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游(平山堂)
文/危兵
记得儿时带我的阿姨,她是扬州闻名的剪纸艺人张家的亲戚。每次从扬州老家来,都给我外婆带来扬州的剪纸,鸟兽鱼虫,人物花卉,剪得是活灵活现。我外婆的老家在镇江,与扬州隔江相望,口音相似,算是半个老乡吧。阿姨经常给我讲扬州的名人和好玩的地方及扬州的小吃。古城扬州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深刻记忆。上小学时曾读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唐诗,我总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去扬州看看。

一九七八年的秋天,我儿时的发小,从部队退伍回来,在水利局工程队开大解放牌卡车,他邀我一同去南京城办事。途径328国道正好走过扬州。真的是天遂人愿,我二话没说高高兴兴的上了车。时日近中秋,天高云淡,一路上车轮滚滚,风尘仆仆。道两旁绿荫遮日,垂丝拂风的扬柳,从眼前一掠而过。车近扬州地界,一条宛如巨蟒的京杭大运河经扬州贯通南北,高堤绿树成阵,莽莽苍苍,远望行舟点点,片帆如云。近看河面宽阔,水势横陈,清波鳞光,淼淼茫茫。
车到扬州,当时七十年代。虽见街上高楼廖廖,但满城市井繁华。三街六市,车水马龙,店铺鳞次栉比,青砖黛瓦农舍巷陌,石板路径庭树人家。小秦淮烟柳画桥,古运河云树绕岸,碧水潺潺,穿城而过。宝塔湾文峰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七层八面,青砖青瓦,石须弥座,底层回廊围绕,塔顶八角攒尖,最上铸铁塔刹,高耸碧霄。扬州远在汉朝时称(广陵),是一座有着二干五百多年历史文化,保留着浓厚明清风貌的名城。出城四华里,北郊蜀冈历历在望。闻言道不去平山堂,不算到扬州。
我俩下了车就直往,蜀冈平山堂而去。蜀冈三峰自古以来,人称扬州第一名胜。当年古人站在蜀冈之巅,远眺长江宛如白练,隔江青山对屹,翠峰如簇。平山堂就位于其中峰的大明寺内西侧,始建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为时任扬州太守欧阳修所建,有欧阳修亲手种植的欧公柳。这里清幽古扑,驰目骋怀。坐在堂前放眼远望,江南之山含青吐翠,扑于眉睫,而于堂平,平山堂故得名于此。堂前庭院幽静,花木扶疏,古藤盘根错节,芭蕉绿肥红瘦。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古朴典雅的通堂敞厅之上,高悬平山堂三个雄浑酋劲大字的匾额。为清光绪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濬颐所题。前面的对联是,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悬于堂上抱柱的楹联是,晓起平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堂前有石砌平台,人称行春台,前有栏杆护台,栏下是深池,有千竿修竹,苍翠欲滴,清风徐来,枝叶摇曳。堂抱柱上还有一对联,上联是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之峰,林壑尤美。下联是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正是对此堂此景的生动描述。这与平山堂上的风流宛在四个大字的匾额,是清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其笔法潇洒流畅,奇怪的是,四字却错了二个,流字少一点,在字却多了一点。细看却象风吹流动所至,可见书家别出心载,寓情深远。堂外宽阔的檐廊下正中,悬挂着匾额放开眼界,四个字如刀削斧劈,气势逼人,这是清湘军名将彭玉麟所书,正是字如其人。
当年欧阳修因受范仲淹等人,庆历新政党争,被牵连贬到环滁皆山也的滁州。在望之蔚然而深秀的名山瑯玡,写下了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而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后被宋仁宗在(庆历八年1048年)调淮南重镇扬州任太守,虽在扬州任上11个月,却修建了在此讲学,以文会友,以诗传情,游宴与民同乐的平山堂。想当年欧阳修站在此处,远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远山来于此堂平,以山寓人,的心境油然而生。即便再高再远的山,到我堂下也和我堂前的栏杆持平。虽身处逆境,其心悠然。在勤勉政事,政德于民的空叚之余,于同僚文友门生诸众,趁花好月圆之夜,在平山堂围桌而坐,摘花击鼓传客,当鼓声停下花瓣在谁手中,此人须饮酒一杯,赋诗一首,直至夜深阑静,花瓣满地,明月西斜,众宾客方尽兴而归。故平山堂大厅右侧,悬挂着坐花载月的匾额。其风雅之事,流传千古。
欧阳修时仼扬州太守只有短短一年,却让平山堂闻名遐迩,直至现在平山堂里,还留存着历代名人的墨宝和文辞,足见清幽静谧的平山堂,在文人骚客心目中的位置。以至今朝游客络绎不绝,睹物思人,殴阳修成为千古风流文章的太守。
续记:
平山堂: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扬州太守殴阳修是出名的(风流太守)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为大明寺题词風流宛在,故意流字少一点,在字多加了一点,意境希望太守殴阳修少点風流。
扬州建城史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历史悠久,其古称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广陵”是扬州使用较多的古称,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江都”这一名称也由来已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维扬”也常被用来指代扬州。
【西江月、平顶山】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李白 〔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北宋、殴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