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与时光共赴一场温暖之约
文/何俊锋
初冬,似一位温婉的佳人,携着微寒的气息,轻悄地踏入人间。繁花落尽,那绚烂的色彩渐渐隐去,世界仿佛在一场盛大的狂欢后,回归到一种静谧的素简。在这样的季节里,心也变得澄澈而安宁,宛如一泓清泉,期待着一场雪落,如同期待一场久违的重逢,渴望邂逅那最美的冬天。岁月悠悠,在这初冬的画卷里,日子仿佛慢了下来,每一寸光阴都变得柔软而悠长。此时,最惬意的莫过于邀三五好友,相聚在这寒而不冽的时光里。温一壶美酒,那馥郁的芬芳在空气中缓缓弥漫,如同岁月的陈香,每一口都能品味出生活的醇厚。
泡一杯清茶,看那嫩绿的叶片在水中舒展、翻滚,恰似生命在时光中舞蹈,袅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却清晰了心灵。围坐在红泥小炉旁,炉火正旺,跳跃的火苗映照着彼此的脸庞,泛出温暖的光晕。在这寒意料峭的初冬,内心却如沐春风,鸟语花香。阳光像是丝丝缕缕的金线,穿过斑驳的枝桠,萦绕在我们身边,洒下一片金黄。清风徐来,轻轻拂动着发丝,带来远方的讯息,那是初冬对世界的温柔问候。而梅花,已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粉粉白白的花瓣,为这单调的季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这浅笑安然之中,我们怀揣着一颗单纯的心,热爱着这初冬的一切。无需太多言语,只是静静地享受这相聚的时刻。我们起身,走进那片梅花盛开的世界。雪花尚未飘落,但心中的雪早已纷纷扬扬。折一支梅花,那细腻的触感,如同触摸着冬日里最柔软的梦。花儿在手中轻颤,似在诉说着它与寒冬的故事。装一瓶冬意,将那缕寒香、那抹花色、那丝阳光、那阵清风,都一并装入瓶中,把这一抹暖色好好珍藏,如同珍藏一段珍贵的回忆,待到来年花开,再将它打开,让那温暖的气息再次弥漫。
初冬的天气虽微有寒凉,但我们的内心却无比丰盈。我们与时光相约,在这宁静的冬日里,踏雪寻梅,哪怕雪还未到,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诗意的氛围。我们细数着梅花朵朵,如同细数着生命中的点滴美好。每一朵梅花,都是一个季节的精灵,它们串联起人生经过的每一个季节,那些春天的懵懂、夏天的热烈、秋天的深沉,都在这梅花的芬芳中交融、汇聚。我们把生命中每一份深情的铭刻都留给冬天,因为冬天有着独特的韵味,它让我们在寒冷中更加珍惜温暖,在寂静中更加懂得倾听心灵的声音。这初冬的约会,无关风雪的凛冽,无关暖阳的炽热,只关乎一程美好的时光。
我们在这时光里漫步,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那是我们与初冬的对话,是我们对生命的礼赞。在这单纯的喜欢里,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世界。没有世俗的纷扰,没有生活的压力,只有眼前的美景和身边的挚友。我们在这初冬的怀抱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那份失落已久的宁静与快乐。当我们回首这段时光,它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生命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让我们在这初冬的微寒里,守着一颗温暖的心,与时光共舞,与岁月同歌,等待着那场雪落,等待着更多美好的相遇,因为冬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冬讯意幽浓
文/秦 牛
芭蕉绕舍传冬讯,
冷菊辞秋显黯容。
落叶寒霜遮旧径,
隔空递信意幽浓。
2024 -11 -09于扶风
牛奶湖
文/杏花雨
牛奶之湖非寻常,火山遗韵岁月长。
虽无活动热汤淌,硫磺淡味水中藏。
火山泥含矿物香,美颜之效美誉扬。
孤立海湾似湖样,三面环山抱一方。
缺口通海连外洋,天蓝水色映晴光。
万年火山灰底躺,多种矿物聚能量。
杀菌微生物同框,护肤佳品天然妆。
并非淡水是海疆,四面环山景无双。
古时火山频逞强,灰积湖底岁月量。
厚泥承载旧时光,温泉渗底水微烫。
白色岩浆映蓝光,奶蓝之色美名彰。
日本推崇岩浆棒,美容圣地客来往。
走进青山湖“抹茶森林”
文/张恒
几人沿湖散步,颇具诗情的湖面好似人间仙境。不知不觉,我们竟走到一处景区,临安好印象,凭记者证截图也给免了40元门票。
