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暮挥毫乐,枯荣报卷勤 121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荆棘古道历幽深
天径皭然负香临
旦暮挥毫与墨乐
枯荣无怨报书勤
秋冷几鹪戏波新
天寒万木落溪缤
凌烟何必登牛斗
飞笔数笺话古今
腹书生气华,鹑衣犹怜君,文道弘天下,志拔向绝伦,星星点火启,燎原话古今。人间之异,生命之别,非是有形之物,而是无形之灵。心有北斗,胸怀四方,故而立志、立德、立功、立言以丰己命。走过千山万水,阅尽典经古卷,香溢五洲,花碎语勤,鹭鸣霞冠,魏阙天临,舍我其谁,踏过缤纷。人生百年所求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勤奋工作,是创造财富,是拥有名利,还是通过文化自修开启智慧。自古圣贤皆以丰富精神、升华灵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作为生命目标。这是目标的决择!一个人要使自己精神充实、丰富且有意义,就要树立鸿鹄之志,超越燕雀蝇螺走出狭隘的小我世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也许终极目标会在鸟飞鱼跃的前行中一次次矫正,初心不疑,坚如磐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道酬勤,墨新意远,青莲出水,莺啼星闪,灯火万家,珠玑垂帘。人生本是一次动态平衡的生灭过程,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生命犹如水囊里的水,我们从某处攻入,水将从它处突出,我们在某处得到什么,往往就在他处失去什么,《道德经》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锄强而扶弱,莫令而自均,这就是天道的公平性与自然性。也许甘于寂寞会失去很多诗情画意的东西,但却品领到高峰览小的另类旑旎风光。
东陵木衰秋,杜鹃啼不休 1218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仙乐秋宵奏瑶台
婉思几缕随风来
独樽篱下赋菊意
流水泠然诗洞开
东陵浮月木衰秋
啼夜杜鹃竟无休
再入桃源又新境
暗香玉露漫西楼
桂子秋风落,天香篱外飘,人间有仙境,山水传琴箫。世外桃源,风光无限,生命桃源,落英翩跹。昔之陶公所作《桃花源记》,蕴意深邃,高格独具,闻名遐迩,流芳至今,成为文人墨客迁情所向,隔篱对樽,掬泉而饮,弄菊香溢,怡乐恩勤。文中渔人缘溪而行,夹岸桃林,水草肥美,落英缤纷,林尽水穷,源出狭壑,入之豁然开朗,见良田美池桑竹,男女来往耕作,怡然自乐,竟一派世外田园之象。《桃花源记》百品不餍,细致嚼之,味道朴美,粗犷赏之,泼墨如画,别有洞天。若无陶公飞来之笔,魅幻桃源景致,吾侪何能妙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人落尘凡,披靡生死,大多向往桃源仙境,以待岁月精彩纷呈。然桃源者,非藏于山水一隅,十步芳兰皆沐桃源花香,生命之妙义,体悟之精微,皆出自天地之间也。陶公之修,星孤篱寒,或冥冥之中身了桃源,或孑然之外慨言无限,一昼一夜,一暑一寒,一得一失,一颦一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观春华之畅流,闻夏草之馠淡,喜秋丰之怿悦,待冬雪之飞寒,农家与乐,天上人间,春花秋实,心之桃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桃源梦若,山高水长,人生何喻?丝丝缠缚;穷命何图?绵绵若空。天地邈邈,风雷徐徐,凌云雄志或已云飞烟灭,然梦魇时下的落英翩影,几随斗转星移,更加鲜亮动容,仪态出凡。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