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祖国西北角16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曾是人们口中“春风不度”的边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科技援疆”实施方案》的不断推进下,各援疆省市依托科技援疆机制,拓展建立了19个省市的对口援疆科技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对口支援实现了新疆14个地州市全覆盖。十多年下来,内联西北五省、外接欧亚八国的新疆,已成为向西开放的枢纽核心,区内互联互通逐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得到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功能日趋完善,新疆正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融入世界,拥抱未来。
2024年是湖北对口援建新疆博州和兵团第五师25周年,25年来两地经贸往来密切、人文交流频繁,对口援建像一根纽带把两地紧紧连在一起,产业、民生、智力援疆等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过去湖北的援疆主要在北疆,而位于南疆的喀什地区,正成为新一轮内地援疆的“热土”。
2024年11月8日,深秋的江城绚丽多彩,晴空万里。由李维俊工作室联合中国光谷创新企业协会举办的2024年第17场沙龙活动“新疆喀什新能源暨数字农牧业新技术(湖北)发展联盟筹备会”今天上午在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如期举行,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农科院、中国光谷创新企业协会及所属会员企业、黄冈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领导和专家、企业家及巴基斯坦企业朋友,共计20余位代表与会。大家围绕在新疆喀什地区发展“新能源(光伏、风能)+农业(油菜、瓜果、苜蓿、中药材)+文旅”综合产业各抒己见。
会议伊始,活动发起人——湖北省农科院李维俊研究员首先就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和背景进行了说明:今年初,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喀什地区行政公署、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等九方代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喀什地区绿色经济建设,联合推动“喀什绿色发展一体化项目”协同发展。该一体化项目包括“高耐盐碱油菜农光互补、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绿色甲醇燃料物流基地、轻量化锻造轮毂生产加工制造、特高变电输电线氢氨醇输送管道、千万亩治沙、绿色金融”等7大板块,计划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在8个县1个区建设绿色氢氨醇项目,打造喀什绿色能源综合发展基地,大规模集中利用盐碱荒地的绿电建设下游绿色化工产业链。
据悉,在上述一体化项目中,“湖北队”也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以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的科研团队在喀什发展高耐盐碱油菜农光互补为代表的农业板块已获得突破,以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与喀什大学在新能源、安防等领域的校际合作顺利推进,一大批湖北民营企业立足于喀什市改良盐碱地发展种植、养殖项目的试验也全面铺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维俊工作室将联合中国光谷创新企业协会,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新疆喀什的新能源暨数字农牧业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去。接着,与会代表先后发言。
中南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崔勇强就该校与喀什大学、喀什市政府各部门的合作领域与合作进程进行了分享;中国光谷创新协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刘素君表达了协会对参与助力喀什地区创新发展的兴趣与决心,将不遗余力地组织资源配合相关工作;中信仁和科技集团党委书记、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带头人张仲杰对动员光谷生物医药企业资源、对接服务喀什地区相关产业,提升当地红色文旅产业水平等进行了阐述;湖北三维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李大文对工作室“围绕喀什地区产业发展探讨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表示祝贺,并表态将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并可动员上海方面的资源助力……会中,还现场连线了正在喀什莎车县进行盐碱地改良种植棉花、打瓜、西红柿等取得良好成效的湖北润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春松,其远程简单介绍了一下喀什当地的土地改良、农业种植和用肥情况等。与会人员均对参与喀什地区的新能源暨数字农牧业新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中去表达了兴趣,愿意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发力。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会后,大家合影留念。本次活动,湖北新界文旅集团茅田康养小镇项目团队赞助了伴手礼,黄冈(光谷)离岸创业中心提供了会议服务,特别致谢。
图文/亚军 编辑/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