原参加陕西省学生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和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省学代会是7月7日至7月15日召开;志丹到三原时学代已经开过,只赶上参加共进社的会议。共进社是五四运动后在北京的陕西籍青年学生组织成立的政治性社团,创办有《共进》杂志,全社共有600多名成员。社员分布除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外,大多在陕西各地的中学中。榆中有刘志丹、王子宜、曹力如等九名共进社社员,绥德有十九名社员。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是7月19日至25日在三原渭北中学召开,志丹在会上作了榆林地区共进社活动情况的发言,并为大会题词:“共进!共进!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惜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从榆林到三原,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刘志丹从榆林买了一头毛驴骑着,到三原后把毛驴卖掉,所得银元便是返回榆林的差费。这是1925年《共进》杂志第八十八期关于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的报道。
1925年秋,党组织选派刘志丹到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学习。这时,他中学尚未毕业,但志丹认为,“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他决心要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去学习。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校长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1926年初,刘志丹入黄埔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学习,后转入炮兵科。在黄埔,刘志丹刻苦学习,严格训练,结识了恽代英、肖楚女、陈赓、唐澍等共产党员。由于不服南方水土,志丹曾得了一场重病,医生劝他休学,但他坚持学习到毕业。
1926年秋,刘志丹从黄埔军校毕业。这时,冯玉祥从苏联回国,成立国民军联军在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要求我党派干部到其部队工作。刘伯坚、唐澍、刘志丹等被派到与冯玉祥部工作。志丹先在总政治部任组织科长,后被派到第四路军马鸿逵部任政治处长。在此期间,刘志丹团结和培养了一批军官和革命骨干,如刘宝堂、韩练成、牛化东、曹又参等。
1926年11月,冯玉祥赶走围困西安八个月的河南军阀刘镇华。西安解围后,中国共产党帮助冯玉祥创办了西安中山军事政治学校,人称“第二黄埔”,校长史可轩,邓小平任政治处长,刘志丹被聘为军事教官。不久,冯玉祥派刘志丹到河南去收编刘镇华部。老奸巨滑的刘镇华,企图重金收买刘志丹。刘志丹严词怒斥,揭穿阴谋,使其狼狈不堪,不得不答应改编。
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实行“清党”,刘志丹立即离开河南,为了寻找党组织,经武汉、上海辗转回到陕西,担任省委交通。他化装成商人,往返于上海、西安之间,进行联络工作。
时势造英雄。24岁的刘志丹,在大革命的时代激流中,迅速成长起来了。
1927年春,刘志丹以冯玉祥代表的身份,赴豫西刘镇华部,迫使其接受整编。夏,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实行“清党”反共,将刘伯坚、邓小平、刘志丹等共产党员从豫陕两省“礼送出境”。刘志丹经武胜关到武汉,被组织安排到中共湖北省委工作。期间,刘志丹结识了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罗章龙,不久,刘志丹到上海,中共组织派其回陕西工作。回陕前,罗章龙赠诗一首《送子丹回陕》。
因为早在1921年5月刘志丹娶九咀坡同桂荣为妻,并教其识字,讲反对封建礼教的道理。
1922年,刘志丹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魏野畴、李子洲等进步教师的影响下,阅读了《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逐步接受了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1923年在共产党员魏野畴的领导下,榆林中学学生自治会建立,刘志丹当选为会长。期间,组织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等社团组织,领导了榆林中学学生反对封建势力的罢课学潮;以学生自治会名义发动了“非基督教运动”。
1924年1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绥德支部建立,刘志丹为榆林中学第一批团员。1925年3月共青团榆林支部成立。不久,刘志丹接替张肇勤任支部书记,同年转为中共党员,6月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陕北,刘志丹立即组织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开展援沪募捐,声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暴行。
