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欣,2005年生,湖南邵阳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学院学生干部,品学兼优,爱好旅游、写作。
吾心归处是吾乡
三毛说过,心若是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儿都是流浪。我栖息于宿舍这方小天地,在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安适清晨与傍晚,感受着时光温热。我永远感谢着,这些美好的遇见。我们初识于2022年9月的校园,六位懵懂女生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五湖四海而来齐聚于世承书院,即将一起度过四年美好时光,共赴漫漫学路。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师大在青翠的麓山脚下,与清秀的橘子洲隔江相望。徐徐江风迎面而来,属于我们的故事在这座江滨城市拉开了帷幕。遇见她们,是报道的第一天。初次见面还在疫情管控期,彼此摘下口罩后,相互一番寒暄,我们也正式从网友变成室友啦。刚开始大家都挺腼腆的,第一天晚上的宿舍格外安静,也几乎是大学以来熄灯最早的一次。没过几天,大家就都慢慢熟悉了解,在寝室里谈天说地、爆料和开玩笑,每个人都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关闭的寝室门关不住室友的魔性笑声。
抽签之后我成了寝室长,修改群名为美少女壮士。大家都眼里有活,每次卫生检查大家都自觉分工,宿舍用品群收款大家付钱超快,看见垃圾桶满了能自觉去倒,有人睡觉能做到不吵闹......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大家嘘寒问暖互相帮助,渐渐融入这个大家,在磨合中慢慢敞开心扉。每个人都在努力让我们寝室更融洽,我们的关系也逐渐亲密,在这间小小的寝室里收获了普通又珍贵的友情。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身上很多共同点:我们寝室全都来自湖南省内,饮食生活习惯都类似,所以不存在什么地域差异;我们都是偏向I人,性格文静小女生,所以这六人相处起来就会很自在;最难得的是,在经过外院的大类分流之后,我们六个人都成功进入了英语专业,并且在换了三次宿舍的情况下一直没有被拆开过,有时候也会会心一笑,感叹215情比金坚,绝“室”无双。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去年夏天,我们的室友“椰子”即将迎来她在大学的第一个生日,当我们另外六个人得知这一消息后,一致决定在生日当天给她一个惊喜。待她离开寝室后,我们便开始讨论她喜欢的东西。生日那天,椰子晚上回到寝室,靠近门口的室友迅速关灯,我们最初假装不知所措,待椰子转身开灯,我们五人便端出下午亲手做的生日蛋糕,点上蜡烛,唱着生日歌向她走去,也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她。在她闭眼许愿的时候,有人拍视频记录,有人搬来凳子,有人想吃蛋糕......最后我们搬来三张凳子,安上自拍杆,三人站三人坐,拍下我们寝室六人合照。窗外夜幕降临,寝室内暖意融融,此刻寝室就是爱的具象化,是吾心归处。
不知不觉,我们在同一间寝室共同生活了将近两年载,在其间也越来越了解彼此,我们会呼唤彼此起床,然后组团去吃早餐去上课。每到饭点,出门在外的人总会自觉地在群里询问大家是否要带吃的;每到离下课还有半小时的时候,蠢蠢欲动的我们会默契地头一扭,在群里发消息:“中午吃啥? ”“你们呢?”;比较好笑的是,宿舍有几人经常不带钥匙,就蹲在门口,等带了钥匙的室友营救。每当临近考试,明明大家约好了不熬夜不内卷,但你能经常在半夜见到某几人床帘缝透出的灯光和听到隐隐约约的翻书声......走在木兰路上的我们说说笑笑,倾诉烦恼,吐槽抱怨。我们从陌生人变成最亲密无间的家人,不同的灵魂也逐渐变得相似、产生共鸣,会为对方的喜怒哀乐所牵动自己的情绪,会时时刻刻都为对方着想。
毕淑敏曾说:“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时常感到好幸福,好喜欢我们宿舍的氛围,舒服自在惬意好欢乐,像是快时代里一碗温热的粥,在卷的头破血流路上一条平静的河流。大学之后的日子,我们忙碌于学习专业课,人际关系更是纷繁复杂。身边的朋友来来往往,离开、退出、删除,然后默契的疏远,但是我们的关系却越来越好,宿舍变成了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会在一天的奔波劳累之后,不约而同地说出“回家吧”,彷佛回到宿舍我们的身心疲劳就会得到缓解,在宿舍里灵魂才能得到解放,才能轻松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四季轮回,忽而已冬,那柔和的冬阳穿过灰暗的云层,划开一整个冬天的冰冻,缠绵流连枝丫,随着阳光跌入土里,碎成我一路青春的嬉闹与欢欣。好朋友在身边就像发光的暖阳,舍友在身边无异于多了亲人的陪伴,去倾听彼此的心灵,在困难时伸出援手。有挚友相伴的日子,与室友一起待的宿舍,感人生何处是归途,得此心安处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