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王文婷 纤云
诗很浅,远方很远
文/王文婷
在阳光透过树叶的细缝间,洒下温柔的光点,诗便悄然呈现。字句轻盈,如晨露滑落在草尖,简单而清透。每当翻开书页,心中便涌起一种久违的暖意,仿佛听见古人的低语,诉说着时间的秘密。
可是,远方却始终如轻烟般飘渺。它藏在每一个日落的余晖中,等待着我们的探索。我们常常仰望星空,希冀在遥远的星辰中找到梦想的影踪,但那片天际却离我们如此遥远,仿佛亿万光年,只能在心底默念。
诗,柔软而简约,能在瞬息间捕捉灵魂的震颤。而远方,总是一幅未曾完成的画卷,让我们的渴望在无尽的等待中滋长。每一个踏上的旅途,都像是在追寻一首无声的歌,旋律在耳边回荡,却无法触碰那最终的音符。
然而,生活的细节常常被忽略。那些晨曦中的微光、傍晚的黄昏,都是诗的片段,只是我们未曾驻足细品。或许,真正的远方并不在天边,而是在每一个当下的怦然心动中,犹如落叶轻舞,飘散在时光的指缝里。
于是,当我凝视眼前的平凡,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首流动的诗歌。在熙熙攘攘的街头,在安静的角落,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让心灵在诗意中畅游。无论远方多么遥远,诗就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默默闪耀。
诗很浅,远方很远,但感知之心,能够跨越这无际的距离。愿我们在追寻远方的路上,不忘初心,拥抱诗的轻盈,静待每一个瞬间的璀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文/纤云
在自然界中,相似的物质往往相互吸引,形成共同的群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物以类聚”。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同样倾向与那些跟自己有着相似兴趣、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人交往,这便是“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古老的谚语,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规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伙伴,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结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尽管交流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但“人以群分”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们仍然倾向于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着相似兴趣和价值观的人交往,形成一个个小圈子。
这种现象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基础。首先,与相似的人交往可以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社交压力。其次,相似的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方的观点和行为,从而建立起更加稳固的人际关系。最后,与相似的人交往还可以促进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实现,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人以群分”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排斥与自己不同的人。相反,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学会欣赏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和欣赏不同的事物,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平台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
个人朗诵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个人专辑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70%发放给作者,30%留作平台运转,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十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文学”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宣传部长:雨心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