7月,全省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和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在三原召开,刘志丹作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出席会议,并被选为共进社第一审查委员会委员。刘志丹为大会题词:“共进!共进!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惜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秋,中共组织选派刘志丹等前往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是年冬到达广州。1926年年初 刘志丹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学习,不久转入炮兵科。7月9日带病参加北伐誓师大会。10月4日黄埔军校毕业。毕业后即与王尚德、唐澍等十多名军校师生被党组织派往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任职。刘志丹任第四路军马鸿逵部党代表兼政治处长。
冬,刘志丹在马鸿逵部的军、师、团、营机关设立政治机关,进行新式练兵。同时发展了一批党团员。
1927年7月初,中共陕西省委成立。中共延安地委改建为中共肤施县委,田伯荫任书记,有党员120余名。同时领导着原延安地委下辖各地党组织。为了使党组织免遭破坏,省委决定设立特派员,魏野畴任陕北党组织特派员,直接领导陕北各地党的工作。8月中旬,陕北地方军阀井岳秀发出密电,通知绥德和延安驻军查封陕北中共党组织主要活动基地绥德师范和延安四中,并决定派兵到两校逮捕共产党人。延安四中校长陈瑜廷闻讯后即与田伯荫和驻军(国民党86师)参谋长张彩勤(我地下党员)商量,果断决定学校放假,通知师生尽快全部离校,以防不测。陈瑜廷还连夜清理了肤施县委有关涉密文件、信函、档案,并托可靠人转移后第2天离延安回汉中老家。此时,延安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9月初,延安四中恢复上课。11月,我地下党员积极与进步师生串联罢教罢课,开展了一场反对和驱逐反动校长冯梦锡的活动,迫使冯辞职离校。
1928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唐澍、谢子长、王泰吉等前往洛南,到我党控制的国民革命军第八方面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旅)开展工作,准备武装起义。5月10日,刘志丹、唐澍等率领许权中旅离开李虎臣与冯玉祥混战的前线,赴渭华地区参加农民起义。部队抵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到达高塘镇,宣布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唐澍任总司令。5月—6月,工农革命军与渭华地区起义农民相结合,形成200多平方公里的红色割据区域。冯玉祥部宋哲元调集一个师的兵力向起义中心高塘发动进攻。6月25日,唐澍、刘志丹率工农革命军由高塘退至洛南两岔河与保安镇。后遭强敌“围剿”,起义失败。7月,鉴于渭华起义失败,刘继曾、刘志丹、许权中等在蓝田张家坪召开活动分子会议。刘志丹等总结了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决定取消工农革命军番号,保存实力,由许权中率部暂归刘文伯师。会后,刘志丹等回省委汇报工作。秋,中共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回陕北工作。不久,刘志丹回到保安,与王子宜筹建了保安县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永宁山支部,书记刘志丹,组织委员曹力如,宣传委员王子宜。冬,刘志丹北上榆林,参加中共陕北特委工作。
1928年4月,中共陕北特委在绥德成立。同年8月,延安党组织派罗伯福参加陕北特委召开的中共陕北第2次代表大会,因走露风声,会未开成。9月底,陕北特委派李馥华来到延安,负责恢复延安党团组织工作。12月,延安党团区委秘密成立,书记由李馥华担任,隶属陕北特委领导。
1929年(民国十八年)春,陕北遭受有史以来少有大旱灾,饥民大量南移,卖儿卖女现象随处可见。根据现情,延安党团组织把求助难民作为中心任务。组织百姓出面向国民党政府提出5抗3要:抗粮、抗役、抗税、抗捐、抗债;要吃饭、要土地、要自由。派共产党员韩俊杰、孙俊邑、王世泰、杨醉乡、马定邦等到灾民中组织自救,成立自救小组,带领穷人向富户讨饭借粮,开展“吃大户”运动。
1929年夏,刘志丹来到延安城,在我党地下交通站刘西向家(今北关十字东侧处)召开秘密会议。高崇德(后改名高岗)、李馥华、冯世光、高鹏飞、刘西向、吴鸿宾、张庚飏等参加了会议。刘志丹讲了开创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筹款买枪弹问题,并通报了部分县、区党组织负责人姓名。8月,延安四中党支部书记杜守智叛变革命,延安党团组织遭到破坏。8月中旬,在绥德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第五次扩大会议上,刘志丹辞去军委书记职务,前往陕甘边界一带开展兵运工作。8月下旬,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刘志丹到陕北开展兵运工作,不再担任省委候补常委。这一年11月17日,女儿刘力贞出生。这时负责延安兵运工作的李含芳叛变告密,使打入国民党军队中的我地下党员王之环夫妇惨遭敌人杀害。此时刘志丹不得不做出武装转移的决定。12月,延安党团区委改为延安党团县委,仍属陕北特委领导。
1930年1月,刘志丹到陕甘边界华池县南梁一带活动,启发、教育哥老会成员郑德明、朱志清等克服封建思想,维护穷苦百姓利益。夏,乘陇东民团军总司令谭世麟扩充势力之机,刘志丹、谢子长在谭部挂名建军。刘志丹出任骑兵第六营营长。不久,遭投靠谭世麟部张廷芝的袭击,第六营受到严重损失。10月1日,在保安县中共永宁山支部的配合下,刘志丹打着骑兵第六营的旗号,进驻甘肃省合水县太白镇,击毙了陇东民团军第二十四营营长黄毓麟,收抢50余支。以此为基础,刘志丹建立了武装革命游击队,活动于安塞、保安、合水一带。部队编为两个中队,并建立了中共组织,书记是杨树荣(姜兆营),之后刘志丹抽调一部分枪支弹药给了赵连璧、同守孝,让他们在南梁地区发展武装。
