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的传说
文/孟焕(新疆)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二大传统节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别的传统节日一样,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中秋节有着一段凄美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大地冒烟,地上的人民苦不堪言,流离失所,一名叫后羿的英雄登上昆仑山,挽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因而倍受人敬仰,后来,他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嫦娥,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求道,巧遇王母,被赐予长生丹,后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就将仙丹交于嫦娥,不料,被小人蓬蒙发现,一天,蓬蒙趁后羿狩猎之时,威逼嫦娥交出灵丹,嫦娥当机立断,将仙丹吞下,于是,便飞天成仙,借住月亮上的广寒宫,后羿回家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便痛不欲生,他知道再也追不回嫦娥了,便举头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突然发现月亮上好像出现了嫦娥的身影,后羿赶紧在院子里摆上嫦娥最喜欢的糕点,以此纪念嫦娥,从此,这一中秋祭月的习俗就这样流传开了,于是,中秋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在中秋前夕,听着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品着甜甜的月饼,让人感到了浓浓的中秋气息。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的诗人,以中秋为题材,各显身手,大多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引申出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成为了当今诗人在中秋时争相吟诗泼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选几首古人中秋诗词,请你欣赏!

☆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
唐 ·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千百年传承中几经流转变换,最终以“阖家团圆”的精神指向成为今天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古人也过中秋节,文人墨客们在中秋月圆之时,也有很多思考,围绕以中秋为主题的吟唱也从没有停止过。
作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失去了工作,为了生存远赴他乡,至今(已退休)无法回到故土,于是小诗一首,以抒发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望故乡
一一中秋时节别样情怀
失业离家路漫漫,梦回故乡泪涟涟。
游历人生遗憾事,中秋游子问苍天。
☆作者简介:
孟现春:男,汉,1962年生于新疆奎屯市,1979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系新疆兵团农七师职工。从事财务工作40余年,现已退休定居新疆昌吉市。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