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森作品选(2)
《上品风》第210期
西江月·寒露
文/杨树森
木叶渐黄飘落,秋霜悄至微寒。时光流转意阑珊,岁月匆匆似箭。
静看风云变幻,沉思世事悲欢。人生如梦亦如烟,且把初心莫变。
一七令·露
文/杨树森
露。
晶盈,光聚。
润芳草,滋嘉树。
夜降晨逝,珠圆玉素。
叶尖闪莹辉,花蕊含清雾。
虽只瞬间璀璨,却留诗意无数。
新生晓梦寄其情,尘世旧愁凭此悟。
鹊桥仙·寒露
文/杨树森
秋深露重,叶飘如舞,天地渐生凉意。寒烟袅袅韵无穷,似画卷、惹人凝睇。
时光悄逝,繁华如梦,且把流年铭记。心中有爱自温馨,任岁月、从容交替。
定风波·寒露秋深
文/杨树森
寒露秋深木叶黄,西风瑟瑟韵悠长。霜露渐浓寒意起,谁记?当年壮志意飞扬。
岁月匆匆如逝水,无悔,且将诗酒赋斜阳。笑看世间多少事,何惧?心随雁影向远方。
寒露赋
文/杨树森
时维寒露,秋意渐浓。金风瑟瑟,玉露泠泠。山川披彩,草木摇情。鸿雁南飞,声断云霄之畔;霜枫北染,色燃岭壑之中。
观夫寒露之象,清且冷焉。珠圆而映日,光润而凝寒。滴于草叶,似泪潸然;坠于花间,如珠璀璨。夜凉如水,月冷似霜。万籁俱寂,独感天地之苍茫;四野无声,唯觉岁月之悠长。
至若寒露之韵,雅且幽也。菊绽东篱,傲霜而立,花影摇曳,香气四溢。桂落西园,播芳而息,金粟点点,韵致依依。秋水长天,共一色而澄澈;落霞孤鹜,齐飞处而壮丽。
嗟乎!寒露至而岁将暮,人生短而志当坚。莫叹时光之易逝,应惜当下之华年。如露之纯,守心之净;似秋之稳,立志之坚。任世事之纷扰,我自宁静;随岁月之流转,心亦安然。以寒露为鉴,悟生命之真谛;借秋韵而思,寻灵魂之港湾。愿君在寒露之际,怀高远之志,展豪迈之姿,书璀璨之章,绘绚丽之姿。
( 寒露 )
20241008于北京
善行扶风暖重阳
文/杨树森
古邑扶风岁月长,
重阳佳节韵悠扬。
善行似火燃希望,
义举如灯照四方。
敬老情深传美德,
助贫德厚绽光芒。
诗词学会筹嘉会,
墨客文人聚一堂。
林飞妙笔书《慈善》,
颂韵声声意韵长。
列荣清吟歌善美,
诗音袅袅绕心房。
登科自创佳篇秀,
九月金秋墨韵香。
宽宏高诵主席句,
气势恢宏震八荒。
歌舞蹁跹添丽彩,
红旗飘舞映骄阳。
扇摇旖旎呈娇态,
笔走龙蛇绘锦章。
新疆热舞燃情烈,
欢乐氛围韵味强。
字画案前人气旺,
丹青墨宝绽奇光。
善行永刻扶风地,
美德常存百姓乡。
情暖重阳恩义重,
爱传万户寿而康。
岁月流金传雅韵,
人间有爱绽辉煌。
携手共筑和谐梦,
幸福之花处处芳。
20241011晚于北京海淀
【现代诗】善行扶风,情暖重阳
文/杨树森
在古老的扶风大地之上,
岁月流转,故事悠长。
重阳节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如同一束束慈爱的光芒。
善行似春风,轻柔地吹拂,
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心房。
敬老的旋律,悠悠奏响,
在空气中弥漫,久久回荡。
诗词楹联学会,张开诗意翅膀,
朗诵之声,如泉水流淌。
《折红英•慈善颂》,优美的乐章,
赞美着慈善事业的辉煌。
自由诗里,九月熠熠生光,
金色的重阳节,满是希望。
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激昂回荡,
那是历史的回声,力量在心中膨胀。
会员们的作品,似繁星闪亮,
真善美的花朵,处处绽放。
舞蹈蹁跹,五星红旗飘扬,
爱国的情怀,在心中滚烫。
扇子舞出祖国的美好模样,
轻盈的姿态,如诗如画。
新疆舞的热情,似火在燃烧,
欢乐的节奏,让时光不再漫长。
字画现场,墨香四溢如诗行,
笔下生辉,绘出生活的多彩景象。
书法家和画家们,聚精会神,
挥笔自如,展现艺术的力量。
领到字画的群众,赞不绝口,
这份温暖,在心中永久停留。
在扶风,善行是最美的勋章,
重阳节,温暖在每个人的身旁。
让我们携手共进,传承善良,
为美好的未来,书写壮丽的篇章。
让爱如河流,奔腾不息,
让善如星辰,永恒闪耀。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情暖重阳,让幸福永远围绕。
20241011晚于北京海淀
题记:昨日与友畅聊,如清风拂面,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人生的感悟在言语间流淌,似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路。一句“和光同尘”,宛如天籁之音,在心底久久回荡。那是一种智慧的沉淀,一种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在这纷繁的世间,愿我们都能如那和光同尘之人,不张扬、不炫耀,默默接纳生活的一切,融入尘世,与万物同游,静守生命之美。悟悟之!