1931年1月,刘志丹率部进驻瓦子川。2月,进驻合水固城川,与赵连璧、同守孝、贾生财等民间武装会合,部队扩大到300余人,并在固城麻峪村进行整编,刘志丹任总指挥,下设四个连。2月24日 刘志丹率领部队在甘肃宁县盘克原遭陇东军阀陈珪璋部谢绍安旅骑兵的袭击,损失惨重。刘志丹率部分党员和骨干突围到子午岭山区,后转战到中部县(今黄陵县)小石崖休整。3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刘志丹到杨虎城部骑兵旅开展兵运工作,苏雨生委任刘志丹为补充团团长,驻旬邑县职田镇。4月,中共补充团支部成立,书记杨树荣,组织委员王世泰,宣传委员刘志丹。夏,苏雨生获悉补充团有共产党活动,遂借职田镇土豪刘日新拒绝向补充团交粮自杀为由,以商议军机为名,将刘志丹召至彬县关押,并将补充团缴械。6月,在进步人士、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高级参议杜斌丞与中共党员、西安绥靖公署秘书长南汉宸等的营救下出狱。之后,刘志丹前往甘肃省平凉陈珪璋部从事兵运工作,被陈委任为暂编十三师直辖十一旅旅长,驻防宁县。在此,刘志丹与阎红彦、刘保堂、牛化东、曹又参等为创建革命武装积极培植力量。8月,陈珪璋部第十三旅旅长高广仁哗变,在宁县早胜扣押了刘志丹,并将十一旅缴械。接着,高广仁在合水附近被陈部蒋云台旅击溃。蒋又企图以防务不力丢失早胜为由扣押刘志丹。得信后,刘志丹连夜进入子午岭山区,派马锡五帮助赵连璧整顿部队,自己到保安、南梁一带活动。9月,刘志丹将分散活动于合水、庆阻山区的赵连璧、杨丕盛、贾生财三支民间武装集合于合水县太白镇倒水湾进行整编,建立起陕甘边地区中共组织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南梁游击队,刘志丹任总指挥,马锡五任军需。10月,阎红彦等率红军陕北游击支队(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到达合水县林锦庙一带,与刘志丹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师。为解决两支部队的军需给养,假受十一旅番号,搞到一批物资。11月,陕北游击支队与南梁游击队建立了中共队委会,谢子长任书记,刘志丹等为委员。
1934年1月初,经红四十二师党委同意,王泰吉前往豫陕边开展兵运工作,刘志丹继任师长。1月下旬,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合水县连家砭召开会议,批评高岗违反军纪,撤销其师政委职务,由杨森继任。2月25日,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重新建立,主席习仲勋。2月,国民党陕甘当局调集八个团的兵力“围剿”陕甘边革命根据地。3月初,刘志丹率部转入外线作战,相继取得姚曲、石板、五里镇、店头等战斗的胜利。接着,刘志丹挥师北上,在今吴旗县蔺家砭、崖窑,庆阳元城、赵梁子消灭国民党军两个连。4月2日,红四十二师在合水西华池消灭王子义团两个营及一个机炮连。下旬,刘志丹率部攻打同官梁家原、黄堡镇,击毙守军营长范子畴,生擒区长梁子锋。接着,在陕甘边区三路游击总指挥部的配合下,红三团在淳化五里原甘嘴子全歼国民党何高侯部两个连,缴枪百余枝。5月初,乘红军主力外线作战之机,谭世麟部占领了南梁地区。国民党陕甘当局纠集数团兵力,对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围剿”。刘志丹挥师北上南梁,寻机破敌,先后取得和尚原、瓦子川等战斗的胜利,收复了一度失陷的革命委员会所在地南梁荔园堡。在刘志丹的指挥下,陕甘边军民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5月28日,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寨子湾召开会议,恢复健全中共陕甘边特委,张秀山任书记,刘志丹等为委员。同时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并决定杨森任师长,高岗任政委。7月2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红四十二师和中共陕北特委、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在南梁阎家洼子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红四十二师三团北上陕北,配合陕北游击队粉碎国民党陕北当局对陕北根据地的“围剿”,由谢子长兼任红四十二师政委。会后,刘志丹调拨步枪100枝、银元数百枚给陕北游击队。秋,陕甘边区军政干部学校在南梁荔园堡建立,刘志丹兼任校长,习仲勋兼任政委。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主席习仲勋。并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11月,国民党陕甘当局调集三个团及地方民团多部,分兵六路“围剿”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指挥红四十二师主动出击,先后取得了保安吴堡川伏击战及楼坊坪袭击战的胜利。
1935年1月,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驻西北巡视员黄翰建议,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惠子俊、军委主席刘志丹等率红四十二师二团北上,到达陕北根据地赤源县水晶沟。20日,刘志丹前往灯盏湾看望了正在养伤的谢子长,就建立陕甘、陕北党和红军的统一领导机构,以及组织第二次反“围剿”作战计划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在赤源县(原安定县,今子长县)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统一领导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工委书记惠子俊(由崔田夫代理)、军委书记刘志丹(一说谢子长)。2月初,国民党陕甘宁晋四省当局调集四万兵力对西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中共西北工委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统一指挥西北红军,开展反“围剿”斗争。2月18日,刘志丹发布反“围剿”动员令。2月21日,西北根据地创始人之一谢子长因伤势恶化,在安定灯盏湾逝世。3月初,红八十四师遵照刘志丹命令,在清涧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连,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及银元。