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疏影那朵梅
——吕梅《月到天心处》诗歌赏析
吕梅的诗文集《月到天心处》,由长河作家俱乐部集结,九州出版社出版。我一口气读完了诗歌篇,第22页是一首题为《那朵梅》的诗歌,其诗句式错落,语言温婉,诗意幽然。诗歌以四个排比句开端,磁石般地吸引着我——
有过大雪压枝的傲骨
有过临寒独开的顽强
有过笑傲浊世的气节
有过风中飘零的从容
……
寥寥四行描写,让读者眼前浮现出暗香疏影的红梅树树,更有形影幢幢的一串历史人物惹人凝神,他们中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有顽强钻研杂交水稻解决世界饥饿问题的袁隆平、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生豪放不羁的李太白、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淡定从容的苏东坡,还有花木兰、王昭君、杨开慧、刘胡兰、屠呦呦、三千湘女上天山……他们都是凌寒傲雪、璀璨世界的“那朵梅”。
排比句式在诗歌中的巧妙运用,能深动地凸显诗歌意象,能深刻地营造人文意境,在这方面作者发挥得炉火纯青,除《那朵梅》外,吕梅在她的很多诗歌中都得到运用,如本书收录的诗歌《岁月》《花未央人未老》《母亲的赞歌》《清秋浅吟》《世界一切都是遇见》《生命的颜色》等等,都很好地运用了排比这一修辞手法,能使诗歌的内涵得到充分的延展,能让读者轻松地步入诗境状态,读者除在欣赏诗歌中获得美的感受外,还能得到启发和思考。
作者写梅,只是诗人的一种表现手法,他真正要表达的则是借用“那朵梅”高尚的境界、高雅的情操、独有的性格和品质,以赞美她珍藏心底的偶像——人民。她在表达对偶像的赞美时,不全是直抒胸臆,而是借梅喻人,温婉地表达诗意。她对偶像的赞美,除了对那些阳刚的“傲骨”“顽强”“气节”外,也赞美柔情侠骨的纤秀和从容,以及阳刚和纤秀的精、气、神。她在诗中说:
……
银装素裹里
一抹红
是你最美笑容
……
当那“一抹红”,被“银装素裹”,或“雪花飞舞”时,会让读者对诗歌描写对象产生无限遐想:她可以是怀揣梦想的学子、她可以是情窦初开的的妙龄、他可以是和心上人徜徉桃林的少女、她可以是端坐牙床静待爱人掀开盖头的新娘……她们的“笑容”,当然是最“最美”的,因为无论和平康乐的大环境、还是以她为尊优越的小环境,都给她营造出了可以绽放“最美笑容”的氛围。
大诗人马启代先生,是《长河文丛》主编、是“为良心写作”的创导者。他在为《月到天心处》作的序言中指出:“细读吕梅的这些诗文,你会感到吕梅是一位活在诗意中的女子,她天生就有敏感的诗意直觉……”诗人田中东更是夸奖“天心是一个多才多艺,温婉如玉的小女子。”“是一个集浪漫、婉约于一身的诗人。”她那“蕙质兰心,温润可人”的气质,与“她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不无关系,因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在父母亲的指导下,学诗、写诗、读诗、朗诵诗,后来竟修炼成为了“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诵专业委员会会员”“东方诗歌朗诵诗创作室荣誉主编”,自己还是“月到天心处”公众平台的创始人。天心,是吕梅的笔名,她除了笔力了得,她的声音也“磁性十足”,以“悦心悦意”精神为全国各地的诗友朗诵过上千首诗歌,而她却分文不取,以诗交友,“悦耳悦目”“悦神悦志”。
本人向《东方诗歌》投稿的第一首朗诵诗《井冈翠竹》,就是由天心老师朗诵的。从此我们千里迢迢结下诗缘,虽然我们至今尚未谋面,但几年来一直保持联系,以诗神交。她后来还朗诵过我的《炊烟袅袅》《假如屈子不投江》《端阳三叹》等多首诗作。朗诵不容易,要声情并茂地朗诵好一首诗歌,至少需要把握七大环节,这就是:一要充分理解诗歌的内涵,二要准确把握节奏和韵律,三要注重语速语调的抑扬顿挫,四要运用好肢体语言的辅助,五要录音,六要编辑,七要修改合成。总之,要朗诵好一首诗歌,得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劳神费力,而她为我朗诵了多首诗歌,不说报酬,连润嗓的茶都没品上一口,回想起来真是过意不去,我得借此机会向天心老师诚挚地道声:谢谢!天心老师助人为乐的精神,其实就是“那朵梅”“温婉如玉”、报春不争春的精神化身。祝福天心老师像《那朵梅》一样,在“雪花飞舞下”,“树上梅花开/树下女儿红……”
痴情的你
守候千年约定
忠诚如初
不染一尘
……
时光煮雨,岁月含香
心在一帧风景里不再流浪
薄凉的日子枕一袭烟雨
让守候如诗、思念成歌
……
以上是吕梅《晚霞》《烟雨风声》中的诗行,这些诗句,融入了真挚的情感,蕴涵着生命的微妙,是人与自然促膝的倾心,是人生对过往的默默咀嚼,是作者对奋斗目标的恒心坚守,是诗人对人生美好的神往心驰……
细赏《月到天心处》诗文,如品芝兰、若赏初雪,让读者心海萌动皋兰山上那红梅的暗香疏影,朴素唯美、温婉纤柔。这,就是作者和作品给人的印象;这,就是吕梅的性格特征;这,就是《月到天心处》的诗歌风格。
2024年10月22日落笔于湖南岳麓书院
作者:吴洪
吴洪: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散文学会、湖南省诗歌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湖南省散文学会、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儒商学会常务理事。作品刊载《湖南诗歌》等60余家文学刊物,出版《清风素韵•吴洪古体诗词选》,部分作品收入《中国诗词年选》等20余部书籍。

特别鸣谢 刊头刊尾题词
吕民生 王猛仁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