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焕的诗20首
家国情怀
跨越山海的千里奔赴
因为心中有“家”
无论你身处何方
只要你想
“团圆”就在你身旁
每当国歌想起
你是否热泪盈眶
当祖国母亲的生日如约而至
我们唯有双手合十
祝她幸福、安康
有了“家”
我们方心有安处
有了“国”
我们才敢征程万里
所以——
“家国情怀”是骨子里的魂
炊烟和钓鱼的格式
村头的小溪在迷雾中露出了岁月轮廓
我从清晨醒来,见到一顶竹斗笠和一些鱼杆
在乡村的短笛之间隐约跳动
石级上,古稀老者的烟竿余烟缭绕
与吊脚楼里悠扬歌声相映成趣
还有水井边小姑娘银色的水桶
和鱼苗在泉水中游动
长发女子倏的一下驻进了激流
阳光下的水波金光四溅
微笑或惊呼
映红了路人朴实的脸
蜻蜒回旋着搜寻它的母亲
那种焦躁的神态沉默不语
雨后的彩虹薄如青纱
那个时日,姐姐刚好十二岁
螃蟹爬过野草的枝头
一曲侗族山歌
夹着粮食熟透的味道
在曲折的乡间游走
泉水叮咚
扯长了老大爷发白的胡须
以及,正在风中舞蹈的烟杆
愉悦的光线随风飘散
小牛娃的眉宇间镶嵌着一弯小船
准备将村前的松柏林伐向山外
某一个夏日
我与烧炭大伯的聊天被白狗打断
那个瞬间,我见到了我的女人爬过山岗
从飘雨的季节归来
久违的山茶花凝眸着我的姓氏
身躯开始迷恋山野梯田
乡间丝语
黑色的土地在水波中远去,远去
只有黝黑的面容在泥田中生长
一綀微风挽着老黄牛
迈步算命先生的八卦
一缕一缕的乡音在盘钩头守望
百年老松枯了
青山的倒影印在父亲的脸上
烟圈诞生了。一圈,一圈……
几只跳岩在溪流中流砥柱
小鱼的痕迹,落在模糊的山间
携手归来
我见到了几只永远不愿长大的孩子
沿山路把松林抛弃
心情被没有重重山峦包围
记得山歌嘹响的傍晚
我被牛车偷偷送走
纯沙,在晨光中起舞
岁月的沉淀
方能芳香四溢
“纯心”酿造的“纯粹”
是感情,是故事,更是生活
茅台镇的晨光
洒在了赤水河畔
飘香千年韵味
凝成了纯沙玉液
趁着这美好光阴
约上三五好友
酌一杯陈年佳酿
善待自己 优待贵人
从今天起
让我们的人生
翩翩起舞
活着活着便睡了
高原石头跳舞的黄昏
回眸白衣女子是一弯明月
偷渡归来。诗歌枝繁叶茂
闯进一个圣殿,文字横七竖八
站立财富支点的历程
身陷荒野,惊慌失措
一字排开。天籁音乐的晚装
向匆匆过客友情招引
没有星光的夜晚。心情嫉恶如仇
奔赴林城的阴谋写在纸上
在天堂旁听的流金岁月
活着活着便睡了
为午夜点燃烛光
列车呼啸而去
一条明洁的溪流
在淡淡清香中被秋思勾勒
娇艳的小花流进了我的诗句
参照云层中的布局
几叶小舟在湖中心翩翩起舞
喧嚣以后,开始将血液冷藏
一曲笛音断断续续。我说
不懂缺墨的影像为何没日没夜
错落有致的风景我无力构置
只能用内心的蠢蠢欲动在剑江独白
送别夕阳后,烛光炯炯有神
无辜的错觉
从桥的那一头走来
沿路的风景让心情窒息
空降的笔筒。开始写诗
沉湎在山水画里指点江山
但不想为文字评头论足
良心的颜色。天际泛红
一搁,一搁。陋室里的书生气
随劣质白酒在女人胸脯上升高
一觉醒来。思维登陆过陶兄故园
横越江北岭南河东山西以后
端起醇香茅台的残味
身体在乡村扩张
书卷堆积。艺术无立锥之地
日益颓废的四肢蹒跚学步
从城市几次辗转后,忘了哭泣
茶叶浸出味道,绅士学会了饮烈酒
躯干的削离
胡言乱语、错觉丛生
放牧过程
离邑的脚步钻入文字的高阁后
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中流砥柱
从此,贫乏的行囊杳无音信
一辆朴素桑塔纳穿过城市的余光
在以花溪董家堰为对称点的青岩驻足
与友人酣战的过程
理想开始窒息
一副弱不禁风身材
被传说中的茅台侵袭得溃不成军
隔着厚厚的车窗玻璃
激动的心情无地自容
突然发现城市若小羊羔一般
在咀嚼着青的草绿的水茁壮成长
郊外的稻穗金黄一夜不在
面对迷途的苍穹
未完的书稿不再沉默
试图用小说的思维和诗歌的结构
释明放牧与被放牧的区别
流动的礁石
千万别在平静的夜里仰天长叹
能面不改色的环球旅行你理应满足
梦想的北极之城离你并不遥远
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日你的神色更迷人
你总是躺在温泉的怀抱构置极乐世界