4月初,西北工委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人民动员起来,彻底粉碎国民党当局的第二次“围剿”。4月下旬,红四十二师于横山寺儿沟歼国民党军井岳秀部一个连。5月1日,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会师于赤源县白庙岔村。为统一两军作战,西北军委前敌总指挥部正式成立,刘志丹任总指挥。5月7日,西北红军主力首战安定县吴家寨获胜,歼敌一个营,击毙营长郭子丰。5月9日,西北红军主力在安定县马家坪歼敌一个营,击毙营长左象亨。5月10日,刘志丹指挥西北红军主力包围安定县城,迫使守敌撤至瓦窑堡,安定城遂告解放。5月中旬,刘志丹指挥红四十二师在宜川屯石崾岘全歼宜川民团。5月25日,西北红军主力在绥德、清涧两县交界处张家圪台村歼敌一个连。接着又在子洲县三皇峁歼敌一个连。5月30日, 刘志丹指挥西北红军攻克延长县城。6月1日,国民党延川守军惧怕红军攻城,星夜逃往清涧,延川县城获得解放。6月15日,刘志丹指挥西北红军在延安高桥击溃国民党军一个连,击毙延安县民团团总李汉华。6月20日,西北红军主力解放安塞县城兴隆寨。6月22日,西北红军主力攻克安塞李家塌,使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6月28日,西北红军主力攻克靖边县城,击毙营长屈志鹏。6月30日,西北红军主力解放保安县城。7月初,国民党当局对西北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总兵力达15万人,蒋介石亲任总司令。21日,西北工委要求各级党组织紧急动员起来,在西北军委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反“围剿”斗争。7月17日,西北红军主力在子洲县老君殿击溃国民党军一个团,击毙团长艾捷三。8月11日,西北红军主力攻克吴堡县慕家原寨子,歼灭晋军一个连。次日击溃援军四个连。8月21日,西北红军主力在吴堡县定仙墕(今属绥德)歼灭晋军一个团,俘敌1800余名。之前在此击落国民党军轰炸机一架,俘飞行员2名。9月中旬,刘志丹起草了《为欢迎红二十五军北上给各级党部的紧急通知》,并派干部前去接应。9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抵达西北苏区延川县永坪镇。根据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指示,先期到达的朱理治、聂洪钧与程子华组成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朱理治任书记。9月17日,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在永坪召开中共西北工委、鄂豫陕省委和军队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会议决定撤销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书记朱理治;改组西北军委,主席聂洪钧;组建红十五军团。9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在永坪成立,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政委程子华。下辖第七十五师(红二十五军改编)、第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改编)、第八十一师(红二十七军改编)。10月1日,徐海东、刘志丹率红十五军团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延安、甘泉之间的劳山设伏,歼灭国民党东北军一一○师大部,俘敌2000多名。10月初,西北根据地内发生了严重的错误肃反,刘志丹、习仲勋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被诬陷为“右倾”、“反革命”,遭到逮捕关押,许多人被错杀。10月19日,中共中央、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西北苏区吴起镇(今吴旗县城)。10月20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吴起镇听取了当地游击队负责人张明科和七十八师骑兵团政委龚逢春的汇报后,召开政治局会议,命令停止错误肃反,“刀下留人,停止错误捕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11月3日,中共中央成立以董必武为主任的西北中央局党务委员会,负责审查西北苏区的“肃反”工作。11月5日 ,首道等到达瓦窑堡,代表中央接管了西北保卫局。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刘志丹等一大批干部无罪获释出狱。中央对具体主持“肃反”工作的聂洪钧、戴季英等给以党内处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政军领导接见了刘志丹,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刘志丹表示“中央来了,今后事情都好办了”。11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签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后方办事处的命令,周恩来兼主任,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兼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市警备司令(1936年4月,任西北军委委员)。11月21日,在中央组织的直罗镇战役中,刘志丹指挥地方武装围攻延安等地,牵制和打击东北军一二九师,有力地配合了直罗镇战役。12月8日,毛泽东、彭德怀、刘志丹联名发布《告陕甘苏区劳苦群众书》,号召苏区工农劳苦群众踊跃参军参战,用一切力量保卫苏维埃人民的土地和自由,保卫苏维埃政权。12月10日,刘志丹受毛泽东、彭德怀派遣,考察黄河沿岸地形,并绘地图。12日,刘志丹致电毛泽东、彭德怀,报告考察情况。12月18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以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和骑兵团组成北路军,任命刘志丹为总指挥,打击横山地区进犯之敌。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成立,军长刘志丹,政委宋任穷,下辖三个团,1200余人。
