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忆起当年知青的岁月,确实有很多值我们去深思,岁月留下的痕迹,你想抹去那些伤痛,着笔万语千言,起笔止于唇齿。时光如酒,洒在前行的诗行,醉一段往事,香一段流年。岁月知味,光阴花开,谁的白发荒了流年,谁的沧桑酸甜苦辣?岁月住过的地方,总有一番温馨薄凉,不是往事如烟,而是风吹花瘦。光阴似箭,落红衣袖。那些回不去的黄昏,那些捡不起来的清晨,在拨动心弦的光阴里,温柔了曾经,残缺了诗行。露重霜浓已晚秋。枫红似火落江流。金菊独对西风笑,空有记忆无法留。
~~~~王平
☆知青往事
文/危兵

我是原东台县林场知青,场部电影放映员危兵,我曾填过一首词《唐多令.回林场》
岁月几春秋。
人生雪满头。
见林场,旧地新楼。
转眼五十年似梦,
停车地,
慰思愁。
翠竹绿油油。
水杉一望收。
碧长河,依旧东流。
吾辈知青回故里,
终不似,
少年游。
就是作为知青的我故地重游最好的情感喧泄吧!
一城旧心事,半窗思念情。执笔瘦华年,拈指几度秋。山水迢迢,行歌陌上,云里寻芳情窦开,旧梦依稀可见。
五十年前的黄海之滨海堤盘踞在荒凉无垠的茅草滩涂上,东台县林场方圆数十里,长着参差不齐的刺槐林。高中毕业的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和五百多同龄的青年一起来到这里,开启知青的生涯。
机缘巧合,我与同场的知青腾志强及陆成龙被场部选抜,去台城电影管理站,接受放映员培训,成了林场里的一名电影放映员。那个文化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在场的知青能有电影可看,无疑是享受了难得的精神大餐。
每一次的放映总让人记忆深刻。电影的片子都是台城电影管理站提供。边防河闸部队位于海堤东边,与我们林场约有几十里地的路程。部队经常电影优于地方先看到。有一次我们同河闸部队协商客串放一场《难忘的战斗》电影(该片是毛泽东主席生前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当时因胶片不能全部拿回,只能跑片(一卷演好换另一卷)我们几个人轮流跑片。记得那天,夕阳西下的余辉染红了槐林,一幅宽阔的银幕在场部的广场上高高挂起,喇叭里响起了悠扬的乐曲,分散在各区和工厂的知青们,赶集般地纷纷向场部湧来,把放映机围得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我和俩个伙伴(滕志强和陆成龙)各自忙碌起来。试机,对光,倒片,做放映前的准备工作。夜幕降临,随着放映机哒哒哒的声响,一道耀眼的光束射向银幕……耳边传来隆隆的炮声和急促的马蹄声,一队英武骄健的骑兵在鲜艳红旗的招展下从战场奔驰而来。电影《难忘的战斗》开映了。这是当年最火的一部战斗故事片,片中的主人翁由上影厂甴影星达式常扮演。崇拜英雄的年代,达式常英俊潇洒的银幕形象,不知是多少男女知青心中的偶像。随着剧情的深入,老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深深地打动了知青们的心灵。当粮行老板陈福堂的账房先生,躲在暗处用秤砣打死了解放军战士时的那一刻,人群中传来一片叹息。直至片子要结束,那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账房先生,仍安然无事的潜伏下来。这个结尾给观众留下遐想的空间,电影好象应该有续集,阶级敌人还在,帐房先生还在!没几天男知青们就用电影里反派人物的台词“你呀成天不说一句话,真不象个生意人啊”来相互调侃逗趣。
你还记得《桥》电影吗?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南斯拉夫游击队之歌《啊再见朋友》响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并鼓舞了许多立志的年轻人。本片就是那部曾经激动过一代人的炸桥电影,那首游击队歌曲出自本片。《桥》南斯拉夫的精典二战片,主人翁绰号老虎的游击队长他那高大威猛的硬汉形象,给男知青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特别是《啊朋友再见》主题曲,电影刚放完没几个小时,有一些赶时髦的知青就哼起了电影的插曲,没过多久在植树田间,在厂区车间,都会听见《啊朋友再见》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看电影唱主题曲,也算是当时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精神乐趣所在吧。
当然了知青看电影这种快乐时光不会天天都有,十天半个月能放一次就不错了。当觉得特无聊的时候,场部卫生室,总机房,各股室的知青就会悄悄来到我们放映队的住处,要求给他们放场小电影。在驳不起众人面子的场合下,为了不惊动场里的干部,于是我们三人用床单遮上窗户,悄悄地驾起放映机,并把音响调到最低,宿舍的粉墙当银幕,幅面如七八英寸电视差不多,那小山,小村,小人影像是超清晰。一段快乐的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电影队除了给场里知青放映,也经常为周边农村的村民送去欢乐。记得一个初秋的晚上,凉风习习,草丛里不时传出秋虫唧唧的鸣叫声。林场四区通往五七公社三前大队的沙土路,有半脚深的泥土,我和腾志强,陆成龙三人用力蹬着老二八杠旧自行车,驮着放映器材向村里骑去。夜幕沉沉,满天星斗,借着星光,只看见隐隐约约的路蜿蜒伸向前方。天黑之前,三前大队部的谷场上己经是人头攒动,村里的人听说今晚林场知青要去大队放电影,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男女老少扛着长凳子到大队空场上,努力挤到前面争抢到最好的位置。年轻的后生把谷场上的草垛,拖拉机车厢控制住,好站得高看得清,让视线不被阻挡。村民们在眼巴巴的等,我们三人也是心急如火的蹬,恨不得马上就赶到。弯回路转眼见不远处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平时憨厚老实的滕志强,突然冒出一句话"有河便有桥",还真就是,在眨眼的星光下,不远处见一座用刺槐树板铺面的小桥横架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桥宽约二米多,这是一条界河,到对岸有十米左右。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三就急匆匆地骑车冲向桥去,刚上桥就发觉不对劲,只见桥面上每隔一小段远,就看到一个海碗口大小冒着白色亮光的圆圈,不规则的洒在桥面上,那时我们正是血气方刚的毛头小子,有一身使不完的劲,便两膀用力稳住车把,加快车速硬是从白光上冲了过去,只觉得两个车轮都要蹦出桥去,还好三人都一溜烟地骑过来了。过了桥还没有骑多远,就遇上了队长来接我们,他见我们三驮着这么多的家伙(放映器材),吃惊的说了句:天这么黑你们是怎么过桥的呀?
第二天当我们原路返回,再次路过这桥时一个个都被惊吓到了,原来晚上桥面上泛白色亮光的圆圈竟然是桥面破损的大洞!福大命大,犹如神助,晚上过桥咋就没掉下河了呢!
光阴荏苒转眼就是古稀之年,每每回想起在林场的那些过往,艰辛的也好,快乐的也罢,都让人不能忘怀!
(其作品被东台市知青文集录制发行)

☆本文作者:
危兵:诗人,原东台县林场场部电影放映员。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