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穗罗 徐永志荣获全国金奖十年庆想到的……
黎润贤(广州尼言)
文/
十年前,石磬传承人汪穗罗先生经过多年研究摸索,终于让失传已久的中国鼻祖级的乐器一一石磬奏出了乐音。再现了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的奇迹。他遂与好友徐永志把音乐人吳颂今先生的《灞桥柳》改编为磬竹版参加全国大赛,一举夺冠。夺得金奖,极大地激发了汪老师的创作欲,一发不可收,十年来制了大小磬四十多台。并先后改编了《春江花月夜》石磬古曲,原创四场石磬音乐剧《屈原兮 归来》、表演剧《东坡兰溪啖荔记》……成立了大乐古韵石磬艺术团,收过何新宇、张治强,杜锡波等人为徒,热情传、帮、带,并在省内城乡演出,大力传播古乐、古文化。石磬团队参加广州电视台的幸福春晚演出,荣获金红棉奖等奖项。国乐大师方锦龙欣然为石磬题词:大乐与天地同和。
汪穗罗五十六年前在湛江五一国营农场当知青,喜欢吹拉弹唱,为农场的宣传工作出力,在农场的学习实践中,他不断成长。回城后,汪老师的音乐爱好延续着。一次他偶然遇到一个玩具石磬,买了下来。但不成音调,无法弹准乐曲。执着的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借鉴的情况下,反反复复研磨,费寝忘食。许多石块折断了,磨坏了,他不气馁,东奔西走,穿州过府,翻山越岭,到处寻响石,艰难地运回石条,日复一日,在粉尘、噪音中不断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失败,第一台能上台演出的石磬终于被打磨出来了……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多年来追踪报道他的事迹。广州天河元岗文化站给他拨了两个活动室,建立了石磬研究会。从化罗洞百匠园黄永浩董事长慧眼识英才。建造了气势不凡的汪穗罗石磬艺术馆(大乐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全方位展示汪穗罗老师的人生经历。展馆石磬、编钟等实物及资料为多。估计是广东省石磬资料最全的藏馆。
十月十九日广东农垦国营五一农场、从化罗洞工匠小镇、广州知青五一农场场友、广州大乐古韵艺术团、广州海龙艺术团在从化广乐府共贺金奖十年。从化音乐家协会聘请汪老师为古石磬音乐顾问。五一农场为他赠送了写有:“心系红土缘结五一 ,传承古乐永效子期”的锦旗。这是对他几十年付出的肯定和褒奖。汪老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汪老师去年慧眼识珠,选中了多才多艺的杜锡波为徒,一年来师徒同心合力传大乐,带动了一众弟子。汪老师号召大家与他一样继续开心玩音乐,鼓励波哥砥砺前行,带领乐友,磬友攀高峰。有理由相信:石磬团队明天更美好。
甲辰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