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充满生趣和灵感的季节,最文艺的事莫过于在秋风中奔赴一场画展,感受艺术家笔下唯美的画卷,在不经意间收获一次艺术的熏陶。
2024年11月10日,由天津市美朮家协会做为指导单位,天津市水上公园,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和天津市山水画研究会联合主办的“边陲行,山河美”——余澍梅写生作品展,在天津市水上公园境界颂艺艺术馆成功开幕。
余澍梅,字梅子,号静坤、余垒,斋号“冷香斋”。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和清华大学美术理论研修班。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首届十佳青年美术家,中国致公党党员,天津市河东区政协委员,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新阶层代表。
余澍梅六十年代出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数十年来,她执着追求,勤奋笔耕,创作出一大批清新隽永的优秀作品。她始终坚信“练笔在课堂,取材在自然,立意在心上”的宗旨,走向生活,直面造化,从大自然中体悟山水精神,捕捉造化之内美,蒙养艺术灵性,才有了不同凡响的力作产生。
写生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是艺术家观察自然、与自然对话、亲近自然、表现自然的方式。“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4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余澍梅那颗赤城的心又燃起了激情,冒酷暑,顶烈日,走进“塞罕坝”,以自己的画笔弘扬“塞罕坝”精神”,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展现了林场建设者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西藏,几乎在所有人的眼中是神秘的,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地方,给予了人们无数启迪和灵感。余澍梅,一位年过花甲的女画家,带上自己的画笔,踏上了去往西藏的路途。“西藏高原,曾被认为是生命禁区”,什么高原反应的头痛,什么呼吸的困难,什么失眠,她住着简易的帐篷,夜深时候“雪狼”的嚎叫和此起彼伏的犬吠,这些好像都和她没有任何关系。耳边呼啸的狂风,从没有夺走她的专注,余澍梅,一个“爱美”的女子,她头戴棕色的牛仔帽,身穿厚厚的军大衣,胸前挂着氧气瓶,随处可坐的石崖上,脚边摆着墨汁和各种颜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为绘画而做的准备,陌生的是此处的气候。从拉萨、林芝、纳木错、卡若拉冰川,日喀则最后到珠峰,历时近一个月,余澍梅忘我地描绘着美丽的高原圣湖风光,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在西藏的广阔天地里,余澍梅“贪婪”地汲取着艺术养分,又竭尽全力的焕发出创作活力和创新激情。
正如余澍梅所说:“国画是不能以文字的功能来解读的,而必须用气息、精神、笔墨这些绘画语言来表达意境,我喜欢将那些博大、雄浑、的山水表现出深远的精神力量”。
在这如诗的季节里,余澍梅从近写生的百多作品中,甄选出三十余幅力作在此展出。我们不难看出,余澍梅用其老辣的笔锋,在写生中思索,在思索中探寻,在探寻中升华。融“写生”于传承千年的中华美术传统之中,为祖国山河立传,为伟大时代放歌。
开幕式由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吕大江主持,到场的嘉宾有:
1、天津市致公党市委会主委,天津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缪明”先生
2、原天津市市委市级关工委副书记“方本荣”先生
3、原天津市文联书记“施琪”先生
4、天津市致公党河东区副主委“王勇”先生
5、天津市河东区鲁山道街太阳城居委会书记“梁爽”女士
6、首都博物馆画院执行副院长,山水画创作部主任“吕大江”先生
前来参加画展的嘉宾老师还有:
1、天津山水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姬俊尧”老先生
2、天津市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纪振民”老先生
3、天津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曲学真”先生
4、天津美院教授“邬海青”先生
5、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秘书长“张大丰”先生
6、天津市长城书画院秘书长“赵玉森”先生
7、津门书画家总编“肖建华”先生
8、著名书法家,相声表演艺术家“佟友为”先生
9、天津商业大学副教授,南开美协副主席“庄雪阳”先生
10、天津市久和书画名家俱乐部,大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刘泮书”先生
11、天津市水上公园境界颂艺艺术馆馆长“宋崇会”女士
12、天津市政协委员,邮票设计师,耀华中学校友总会会长“徐明”先生
著名画家:杨雷明,柴博森、许焕楼、刘家成、王如意,马淑英、张颖、崔德欣、陶书杰,王蔓榕,燕子,同时发来贺电的有:王其华、王山岭、王润昌、陈元龙和
王春涛等。同时还有天津美术网“包仲川”先生,天津文学艺术网“王大成”先生,一带一路网“张之龙”先生,党报头条“梁永涛”先生和天津艺术网“张超”先生等。
给我予此次展览活动支持的单位有:
1、首都博物馆画院“吕大江”
2、天津市劳动模范协会
3、天津市火炬手协会
4、渤海银行天津女子排球队
5、天津市久和书画名家俱乐部
6、天津市海河之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7、天津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刘春”会长
8、天津市和平区老年大学山水画系全体同学
9、天津市广告标识协会会长“张大丰”
媒体支持单位有:天津日报,今晚报,北方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书画报,天津美术网,一带一路网,文学艺术网,党报头条和天津艺术网等媒体。
与会人员共同分享并欣赏了余澍梅女士的写生作品,在一片专家学者们的赞叹声中,开幕式于中午时分结束。
责编:李永洁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许壮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