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题诗
文/文必标
一丛青翠簇明堂,甘守虚心节自刚。
略俯身躯当励勉,只为风静再图强。
题《墨竹图》并赠朱墨先生
文/文必标
名人题罢兴犹冲,篁阵在胸形有丛。
摇曳忘情多俯仰,分明得趣复西东。
平生自守虚心节,浮世终期正直风。
墨迹清新酬静友,相交至性七贤同。
羊城文学荟 . 花城馨声系列活动之“和平万岁”——朱墨诗书画艺术分享会,于2024年11月1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余慕名作诗一首以贺
文/文必标
深秋时节荟馨声,墨迹朱思军旅程。
文字从容寻简雅,丹青放旷著高名。
登临曼岛经年梦,呼唤和平一念倾。
画艺诗书凭共享,空前盛会动羊城。
注:曼岛,纽约曼哈顿岛,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朱墨先生2017年4月20日受邀,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以“和平”为主题画展。其间参观联合国广场《破碎地球》雕塑,据当时国际形势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和平万岁》诗一首,表达其热爱和平之理念,产生广泛影响。
寄乡贤文必标先生
◎刘厚元
芳辰听竹语,乡国又风云。
丹墨三分韵,声华一卷文。
得朱墨先生题书名赋得
严泽怀
喜得名家墨,追风便得春。
只因同一字,都是沔阳人。
赞朱墨先生之书法
许秉武(北京)
颜筋凤翥制银钩,柳骨行云若水流。
羡煞先生高妙笔,珠玑组绣写春秋。
朱墨为我题书名
文/文必标
4月份,我从仙桃回到广州,经朋友引荐,托鄢烈山鄢老为《沔阳名人录》作序,同时,《沔阳名人录》的人物增补、删减工作仍在继续努力中。
不久,老家为我搜集人物资料的杨泉源老师给我发来“军旅书画家朱墨”的百度简历。朱墨,男,1963年10月出生于湖北沔阳通海口镇。南部战区某部美术员,著名军旅书画家、作家、诗人、发明家,是一位集书画、印文为一体的学者型艺术家,我国3D书法和书画指纹印发明者。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朱墨”这个名字。随后,为了更多了解朱墨,我在网上查阅其经历和作品。一本《朱思墨迹》散文集发布信息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题为《朱墨,仙桃人的骄傲》的序文,作者鄢烈山,一种亲切的感觉骤然而至。一口气读完序文,我才知道,鄢老、朱墨先生是近邻,他们是地道的“双重老乡”,都是沔阳人的骄傲。
在完全熟悉朱墨先生的资料后,我花了两天时间,为其写出传诗:“绘事从心天赋高,三年细柳贵人桥。全身著力丹青秀,二项发明专利骄。纽约早行书法展,龙山夜话世情聊。朱思墨迹乡愁远,军旅生涯上九霄”。传诗附上人物概况,我便发给十数位第一读者(我的诗友)斧正,随后又发布在全国六十多个诗词平台上,广泛听取意见,再作修改,最后编入《沔阳名人录》第九辑“文学、艺术领域”人物篇。
时间不长,鄢老给我发过来《“沔阳名人录”读后》序文,我知道,这离书的出版算是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正好,名人的收集、整理也近于尾声。不是名人写完了,而是沔阳名人太多,根本写不完,我只能在《创作随笔》中向读者致歉。该开始争取支持了,我知道,这需要耐心和时间。
5个多月过去,成书工作慢慢推进,寻求支持也略有进展。十月下旬,仙桃方面传来信息,让我先找一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题书名,再出清样。
该找谁题这个书名?我不由想到了鄢老的近邻朱墨先生。其成就2004年被编入全国中学语文教材、成材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在中央七台播出,还是在这一年,被《人民日报》评为年度杰出人物。2017年4月20日受邀,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以“和平”为主题画展,其间参观联合国广场《破碎地球》雕塑,据当时国际形势有感而发,即兴创作《和平万岁》诗一首,表达热爱和平的理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说到影响,朱墨先生倒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物,可是,我能高攀吗?
