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神舟18号“80后”首试成功“暗夜”着陆还
(词林正钧)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今天(11月4日)凌晨,转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搭载成功完成中国太空站科研出差任务的、以“80后”为主的三名宇航英雄,在东风着陆场首次试行载人飞船返回舱“暗夜着陆”,获得精准、圆满成功!经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第一时间,开舱确认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体状态良好。至此,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公开消息面显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于2024年4月25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80后”为主的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192天,其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员乘组出差“天宫号太空中心”驻留天数和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两项历史纪录!并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和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同时,还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神舟18号3名“80后”为主的航天员乘组在返回祖国途中,在地面控制中心和方方面面支持下,以大无畏英雄气慨,再次挑战以“暗夜”严寒特殊环境方式,在东风着陆场实现:“按预定时间”、“预定地点”、“精准、安全、圆满”着陆!
北京时间今天(11月4日)凌晨,笔者志清以兴奋和淡定的心情收看了央视网关于此次神舟18号3名“80后”为主的航天员乘组首试“暗夜”精准、安平着陆的全过程:0时34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01时24分,返回舱“按事先预报的时间与地点”,在5架直升机参与搜救的精准护卫下,“精准准时”成功着陆于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指定地点”,可谓“分秒不差”!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一一至此,笔者志清欣喜地获悉:神舟18号3名“80后”为主的航天员乘组首试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采用快速返回方案,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约5圈,用时约7.5小时,进入返回程序。又从0时34分,按地面控制中心指令,实施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后,仅用预定的50分钟时间,首试“暗夜”严寒特殊条件下“精准着陆成功”!
志清认为,神舟18号“80后”首试成功“暗夜”着陆还的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的雄厚实力,亦让世界航天界惊奇乍舌!为此特赋《阮郎归》为评为贺!
东风暗夜彻冰寒。
阮郎归自闲。
离宫脱轨返程跹。
平安着陆欢。
八零后,
宇航员。
神舟精准还。
天穹差旅创时冠。
科研硕果繁。
一一2024年11月4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