和光同尘:静守生活斑斓
文/杨树森
起:
岁月长河漫步行,追寻和光那缕情。
不骄不躁如幽梦,尘世浮沉心自宁。
接纳真虚成画卷,荣枯得失任飘零。
云舒云卷人生事,淡看浮华脚步轻。
承:
生活多彩似繁星,贫富高低莫较评。
对错输赢皆放下,任由世事演阴晴。
风拂岁月波澜起,静守心灵那片坪。
感悟生命奇迹处,不逃不抗韵中行。
转:
见过世面魂宁静,不证自身心透明。
做最真实潇洒我,自由驰骋任纵横。
喧嚣世界寻方位,独绽光芒映晚晴。
放下执着和执念,回归本我意难平。
合:
和光同尘智慧凝,包容万物韵如铃。
静守生命斑斓美,岁月悠悠映画屏。
在这纷繁尘世里,悠然漫步永不停。
感悟人生真谛处,心灵绽放似繁星。
20241012晚于北京海淀
【现代诗】和光同尘,静守生命之美
文/杨树森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
寻找那一抹和光同尘的色彩。
不张扬,不炫耀,如静谧的夜,
默默在人里浮沉,不惹尘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以淡然之姿,接纳真实与虚伪,
让生命的画卷丰富而深邃。
荣耀与失败,皆为旅途的点缀,
融入尘世,与万物同游,心沉醉。
生活的变幻,似云卷云舒,
人生的复杂,如斑斓的梦。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不比较贫富,不争输赢对错,
允许一切发生,风轻云淡从容过。
生命的每一刻都是奇迹,
不抗拒,不逃避,静静感悟其魅力。
深深感受,默默领悟,
在岁月里沉淀,智慧凝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以平和心境,应对生活波澜。
见过世面的人,和光同尘的魂,
无需认可,无需证明自身。
做最真实的自己,自由驰骋,
在生命的天空,绽放独特的光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远离喧嚣,回归内心宁静。
当喧嚣的世界在耳畔轰鸣,
我们依然能守住内心的宁静。
和光同尘,不是随波逐流的无奈,
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豁达的心境。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放下执念,不再为得失忧心。
和光同尘,是与世界和解,
也是与自己的一场浪漫邂逅。
我们不再执着于外在的评价,
而是专注于内心的成长与丰盈。
“此心安处是吾乡。”
让我们放下执着与分别,
和光同尘,静守生命之美。
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宁静的方位,
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永不疲惫。
用一颗包容的心,接纳万物的千姿百态,
在岁月的流转中,绽放生命的光彩。
20241012晚于北京海淀
行香子·桂花
文/杨树森
月洒银霜,风递幽香。恰金秋、韵满庭廊。繁枝翠影,点点鹅黄。似星儿闪,云儿绕,梦儿长。
悄然绽放,不慕群芳。任流年、静守时光。花开花落,皆入诗章。看情如初,意如旧,韵如璜。
满庭芳·桂花悟
文/杨树森
金粟流芳,天香漫溢,小院沉醉秋光。繁枝摇曳,点点碎金黄。风动花姿绰约,似仙子、轻舞霓裳。凝眸处,清辉洒落,诗意韵悠长。
思量。尘世里,繁华过眼,岁月匆忙。但桂影悠然,静守斜阳。悟得人生真谛,心恬淡、不慕辉煌。凭栏久,拈花一笑,情愫满心房。
水调歌头·桂花吟
文/杨树森
金粟绽秋色,馥郁韵无穷。宛如仙袂飘拂,摇曳舞清风。点点繁星辉映,缕缕幽香暗送,诗意满晴空。独立晚霜里,静逸韵如钟。
忆前尘,思过往,意朦胧。岁华流转,多少心事付千重。不慕春花娇艳,只守秋光恬淡,默默韵长融。愿化天香缕,袅袅绕寰中。
桂花赋
文/杨树森
金秋送爽,桂花绽芳。其色淡雅,如碎金洒落绿枝间,点点金黄,熠熠生光;其形小巧,似繁星闪烁于翠幕上,簇簇相拥,热热闹闹。微风轻拂,花枝摇曳,那馥郁之香便悠悠飘散,弥漫四野,令人心醉神迷。
