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是科学进步的原始动力
——读《他们创造了数学》有感
作者/杨道鑫
固化而死板的教育体制难以培养出有创新性的天才。天才不会缺,却会在现实社会中湮灭。综合式天才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得,如波兰籍美国人本华·曼德博创造了曼德博集合,此集合能找到斐波那契数列,不只这样,他全能全才,被《经济学人》称为“超越学术界的名人”。大多数数学家包括政治家、军事家都是在某个方面或领域是天才,一进入社会一工作就有研究成果,就能发现新事物,并提出想法,表现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惊人天赋。书中所记述的50位数学家绝大部分是自学的,形成自已的见解后,寻找著名数学家交流,从而促进进一步互动,形成合作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以获得大学职位,如教授或终身教授,甚至社会政治上的有经济能力的贵族也加以赞助,让他们完成学习和游学以促进他们的研究直至创立学说。
天才们都有一股用不完的热情和兴趣,身体的能量让他们喷涌而出,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和自由的行动,让他们不一般的才华汩汩而出。他们不会禁锢于大学学历,更不会迫于社会压力,他们会把天才之火燃烧殆尽才是人生的终极。他们所发现的东西足以引领全世界科技进步,没有他们人类难以找到科学技术的突破口。所以,巨著《分析力学》撰写者拉格朗日在著名化学家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后说道:“他的脑袋落地只用了一瞬间,然而再用一百年也不足以产生这样的脑袋。”由此看来,西方极其重视人才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故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天才,高考体系只是发现天才一个窗口而已,绝不是唯一。另外,绝大部分天才不是全才,只是在数学或物理或化学有异于常人的敏感而已,而这就是智慧之花。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和引导,鼓动他们在“偏科”上深入学习,以让他们保持动力和激情,更需要社会假以时日以等待,而不是毫无理由否定或一边倒阻杀。我们需要接近西方的培养方式,才能逐步缩短与西方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否则,我们的原创性将少之又少,让我们后劲无力,自毁天才之路,让西方蔑视!
在这本书中没有一个中国人,我们在数学界中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同。这一定跟我们的培养体系有莫大的关系。在古代我们只重伦理和社会人际知识,不重自然科学,春秋战国时还勉强可为,“百 家争鸣”大发异彩,遗憾的是过后便戛然而止,儒术取得了统治地位,自然科学发展缓慢,难以得到全社会普遍运用和尊敬,就是四大发明也未能在此基础上再取得突破性发展,没有持之以恒地一代代接班研发下去。中医一直凭“望闻问切”进行传统诊断,没有进一步从穴位、脉象向全面解剖人体构造迈进,也没有对药物成分细分和药效关系进行病因探讨,终致未能突破技术上的瓶颈而止步不前,外科手术从局部的开颅手术的先进性乃至超前西方八百年的无以复加的医术却未能得到传承而失落,这随着隋唐科举制度的执行越到明清时期已基本荒废了。不仅如此,社会地位的排序士农工商已破坏了中国人民的进取之心。社会上的自由性受到严格限制,至清朝私自出国成为一种砍头罪。二千多的封建帝制其实就是君主专制下的奴隶制。这样的社会体制谈何人才发展,更难有人性自由发挥。所以,科举考试下的人才只懂君主专制下的治国理念:忠实君主,勤恳做事。且二千年以来这样的治国理念都没有改变,一点都没有,只有加强专制。从历朝历代的状元策问答卷上看都是大而空,一派忠诚仁爱的说辞,以服务专制王朝为已任,其有利于人民的作用和价值并不大,只有在出现危机时才提出与民生息政策,有时甚至是泥古刻板,刻舟求剑般愚蠢,至始至终难以看出创新的苗子,令我看后无限感慨,好好的识字人才就这样陨落,只为了王朝的官位和社会地位死死地限制了自我的另一面发展,那就是向生活专研技术,没有,一点都没有,只是文学和空洞的政治理念的强化与固化,艰涩难懂,脱离人民群众生活,不让人民群众过得好,施行畏民困民政策,让人民苦于生活而奔波,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所以,这种社会教育是畸形的,扭曲的,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也根本改变不了识才、用才的怪圈,更谈不上天才的发现与培养,这就是近代以前中国没有在世界上有自已的科学技术创新地位,50位著名数学家全都是外国的,我们没有一席之地。这值得我们好好深思啊!
