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流年诗伴行
一一听雨斋诗社
京剧《心愿》
小事件反映大时代
《名家有约~高文俊专辑31》
听雨斋诗社【2327期】
【作者简介】高文俊,内蒙古包头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公务员。当过农民,教师,恢复高考后考入内蒙古交通学校(现为内大),毕业后分到国家机关工作,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历史,在岗期间每年有近百篇豆腐块新闻发表于地方和行业报纸。退休后,仍笔耕不缀,被单位返聘为史志办主任,现定居北京哄孙子。
七律 现代京剧《心愿》观后
文图/高文俊
现代京剧《心愿》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近百名师生倾情打造并和北京京剧院共同创排的一出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讲述少年儿童心理、成长与理想信仰的少儿京剧。故事讲述的是:建国初期,烈士遗孤林大林,渴望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因受母亲顾欣怡涉嫌“叛徒”而未能如愿,一度迷惘,每天只能和玩具大鹅及手风琴为伴。他沮丧难过,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直面妈妈心中的秘密,更深深地懂得了父母用生命挥洒和书写着对祖国的挚爱、对自己的深爱,而他也终于戴上了这条用革命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实现了他的心愿。
2024年11月8日晚笔者在北京少儿剧场有幸观摩了这一京剧力作。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出色精湛的演技唱腔、真挚激烈的情感碰撞,引得全场观众多次热烈的掌声。该剧一波三折,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少先队员形象。该剧人物立体鲜活,心理矛盾冲突明显,其中有对父亲的敬仰,有对母亲的误解,有一个孩子不被别人接受的无助,也有得知真相后的心灵震撼。该剧从小事件反映大时代,以小切口构建大格局,创造性地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还原历史,引导孩子深入了解过去,深切感悟现在,深情注目未来。《心愿》是目前戏曲界推出的又一精品。看后,余音未尽、童心未泯,为此赋诗一首,以记其事。
红领巾飘映眼前,京剧新编诉旧缘。
少年孤苦寻真相,母子情深化冰寒。
京韵悠扬传古韵,剧情跌宕动心弦。
观后余音犹绕耳,国粹精华永流传。
这首七律概括了京剧《心愿》的主要情节和主题,即少年大林在探寻母亲秘密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并理解了责任和荣誉的意义,同时京剧的京韵之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诗句中“红领巾飘映眼前”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寓意着少年大林对红领巾的渴望和向往。而“母子情深化冰寒”则是对剧中母子情感的深刻描绘,表达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是对京剧《心愿》的总体评价,强调了京剧作为国粹的重要性和其艺术价值的永恒流传。
2024年11月9日于北京
(外一首 闲话少年心性)
少儿心性易迁移,喜怒哀愁总未离。
初识人间多好奇,渐知世事有悲凄。
梦中常忆儿时乐,醒后难寻旧日嬉。
成长路上多磨砺,心怀希望莫迷离。
同日偶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