10月28日早上,我给鄢老发过去一条微信,“鄢老,昨天有个反馈,说是让我们先找个有影响力的人物题个书名,我想到了您的近邻朱墨先生,不知您能否引荐”?鄢老很快回复我,“等会我问他在不在广州,题字应该没问题”。“用什么字体”?“朱墨先生什么字体最拿手就用什么字体,万一的话,行书也行”,我提出了要求。“你有他微信吗”?“我没有”!“好的,你们互加好友吧”,鄢老发过来一张“亦朱亦墨”的个人名片。我很快与朱墨先生取得联系,我对他说,“鄢老已经给《沔阳名人录》作了序,我在鄢老处知道您的大名,现在冒昧求您墨宝,见谅啊”!客套过后,我把早先作的《朱墨》传诗发过去,“这是您的传诗,请指正”。
10月28日与朱墨先生加微信联系,10月29日通过朋友圈,得知“和平万岁——朱墨诗书画艺术分享会”将于11月1日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我想,这两天,朱墨先生应该会很忙。我能为他做点什么?“诗书画艺术分享会”是高雅的盛会,我不能亲临会场,慕名写首贺诗表达一下自己敬仰的心情总是可以的。这首诗,既要点明朱墨先生的军旅历程,还要说明其在诗书画领域的成就,更应该表达出他对“和平”的理念。有了这个框架,几经斟酌,我便写下这样一首律诗:深秋时节荟馨声,墨迹朱思军旅程。文字从容寻简雅,丹青放旷著高名。登临曼岛经年梦,呼唤和平一念倾。画艺诗书凭共享,空前盛会动羊城。我想,等11月1日朱墨先生的“诗书画艺术分享会”举行时发给他,祝艺术分享会圆满成功。这是心灵的交往,朱墨先生应该喜欢。
10月30日下午,我打开手机微信,四条“沔阳名人录”题字映入眼帘,两横两竖,大气磅礴,直让我眼热心跳。“先生辛苦了,谢谢您的墨宝”,“我马上发给仙桃的朋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诚挚、守信、一诺千金。直到把为“和平万岁艺术分享会”准备的贺诗发过去,才稍微平息我内心的激动。先生回复我:“感谢您,贺诗写的太好了”!
朱墨先生似乎意犹未尽,晚上,给我发来一幅留白的水墨画《墨竹图》,让我写一首咏竹的诗题上去。竹子是文人的象征,我与朱墨先生尚未谋面,只是隔屏交往,如此心有灵犀,真是难得。花都至广州也只有50分钟左右的车程,我有了去拜访朱墨先生的想法。
11月3号,星期天。我和老弟、鄢老,还有罗茂喜(广东省公安厅处长)来到了位于五羊新城的“朱墨书画工作室”前。这是一栋大楼的底层,红墙绿瓦,引人注目。古铜色的大门虚掩着,我掏出手机,正欲拍摄大门全景,大门从里面被推开,一位略显清瘦、干练的男子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朱墨先生了。
迈上三级台阶,走进工作室,不觉一阵微风拂过了我的脸颊。迎面是一堵起间隔作用的照壁,灰色绒布衬面,用以悬挂墨迹待干的字画。转过照壁,中间是一张铺着灰色绒布的书画台,书画台背后是一壁陈列柜,摆放着瓷器、砚台等贵重物品。右边一张茶几,是访客品茗、聊天之处。坐在茶几前,抬头就能看到对面墙上的一幅《南国第一枝》图,红灿灿的木棉花让人顿生暖意,图画下面靠墙地板上,堆放着一摞摞半人高的书籍。环视室内,另外的墙壁上悬有中堂、条屏、扇面,还有几幅装祯完美的“福”字斜倚在门框墙边,这是艺术作品的宝库。我忽然明白,刚进门时那一种轻拂面颊的感触,是一股扑面而来的艺术清风。
众人落坐后,朱墨先生在书画台下面拿出两张字画送给我,一张是题了七绝的《墨竹图》;另一张是“沔阳名人录”条幅。罗处长说,“这条幅太小,还是再写一幅大的横幅吧”。朱墨先生闻言,即刻在一摞宣纸上抽出一张,铺在书画台上,提毫饱蘸浓墨,一挥而就,再次写下了“沔阳名人录”五个大字,随即落款,揿上防伪指纹印。我用手机录下整个书写过程,又将“沔阳名人录”横幅拍下特写。
这五个字,端庄、规范、大方,既出自传统、又有朱墨先生自己的风貌,更有一股军人的豪气,让我从中领略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魅力。朱墨为我题书名,是为《沔阳名人录》镶金嵌玉,更是增色添彩。
王秉柏 题词
仙桃市档案局原局长
市老年书画家协会原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