可曾想过在狂风暴雨之后你可能跌入十八层地域
不要再与珠穆琅玛峰比出人头地
也不要再深深自责你在太平洋的时日自愧渺小
你曾对小鱼小虾游戏人生的态度嗤之以鼻
你也曾对乌龟敢与你比寿命的自不量力不屑一顾
你想终有一天霞光万道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你想不久的将来能在萄京赌场威风凛凛一掷千金
你小的时候发誓要为家乡人民致富做好奠基石
你也决心一辈子默默奉献被历史铭记
你开始策划忍一时之痛被人雕琢成神像受万人景仰
你开始贿赂作家画家摄影家为一举成名剑走偏锋
经历一番失败后你学会了做人要踏实
身经不平的你开始写作你的个人传记《流动的礁石》
痴迷夜晚的颜色
从有海拔的地方滑落
为寻一个人生坐标身心疲惫
携带拙劣的妆扮
不敢在异地的小河偷渡
为不再心惊胆颤而迷恋上深夜踱步
在熟悉得陌生的石板街上
有民族详和的底蕴流出
回来的路上,我策划用诗歌的格式丈量
驻足在宁静小城的角落
心情学会了呢喃婉转
被理想牵拾两年的明珠之夜
不敢将秋天的色彩闲置
想起千手观音
长廊山上的黑夜
有一段残缺的旋律尾随而至
我躲在丛林的边缘
将《归云阁记》轻描淡写
误入散文国度
我双手合什 心怀虔诚
准备用金石的棱角
把律动的指尖偷渡出国
从海外荣归故里
沉默语言的不再沉默
拭图扛着粮食在城市上空搜索一片绿地
来迎接我梦中的花溪河女神
辗转数年以后
我学会了在地狱和天堂之间徘徊
垂炼出的轻盈动作
令我想起了春晚的千手观音
魏晋·空间
万水千山,仰或千山万水
总习惯把山川勾勒得充满诱惑
骨子里那股豪气与巨石一起
招摇过市,风度翩翩
常常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里惊醒
才高八斗与困境生活的碰撞。两败俱伤
千秋佳话是黄河的水
不允许默默无闻
相信文字的财富能普渡众生
心驻魏晋国度。趋之若骛
从夜郞的故土透视
只有一把土琵琶在午夜孑立
抛去所有的瞻前顾后
手扶破琴谈古论今
夕照清风过隙
拒绝回味别人的国度
睡在风月的弦上
高洁的艺术若清泉般涌出
迈步城池的田园
断章无处躲藏
空白与空间
站在线装书跟前
有一段远古的墨迹流出
仰或一曲笛声萦绕
与清流之水的渊源
我知道了何去何从
抵达无数个渡口没有远渡
潜然泪下的悲怆
羞涩、痛苦、彷徨、妒忌……
文学概论老师说——
装深沉久了也就深沉了
在白色萱纸上驰聘
书家举杯交酌
当显示器抢占了笔墨纸砚的位置
河川将万劫不复
在生命线上穿梭
夜里有一缕对我的嘲笑滑落
艺术死气层层的年月
庭台楼阁茶饭不思
将身躯冷藏高原
深山小城的心情空得像月亮
谋划天赐良缘
站在斑马线上
各种心思万箭齐发
让干瘪的钱包和欠费手机无处藏身
流落街头的日子——
不再妄想能与美女一起在赤道狂奔
珍藏的情书玉石俱焚
在生命线上穿梭
发现小城之春横亘着两个身影——
羊脂球与卓文君
落泊者之歌
从文化圣殿出来
她是该满面春风 花枝招展
清晨没有风
一袋匆匆的行囊挎在肩上
两眼无神
她早就策划过衣锦还乡,或者做无忧公主
然而从一个又一个考场出来
若白纸一样的脸死气层层
飘逸的长发凌乱不堪
她的脸不应该死气层层 头发叛乱不堪
她从内心告诉自己不要这样
趾高气扬的面试官那不屑的眼神
就可以让她生命窒息
在熟悉与不熟悉的人群中
她逐渐没了面对的勇气
不善编造谎言的思维
开始在无人的黑夜逃离
不再是骄傲小公主的日子
她成了无头苍蝇四处乱撞
她开始怀疑自己文不能文武不能武的身手
可否由自己主宰
她说,他什么都不知道
雪已飘过
午夜的寒风断断续续
华灯渐逝的都市选择了沉默
透过迷朦的视野
心情悲喜交加
早就拭图构置一幅具有音乐色彩的童话世界
披着沉重的外表在水泥路上如履薄冰
策划站在黔南斗蓬山的视角
与云层对视
从睡梦中惊醒
天际布置着阴晴不定的眼神
丈量街上零乱无比的景色
镜头与文字苍白无力
从飘散的米雪过程
规划了黔东南家乡的方向
携手一年来的生活琐事
大步向前
不再关注冬季里匆匆的人儿
雪飘过的影像不再重复
牵拾起对雪的追忆
生活的滋味油然而生
午夜断想曲
已记不清走过了多少十字路口
但在每个十字路口的中心点上
却背负太多的言不由衷(或者沾沾自喜)
选定的前行路线
其实是走过了一条条逃亡不归路
是该义无反顾!?