我们如何发掘天才呢?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比赛让天才冒出尖尖儿,从而加以爱护与培养。这个方法西方早已用之,这就是人家好的经验。譬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塔尔塔利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天才数学家,他就是在1535年一次著名的公开竞赛中获胜而出名的。他是求解三次方程和弹道曲线研究第一人。然而,他在另一场比赛输给了法拉利而失业。又如,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高斯的最伟大的杰作是《算术研究》。这部不朽著作得到卡尔·威廉·费迪南公爵的资助才得以完成。高斯最著名的一句话:数学是科学的女王,而数论则是数学的女王。显然,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
由此可鉴,未进入大学的天才可通过社会力量加以资助继续研究下去,也可让大学吸收进行深造,让天才拥能其所,最大程度发挥其才华,而不是自生自灭,甚至投井下石。英雄不问出处,我们必须远见卓识地清醒认识到,大学人才不必强于社会人才,社会人才也无须弱于大学人才,但两者要互相交流,互相兼容,共同合作,才能在数学和科学技术上走得更远!
我们应该以最大诚意善待天才,即使时有齟龉,也应马上改变态度以激励后进者。
如著名教学家尼尔斯·享里克·阿贝尔生于十九世纪初的挪威,当时挪威极其贫穷,由于频繁饥荒造成了大量死亡。阿贝尔的父母双双酗酒,有七个孩子,家庭极度困难,但阿贝尔在数学方面学有超人天赋,且很迷恋,这使他的中学老师霍尔姆博全方面提供帮助,得以完成学业,顺利考入奥斯陆大学。霍尔姆博这样评价他:
“他以最难以置信的天赋,把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结合在一起,如果他活下去,很可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这是老师的谦逊说法,阿贝尔在历史事实上已是伟大的数学家,虽然只活了26年,但却是一个光茫四射的励志故事!
阿贝尔大一时严重偏科,只有数学最好,此时已是全国最好数学家之一,解决了困扰数学界几百年的五次方程,并由此写成了著作,之后得到挪威国王资助前往柏林并在克雷尔的杂志发表了七篇论文。遗憾的是高斯没有接见他而且至死没有打开他的论著。紧接之他来到法国科学院,而且提交了代数微分加法的论文,却遭到了冷落,纵然结交了不少顶尖数学家还是未能谋得职位。
于是,他非常懊丧地回到挪威,此时已是贫病交困,虽在奥斯陆大学获得了讲师职位,但无法弥补生活费用,终于在1829年4月06日去世。两天后,柏林大学聘请他为正教授,然而柏林大学和好友克雷尔不知他的死讯,克雷尔寄来一封喜气洋洋的信:至于你的未来,你现在可以完全放心了。你是我们之中的一员。而且你不必再担心…你将来到一个好的国家,这里有更好的气候,更接近科学和真诚的朋友们,他们欣赏你,喜欢你。”
不久后,阿贝尔被追授法国科学院大奖。“在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中做出了深刻而有影响的数学发现,多个数学定理、方程和数学名词都以他的名字命名,甚至月球上的一个陨石坑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挪威政府建立了一座阿贝尔纪念碑,并于2001年设立了阿贝尔奖。此奖与菲尔兹奖一起被视为数学家的最高荣誉!
我们要深深知道天才是科学进步的原始动力,而天才来自于人民群众当中。我们不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更要不问方圆出天才。西方从15世纪至20世纪所涌现全人类所有领域的天才,特别是科技天才尤其突出,科学进步全部依靠天才的贡献,没有他们真的寸步难行,或是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才能发明。我们必须承认,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出现不少人才,特别是文学、医学、建筑,但没有出现天才,天才都被这些封建制度给扼杀在摇蓝里。这是我们必须记取的悲痛历史教训!
我们要在良好的政治社会环境里让天才脱颖而出,让他们在各自领域中按自已的兴趣去热情投入研究,让天才们互相激荡,从而发明之花时时盛开,他们一定会在自已的天分里滋润出智慧之芽,发明新事物,提出新定理,并且著书立说,让科学技术得到创新和发展!让我国拥有强大的原始创造力!
2024年07月08日
作者简介:杨道鑫,男,51岁,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人,暨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潮安区政协文史委员会撰稿员、潮安区作协会员。曾在巜汕头日报》社当过三年记者,发表过多篇文章,后来多年任公司厂长,为公司撰写管理书和春节联欢剧本,也在《汕头特区晚报》、巜潮州日报》、《诗文艺》和《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特刊》、《都市头条》和《潮安文艺》等发表过文章,其中《虞美人的遐想》阅读量达到十万+,上了热点榜,另外现已完成了《我与武术》文集,且有了电子版。

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二十届征文正在进行中,从2024年5月1日起至 2024年11月1号,历时六个月。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来稿请发裸文,不要文档,文件之类!附加本人照片,简介
5 ,来稿一经刊发,除政治原因与学术抄袭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删除!
6,征文目的是为了传播文明文化,无需打赏!只需阅读,点赞,在看的数量。如有偷机取巧,阅读量与后台统计不符,或被举报者,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全网通报,且永远不得参赛!
7,杜绝一稿多投,如一经系统检测发现,将不再允许参赛!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3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2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5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欢迎世界各地爱好文学的朋友踊跃投稿参赛,大奖等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