踏进“抹茶森林”,仿佛闯入“绿野仙踪”,树在水中长,船在林中游,真真像是置身于画中,微风吹来,清新的空气加之自然美景,让人无比惬意。
狮子沟牧场行
文/杏花雨
狮子沟牧场,翠色映天光。
方圆二公里,草场展霓裳。
青山四面拱,婀娜似娇娘。
三国传佳话,蜀军练马忙。
巨石有圆孔,木桩拴马桩。
古事今沿用,凉棚与吊床。
不见硝烟起,唯余思如洋。
夏日绿草盛,晴空送清香。
游客慕名至,打卡心欢畅。
牧场风光美,长留岁月旁。
守住一方心的净土,去丰盈生命的厚重与喜悦
文/何俊锋
隔着窗帘,我在一米阳光里安静地坐了下来,空灵着一颗俗世的心,聆听自己心底最真的梦。这红尘,终是一杯自酿的酒,有些人,注定要别离,没有谁能把谁真正看透。很多人来来去去,聚聚散散,最后都自有归途。时光久远,回首都是云烟。我以款款深情,等待千帆过尽后,仍与岁月温柔以待。我希望自己在每一个起风的日子,都可以依着文字的韵脚,写意岁月的烟火。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一些简单的东西,譬如文字,譬如感情。无须执着,不必在意,守住一方心的净土,去丰盈生命的厚重与喜悦。
心就像一个容器,伤心多了,快乐就少了,苦恼多了,自在就少了,忧愁多了,幸福就少了。自己想开了,心情才能舒坦,而心情一旦好了,大部分痛苦也就自然消失了,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生活就是这样,你所种植的希望,有时候并不会得到理想的收获,而在一份真实的世界里,你才能懂得那些走过的路依然美好。人难得一清,清者独善其身,一定不会被尘世纷繁所累,心难得一静,静中自成乾坤,必不会被外界杂乱侵扰。
好心情,是一个人生存和心灵状态的种子,培育它,保护它,成功和幸福就会不请自来。生活纵有万般无奈,我们永远都可以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与其苦苦纠结,不如大胆释怀。明白了这一点,再大的事也都成了芝麻小事,痛苦自然也就少了。岁月匆忙,生命未央,人生易老,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而光阴早就把最美妙的东西加在了修炼它的人身上,那个美妙的东西,是清淡,是安稳,是从容不迫,也是一颗最自然的心。
尘世如云,与其陷在复杂的纷争和恩怨中,不如独自坐在薄暮的黄昏,守着清寂的烟火,把时光留给孤独,让生命在安静中冥想。善护你的每一个心念,慎重你的每一次言行。 你若想得到这世界最好的东西,先得让世界看到最好的你。心若年轻,岁月不老。我把握不了生的方式,但我完全可以把握活的厚度、质量和精彩程度,这些就要从自己的心态调整做起。活着,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每天醒来,请先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哪怕是眼前的这片光明,或者是那一窗斑驳的阳光。
衣衣情深献大爱
文/李根乾
衣衣情深善心大,
件件温暖救难家。
爱心常驻幸福家,
年年回收貢献大。
心存善意众出手,
救于弱势于难中。
周原礼议相继传,
文明社会艳阳天。
扶风慈善做的好,
届届领导有功劳。
爱心协会紧配合,
会员不分老和少。
乡镇社区齐动员,
早做准备广宣传。
衣物收集堆如山,
珍显大爱扶风县。
2024-11-9于扶风
2024年11月10日星期六晴
穿华服的女子
文/ 冯捷
出门左转前行,不远处一个,又一个,三三两两、五六、八九……哇!一袅红裙一袂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一个,一个,又一个……让我目不暇接!群芳竟艳,华丽蓬勃,倩影惊鸿……
只听说,近些年随着“国潮热”“新国风”的持续兴起,汉服从个性化的服饰体验成长为风靡全国的特色产业,“汉服经济”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没想到就在我身边,就在。我的家门前?瞬间让我惊叹折服,亦让我目蹬口呆,深感自己好不落伍。
汉服是中华民族服饰的文化符号,当然凝结着华夏儿女们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尤其在西安这座文明暇尔的文化古城,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仅是一件衣裳,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历史的记忆,和对那段历史的“向往”?模拜?和“穿越”吧? 抑或是年轻人对文化传统、审美趣味和伦理观念的一种新的诠释吧?