邻居在说、女人在说、熟人在说、朋友在说
电视在说、广告在说、报纸在说、网络在说
一个声音突然想起
“智者,回头是岸!”
我以一个哲学家的名义在问:
回头了的人真的到得了岸么?
又或者说那个岸是回到原地,还是另一条不归路?
在这个扭曲的夜里
再多的追问,导致精神紊乱
从此我开始策划步入真空的生活
修一间屋舍门临江河背枕青山
我不再上班,不再挣钱,不再应酬,不再写诗
我只做饭、洗衣、种菜和喂鸡
笔迹走向
空气阴晴不定
七点起床的闹钟响过以后
睡眼腥松的透视远方
堆积在春天的唐诗宋词元曲
还有楷行草隶篆书法中堂立在四周
一种逃脱和追慕之心
此消彼长
沉淀砚池的岁月平淡无奇
散漫的动作苦苦寻不着出路
拒绝堆砌“长城”的日子
笔尖匍匐前进……
气势磅礴和运筹帷幄
在多个悄然的午后有了另一番定义
牢记“无欲则刚”的古训
一路的磕磕碰碰
若抽屉文学中的长篇叙事诗
心动而平静如水
沉醉在音律和墨海的岁月
心情不再忐忑不安
我要做心如止水的文化继承人
冥冥之中,印泥映入眼帘
我的身躯已然闯入了梦中的圣殿
为了爱和美我甘愿一生冲锋陷阵
甘愿在书海中沉浮
我要学会把玩丝竹 挥霍词赋
我要学会胸有成竹 宁静致远
在喊苦哼穷的大时代下
我似乎站立在了某个颠峰
环视拥挤的车流和繁华的人群
我大声疾呼——
谁愿与我向书法繁茂的北宋挥师前进?
思路渐渐明晰
笔迹若脱缰的野马千里驰骋
畅汗淋漓的与明月清风
比翼双飞
寄 月
淌过黔南胜迹
摇曳在南明河中的星星点点
将一座城池与一段历史重新书写
故乡的身影若晴空
种下的虚无,或者魂牵梦里
画成岁月的形状
深藏在诗人的诗句里
高原风清云淡
海峡迷雾涟漪
如此蹒跚万里的征程
用小小扁舟来记录
沉淀进史书字里行间的牵挂
是久违的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你可瞧见?月光下的大街小巷
丹桂飘香 玉兔呈祥
牵拾黄土地的影像
祈望声声向清水江漫延
往事里的阴晴圆缺
是一条流淌千年万年的河,滴在心头
膜拜者
阴霾深处的追慕
是将金光在婚礼后复述一遍
一种简单的郊区旅行
锁在镜框
随珍藏的老酒一起越放越醇
命运中的无数个假设
在30岁这个坎开始有了颜色
一种溺爱似的拥抱
成了我心中的神
于是——
开始构思悲剧后的喜剧收场
我是一个膜拜自己的信徒
脚步掠过的轨迹
在友人的嘴角传递
一个寒意阵阵的春晨
但见,思想的光芒
映红了爱人的脸
从此,在干涸渡口的掩映下
开始了我的文字之旅
杨光焕简介
杨光焕,侗族,男,1982年6月生于贵州锦屏,2005年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作品散见《山花》、《散文世界》、《雪莲》、《散文诗》、《散文百家》等,部分作品入选《2010中国散文经典》、《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山花>2006诗歌专号》、《中国当代汉诗年鉴》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理事兼歌词原创中心副主任、贵州省诗人协会理事。贵州纯沙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酿造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