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趣蔡子岭
(七言.新韵)
作者:李可知
昔年危峰高百仞
奉公聚茅初演兵
时不济兮鸡啼早
运乖张兮亲不仁
乌呼魂魄照日月
哀哉壮士沟河沦
是非成败由人说
富贵荣华付磋砣

蔡子岭的传说有很多,不知哪个可信不可信,虽都是无源之说,我姑且听之,姑且传之。
蔡子岭(也叫寨子岭)坐落于洋泉镇东南。靠山区边缘的一个双河会口的地方,左边河流逆流而上是兴元乡,右边是黄洞乡,山脚下左边是翁家园,五名杂姓,也叫半边街,房子依山而建,只长长的一排,所以叫半边街。每逢圩日,热闹非常,最常见的有木材,竹子,以及山里的土货,应有尽有,而且非常便宜。
右边山脚下的村子叫蔡和湾,邓姓居多,双河会口有一个堰,叫穆家堰,穆家堰左边有个土坳,叫叶家坳。他们傍水依山,空气宜人,景置秀美,从来都是农林互补,自给自足。
一九六六年,在穆家堰动工修筑土石大坝,拦住了双河之水,历经十数年,造成了高峡平湖,(洋泉水库),使蔡子岭成为了湖心岛。周围的村庄全部移民,分散到各地。
蔡子岭并不是很高,比对门的泉峰冠略矮一些,但山也很独特,如果沿着盘山小道行走,永远也到不了山项,只在山腰徘徊,只能舍弃小道取直攀登,方能到顶上,顶上有高低不等三块平地,每块平地有几个兰球场大小,山顶平台下方,一丈左右,有一圈人工开凿的水平跑道,饱道有四至五米宽,内则有排水沟,约四五十厘米宽深。据传是用来操练兵马的,传说山顶还有一口井,但我们并没见到。
相传大约在明朝年间,山脚下住着母子二人,儿子叫奉公满,每天在山上扎茅人,茅马,并进行操练,茅人茅马已经会动手脚,眨眼睛,可是母亲天天送饭,从不知道儿子在干什么,因为送饭时,家里养的一条狗走在前面,儿子看到狗上来,就知道母亲送饭来了,于是就下到半山腰来接。母亲想看个穷竞,皆被劝止,于是母亲在一天送饭前把条狗关在家里,独自上山送饭,来到了山顶,终于看到了儿子在扎草人,非常生气,并说:我天天给你送饭,原以为你在干正事,却不知道你在这里扎芧鬼。此言一出,所有茅人茅马瞬间倒地,概不能起。
奉公滿知道,被母亲无意间破了法术,大事已去,不可挽回,只能挺而走险,便招呼母亲,今夜鸡叫,当即叫醒我,切莫错过。母亲感觉对儿子有愧,决心弥补,守着公鸡,一夜不睡,直至更深,睡意渐浓,加上山区蚊子甚多,只好用莆扇扇风赶蚊子,谁知把公鸡吵醒了,提前啼叫。奉公满听到公鸡啼叫,算定皇帝已经坐朝,急忙爬上将台,用神箭对准龙椅射去,不中,又朝洗漱间射去,又不中,乃朝龙床之上射去,还是不中。
奉公满知道刺杀失败,急忙逃进深山躲了起来。
话说皇帝坐朝,来到龙椅之上,看到一支箭矢插在龙椅之上,又分別在洗漱间和龙床之上拾到箭矢,上面均署名奉公满,适不知是公鸡提前鸣叫,才躲过一劫,因箭矢射上龙椅之时,皇帝正在洗漱,等洗漱好坐上龙椅时,箭矢已射上洗漱台和龙床,虽惊出了一身冷汗,但不失威严,立即发下海捕文书,许若谁抓了奉公滿,高官任做,骏马任骑。
. 等公差来到洋泉,奉公滿已逃之夭夭,不知所终。时有奉公滿之表兄,叫邓良公,贪图荣华富贵,深入瑤山五洞,仔细探查,查实,并约奉公滿在一酒肆约会面商,奉公满见是表兄相约,不宜有它,欣然赴约。见面寒宣,开怀畅饮,其时十几名公差扮作山民,伺候左右,又早嘱孩童将奉公滿放在墙边的佩刀用砂子填满,奉公滿醉意已现,邓良公突然起身,众公差一力向前捉拿,奉公滿拔刀不得而出,因刀被砂子卡住。束手就擒,被斩于当下。奉公满无头尸体站起,手提脑袋,跨马扬长而去。
来至一河边码头,见一妇人在河里洗空心菜,便问妇人曰:菜无头可活否?妇人答:菜无头可活。又问:人无头可活么?妇人头也没抬,顺口答曰:人无头则死。奉公满闻言,把头抛入河里,身体从马上倒下,再无动静。
在奉公滿被杀的地方,被叫做撩头,后又改为敖头,后又称板角,后又改为塔山,现在是塔山乡政府所在地。在洋泉水库大坝下游一公里左右的李家村,以前叫李家堰,据传在堰坝上曾拦下了奉公滿的头,所以又叫拦没头,后又叫南门头,现在属洋泉镇,巷坪村。
表兄邓良公,因诱捕奉公滿有功,皇帝特讦,逢官吃官和逢山吃山,任由其选一,邓良公选择了逢山吃山,所以后来瑶山五洞的山林基本上成了邓良公的封地。邓家也成了名门望族,蔡子岭山脚下的村子蔡和湾,也就成了邓氏家族的发源地。修水库时已全部迁移。其遗址成了水底世界。
甲辰年秋于仁化
作者简介
李可知,1953年出生于湖南常宁,2014年于常宁洋泉学区退休,现居住广东仁化,为儿子带儿子,做孙子的孙子,但却乐此不疲。
(图文供稿:李可知)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