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这是人们憧憬的美好乡村场景。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描述了人们向往的乡村场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一诗描绘了美丽的乡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过故人庄》中描述的乡村绿树成荫、山峦横卧、谷场宽阔、菜园茂盛,老朋友热情大气真诚,是一幅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这里的人们过着恬淡、舒适、静谧的生活,令人羡慕。
儿时记忆中的乡村与《过故人庄》中描述的情景十分相似。
春天,百花盛开,仿佛是人们打翻了调色盘,五彩斑斓。蝶飞蜂舞、鸡叫犬吠。庄稼人开着拖拉机犁地播种,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夏天,花红柳绿、绿树成荫、蝉鸣蛙叫、流水潺潺。各类作物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在夜深人静时能听到农作物“咔嚓、咔嚓”的生长声。
秋天,连片的棉花开满枝头,白哗哗一片,仿佛给大地穿上了洁白无瑕的节日盛装。各种水果挂满枝条,等待主人采摘出售,庄稼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庄稼人杀猪宰羊,储备农资,蓄积力量,谋划来年发展。
乡村的景色质朴、纯粹,令人陶醉其中。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心底善良、民风淳朴、邻里和睦、互助友爱。谁家娃娃走路迷失方向未回家,大家听到后,全队甚至全村的人都帮着去找,一直坚持找到为止。家里做了好吃的,不忘邻里,比如做了红烧肉、焖饼子、包了饺子、蒸了包子,都要给对门或左邻右舍送去一份,共同享受美餐带来的快乐。村民盖房子,大家听到了,都不要报酬自觉前去帮忙。村民住院需要输血,成年人听到后都主动到医院验血,符合血型要求的都能不计报酬献血。每逢春种夏管秋收冬储遇到庄稼活儿,邻里互帮互助协作完成。
这种美好的乡村场景值得我们憧憬。
(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六级职员、七里镇三号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杨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