古人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此景恰似仙宫奇景落人间,每逢中秋,仿佛真有桂花从月中飘落,那香气似能冲破云霄,飘向九天之外。桂花之香,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它不与百花争春之艳,独在秋日展其芳华,为寂寥的秋景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可泡茶,饮之清香爽口,润肺腑,舒肝肠;可做糕,食之甜香满溢,口留芳。桂花以其独特之姿、奇香之韵,默默奉献自身价值。其性高洁,不媚俗流,宛如君子,坚守本心,在瑟瑟秋风中傲然挺立。赏桂之美,品桂之香,悟桂之德,令人不禁对这小小的桂花心生敬意,愿其香韵永留世间,为苍生带来无尽的美好与慰藉。
20241014于北京
题记:霜降,宛如大自然挥就的一抹淡雅水墨,在时光的画卷上徐徐铺展。霜落无声,却似岁月的低语,诉说着季节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它是秋的谢幕,亦是冬的前奏,带着一抹清冷与沉静,引领我们走进那深邃而神秘的时光之境。
行香子·霜降
文/杨树森
霜降时分,秋意无垠。望山川、色彩缤纷。丹枫如火,黄菊铺金。正风儿轻,云儿淡,韵儿新。
时光悄逝,岁月留痕。念曾经、多少情真。心怀憧憬,梦绕牵魂。愿路同行,影同舞,意同存。
满庭芳·霜花漫舞诗意秋
文/杨树森
霜洒平林,寒侵旷野,晚秋时节新凉。丹枫燃火,似画韵悠长。瘦菊枝头绽蕊,幽香绕、逸趣悠扬。暮云起,归鸿过处,思绪任飞翔。
尘寰多变换,时光悄逝,岁月匆忙。忆曾经,诸多故事难忘。此刻霜天静美,心沉醉、独品沧桑。遥瞻望,前程漫漫,诗意满心房。
(霜降)甲辰农历
九月廿一于北京
题记:霜降,宛如大自然挥就的一抹淡雅水墨,在时光的画卷上徐徐铺展。霜落无声,却似岁月的低语,诉说着季节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它是秋的谢幕,亦是冬的前奏,带着一抹清冷与沉静,引领我们走进那深邃而神秘的时光之境。
霜降赋
文/杨树森
时维霜降,序属三秋。天高地迥,云淡风柔。霜华初降,万物皆休。
观夫旷野之上,草木凋零。霜落大地,似银装素裹;露凝枝头,如珠玉玲珑。枫叶尽染,似火燃烧于山林;菊花独绽,若金点缀于篱落。鸿雁南飞,影消云外之天;蛰虫入穴,眠待春来之暖。
至若霜降之际,气肃而凝。晨霜如雪,映照着大地的寂静;暮霭如烟,笼罩着山川的苍茫。秋风瑟瑟,吹落了一地的繁华;秋水潺潺,流淌着岁月的沧桑。霜天晓月,清辉洒遍人间;霜林晚照,余晖温暖心田。
嗟乎!霜降,乃季节之转折,岁月之沉淀。它带来了寒冷,也带来了宁静;它预示着终结,也孕育着新生。在这霜降时节,让我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珍惜时光的流逝与珍贵。以霜为鉴,明得失之理;以降为悟,懂盛衰之道。在霜的洗礼中,我们更加坚定地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霜降)甲辰农历
九月廿一于北京
秋殇·忆葛锋科老师
文/杨树森
惊闻葛锋科老师仙逝,如秋叶飘落,徒留满心哀伤。那曾在课堂上熠熠生辉的身影,那如春风化雨般的教诲,皆成回忆。秋意渐浓,思念愈重,葛老师,您的离去,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在这个凉薄的秋季,我们以思念为笔,以回忆为墨,书写对您的无尽哀思。您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明灯,如今灯光虽灭,但那温暖的光,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在这秋殇之中,缅怀葛老师,铭记师恩。
秋霜冷冽浸寒川,痛悼葛师心黯然。
教诲声声犹绕耳,音容历历映眸前。
讲台三尺留身影,粉笔一支绘梦圆。
学子莘莘皆泣泪,哀思缕缕漫云天。
秋风瑟瑟诉离怨,落叶萧萧舞韵绵。
昔日温情何处觅,今朝思念几重缠。
德高望重传佳话,学富才深育俊贤。
唯愿恩师安息处,星光璀璨永相连。
岁月匆匆忆旧颜,时光苒苒泪潸然。
梦中常现慈容笑,醒后空余冷月悬。
秋意渐浓情愈切,夜阑更静念无眠。
痛怀葛师伤永在,思念悠悠伴岁年。
20241019于北京敬拜
作者简介
杨树森,笔名杨树森林,水墨雪漫,之寒。陕西扶风人,现居北京,供职央企总部。热爱文学、书法,曾在《乡土关中情》《都市头条》《经渭文苑》《今日头条》《稻田文学》等报刋杂志期刋发表千余篇作品。其散文、随笔、诗词等充满韵味,以文字展现生活感悟与艺术追求,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前行,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