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20位红军将领联名发布《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2月17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东征宣言》,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决定渡河东征。任命刘志丹为红军北路总指挥,率红二十八军担任侧翼。2月20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从延水关至河口一线东渡黄河。2月24日,中共中央致电周恩来,要求刘志丹率二十八军进占吴堡、佳县地区,配合主力红军行动。3月17日,红二十八军在米脂县城东击溃国民党五个连。3月20日,红二十八军在佳县以北杨家堰歼灭国民党军八十六师杨向之营两个连,俘敌90余名。3月下旬,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攻下神木县沙峁镇后,在贺家川一带进行渡河准备。3月31日,根据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30日令,刘志丹率部在贺家川山坡渡口湾冒着晋军的炮火占领了李家梁。拂晓,红二十八军胜利渡过黄河,占领了罗峪口。4月2日,刘志丹指挥红二十八军向北攻下黑峪口,于3日进至山西兴县白文镇。4日,在方山以南圪坨镇歼灭晋军一个连。4月11日,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在金罗镇歼敌约一个营。4月13日,根据毛泽东、彭德怀的指示,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向西南进军,寻机歼三交、转角、辛关之敌,以恢复黄河交通。4月14日,刘志丹在指挥攻占山西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战斗中,不幸左胸中弹牺牲,时年33岁。4月24日,中共中央及瓦窑堡市各机关、团体、红军部队二三千人在城内举行隆重追悼刘志丹将军大会。后方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主持公祭,郭洪涛报告刘志丹事略,周恩来、博古致辞。会后,周恩来等亲扶灵柩,将刘志丹安葬于瓦窑堡南门外山坡上。6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1940年,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修建志丹陵。
1941年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志丹县动工兴建陵园。
1942年4月,在纪念刘志丹牺牲六周年之际,毛泽东为刘志丹将军题词:“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并赞誉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这块碑永远几经转折终于成功坐落于志丹陵内。
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志丹陵遭到破坏。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西北军政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对志丹陵进行整修保护,1953年竣工。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志丹陵遭到严重破坏,周恩来得知后十分气愤,先后两次指出:“刘志丹同志是值得学习的”,“刘志丹对党和国家忠贞不贰”。
1975年在周恩来关怀下,志丹陵再次得以修复。
1993年2月20日 在刘志丹诞辰9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学习刘志丹的革命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6年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委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
老区不老,容颜日新。近年来,照金、南梁等地区都在不断发展红色旅游、开办社区工厂等,产业全面开花。当地群众的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不但实现了水、电、气、暖、网络等设施全覆盖,超市、银行、学校、医院等也一应俱全。
在外奔波数学的多年里,我也放佛历经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峥嵘岁月,这片红色热土正阔步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奋进路上。曾经多少次听到刘力贞妈妈对我的叮咛与嘱托:一定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咱老刘家不是怂样的,以前是,以后更是,好好学习医学,发扬医学精神,要用女娃实才胜过男娃”。
时光似箭,当我完成学业,奋力突破学术突破时。远在大洋的彼岸,没有得知刘力贞妈妈的离世恶讯。命运弄人,当我化悲愤为力量想要再去找力贞妈妈学习时已是……随之残酷的“世界级的新冠疫情大爆发”。作为一名医疗科研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再一次的坚守了工作科研阵地,我只能再次谨记刘力贞妈妈的先前叮嘱~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成绩。就这样我每次只能亏惨的自己在清明时节前往祭拜。但是她对医学的坚守精神永远支撑着我、鼓励着我向前。
