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孩子们回家,如果说早餐必吃的是老豆腐,那晚餐中的一顿非烧烤莫属。以前的烧烤摊都是露天而设,几张小桌加上一堆小马扎,水煮花生和毛豆是餐前标配,人们一边剥花生一边聊天等上菜,老板照例会贴心地询问是否需要一个小碳炉。
近两年淄博的烧烤声名鹊起,每桌配备独立小炭炉的方式更是吸引了无数目光。其实,商河的烧烤与淄博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淄博烧烤中的肉串一般是七八分熟,需要客人自己动手烤到全熟,这里的烤串上桌时已是全熟状态,小碳炉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而那标志性小单饼在这里也被烤马蹄烧饼或是外酥内软的馒头片取代。
小县城的烧烤摊有不少,后来经过环保治理,大多都移到了室内。我们常去的那家叫“鑫泉聚烤羊腿”,老板是小两口,因为手艺好人也勤快,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闯荡,据说待遇很是不错,后来因为孩子上学回到县城自己创业。小店原本在县城东北角,后来也几经迁址,现在终于在滨河路一片新建小区旁稳定下来,生意也很红火。
“鑫泉聚”的特色是烤羊腿,但好像烤串也广受大家欢迎。我曾观摩过他们备料的过程,烤羊肉串用的是上好的小羊肉,将羊肉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一般大小为2-3厘米,切好的羊肉块放入大盆,加入自己家特制的调料进行腌制。每家的调料都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用手充分抓拌均匀,确保每一块羊肉都裹上调料,然后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腌制。店里空闲的时候,店员就将腌制好的羊肉用铁签串起来,穿串也是有技巧的,我发现他们习惯在每串上都放一块稍微肥一点的肉,老板介绍说这样烤出来会更香。
客人点单之后,老板将串好的羊肉放在烤架上,烤架是根据厨房尺寸订制的,大概有两米多长,烤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羊肉串,确保每一面都均匀受热。老板根据客人口味和要求,在烤制过程中不停刷上油以增加口感和防止肉串烤干,同时在翻面时撒上适量的盐、辣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料。肉串的油滴落在炭火上,激起一串串细小的火苗,伴随着滋滋作响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经验丰富的师傅会根据羊肉串的大小和炭火的温度掌控时间,我们之所以喜欢这家店就是因为老板烤出来的肉串外酥里嫩、不干不柴,火候十分到位。
他家的烤鸡翅也大受欢迎,鸡翅同样预先腌制过,用的是独家秘制的酱料,每一口鸡翅都鲜嫩多汁,外皮红润酥脆,内里肉质饱满,融合了香、甜、辣等多种味道,是我们每次必点的菜品。我们习惯于在肉串之外再配上金针菇、韭菜等蔬菜,或者是大虾、马步鱼等海鲜,夏天再加上冰爽的啤酒,与肉串的醇厚口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了我们更多闲聊的时间。
喜欢吃烧烤,就是喜欢亲友们围坐在一起的这种轻松和悠闲,仿佛在烧烤的烟火气中,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随意与自在。

作者简介
韩云令,女,汉族,1954年10月生,商河县尹巷镇韩胡同村,1971年参加工作,现已退休,一生于名利无缘,平时只喜欢读书,国画,努力用文笔记录生活所思所想,用画笔描绘所见所闻,曾在齐鲁晚报壶点号发表《泥上偶然留…》《充满哀思和…》《莫到桑榆晚为…》《关于五一的些许回忆》还有发表于稻田文学的《老年学画》和北京头条《母亲的针线活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