据说汉服消费者是以“90后”“00后”青年群体为主,而他们热爱汉服,却并非是小圈子的“圈地自萌”,而是与他们的精神认知世界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热爱密切相关。《春秋左传正义》中曾记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汉服清雅平易,蕴含着古人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之道。《诗经·秦风·无衣》有云:“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汉服文化爱好者们经常互称“同袍”,意在表明彼此相近的文化身体认同,等等原因,所以,在他们眼里汉服不再有“落伍”“保守”的符号意义能指,相反,他们将穿汉服视为一种极具创意性的个性表达,“穿汉服游古城”成为风靡一时的选项。
我徜徉其间,“佳人才子好汉光,俱掩凌波委,唯徐风管长虫吟”一一这一个个华美典雅的模样,一队队轻盈优美的姿态和一排排风管长虫般的音韵,似乎我即在这幅“四海千年衣未改,织就华服辉煌舞”的宏伟的画卷中……
猛一抬头,我唤的车就停在当口,才想起自己去做治疗,可我刚要开车门,见另一招手的女子也想叫车,于是我便问了,恰巧同一道路线,再邀她一同搭乘。
嗬!我算眼饱福满,这女子娇小圆润,皮肤白皙,微翘的嘴角显得可爱,婉儿一笑,脆生生的两只酒窝储满了蜜。“有酒窝的女子最是灵动可人”我心里一动,只见那身汉服“轻袖飘飘飞彩蝶,细腰盈盈映新月。”好美,好美!
相谈中,我才知,她并非仅仅是热爱,她将为“汉服文化”做一番事业莫属。她本在上海一家不错的企业,可想念西安,并想以一己之心,为西安的古往和今世搭一座小小桥梁,以汉服为切入点,做汉文化的自身践行者、传播者、宏扬者。她说她干脆辞了上海的职,放弃了薪,从零开始,背水一战。她说她从艰难中一步一步爬过来,先是建立了一个很大很远很多很杂的汉服群,吸引了全国各地,特别是许多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后来他们逐渐明确了前行的目标,选定了自己的文化宗旨:既然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那么它就保存着深入人心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向来崇重自然,那么“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我们的核心命题。因此她的"汉服馆"、"汉服学堂”、“汉服制作基地”等等一条龙,应运而生,蓬勃发展,现在足以突显她的“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中”的汉服文化的生力军作用了……
相谈中,我还知道了:她,穿汉服的女子只所以美,是因为一一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嘻嘻,别让少年了,我们分手后,我竟也恋恋不舍地回望着她的背影,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西方途,飒飒寒霜风。谁伴我行?深愁此路无人雁。”
“独想前代秦汉,一襟长袖垂华筇。”
无题
文/杨公劳
每天忙碌为生活,
早出晚归风雨多。
心态阳光向前走,
岂管平坦与陡坡。
2024.11.9于陕西扶风法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