“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大家解除病痛。”这是她常常说的话!一辈子从来刚强性格但是有着一颗对人民的健康关怀的柔软的爱心!她的伟大和闫振华大姐夫一样的慈爱,为了教育事业医务事业终身不停歇都是精神的赓续,我想告慰“力贞妈妈的是,孩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985医学院系”我们都会谨记教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穿越时空的阻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刘志丹,这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杰出人物,正是这样一位不朽的星辰。他的一生,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生动诠释,是照金精神薪火相传的光辉典范。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刘志丹以非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行动,引领着无数革命者披荆斩棘,开启了民族解放与复兴的新征程。
刘志丹爱国歌
黄河两岸,
长城内外,
炎黄子孙再不能等待,
挽弓持戈
驰骋疆场,
快!
内惩国贼,
外抗强权,
救我中华万万年。
在新时代背景下,照金精神、南梁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我们要深入学习刘志丹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他就给我们的并不多,这位素未谋面的“外公”不光是那缴获的残烟火柴,他们的智慧结晶所遗存下来的宝贵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看着……
面向群众
陕甘边区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党政军领导干部们率先垂范,清正廉洁;苏维埃政府“十大政策”深得民心,根据地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这种一心为民,面向群众的工作路线,是我们矢志不渝要学习的南梁精神的根基。
坚守信念
陕甘边共产党人始终胸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铁心跟定共产党干革命的信念,他们面对数十次武装起义的挫折以及红军和根据地创建过程中的失败,百折不回,至死不变,垮了再来,再垮再来,直至胜利。这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坚定信念是南梁精神的核心。
顾全大局
陕日边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革命大局观,他们面对“左”倾错误执行者无端指责甚至排挤,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处处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这种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党性观念是南梁精神的特质。
求实开拓
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边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陕甘革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造性地在建党、建政、建军和土地改革、武装斗争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骄人成绩。这种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思想作风都是刘志丹精神的精髓。
一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实践。我们要像刘志丹那样,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要密切联系群众,为民解忧解难。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要注重创新发展,推动时代进步。我们要像刘志丹那样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鼓励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氛围.。
总之,刘志丹及其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所孕育出的照金、南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历史遗产。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牢记习主席叮嘱不断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
编辑: 李 牧 张 亮
编审: 马汝义
监制: 尹卓悦
主编: 王景惠
编委: 一 琳 白晓涛 朱明杰
孙立芳 李 凤 李迎春
陈金福 杨桂珍 郑洪金
胡 江 晏明华 郭建芬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下同)
策划: 刘颖华
顾问: 王 谨 王伟长 王启顺
王国清 王根权 方胜利
甘会文 任 冉 朱成华
刘兆亭 刘金享 刘春华
闫三堂 齐玉山 杨 闯
李华明 李淑琴 李景春
李德兰 劳淑芹 吴文昌
张文革 张守儒 张顺富
韩玉春 蒋永溪 谭 颖
穆治钢 戴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