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森作品选(4)
《上品风》第215期
悟爱悟生之深省
文/杨树森
岁在甲辰,10月既终,11月启。人至中年,每叹岁月之匆匆如白驹过隙,诸多事未及为而月已更,季已替。
生若远游,然众人常急于趋进,致途间之美景皆视而不见。为凡者亦可察细微之物,得其中之趣。观落叶,如赏佳赋,视枯枝,若观妙绘。
世者,心之影射也。乐观之人,于落叶之中能见希望之萌,悲观之士,唯感衰败之象。欢喜者,目之所及皆为盛开之景,孤独者,所睹尽是落寞之态。境随心转,心之所向,景则随之。
遂思当拔心中之棘刺,广植阳光与良善。曩昔所恶之人、所恶之事,今观之,已不复可厌。恩怨得失成败,皆如浮云飘散。心渐平和,神亦清朗,魅力自生。诚知己善则世善,己安则世安。
生非竞逐之场,乃心灵之修炼之所。当纳生活之不完美,爱己而后能容世。止急切之步,感微风之抚,悟温暖之瞬间。驭生命之舟,驶向美好之彼岸。
夫岁月流转不息,当深悟爱与生之真谛。心善则世美,缓行则生趣显。不逐功利之末,唯求内心之安宁。于时光之中,悟真道而前行,不负此生也。当以平和之心待万物,以宽容之意处世事。知人生之有限,而爱与善无穷。以爱育心,以善养德,方能在岁月之长河中,寻得内心之宁静与生命之意义。名之曰《悟爱悟生之深省》。
时维甲辰10月尽11月初于北京
致祖与父书
祖考、父尊:
寒衣时节,霜凝露重,木叶凋零。遥思祖与父,音容宛在,心内戚戚焉。
祖一生,品德高尚,虽历经困苦,然志坚如磐。以勤治家,以俭养德,为后世立典范。父承祖志,勤勉不辍,亦为吾等树标杆。
今值寒衣,思念愈浓,泪盈于睫。寒衣数件,聊表哀思,愿祖与父之灵,安享宁静。吾必承祖德,继父志,奋发向前,以不负先辈之期望。
呜呼!祖恩浩浩,父情深深,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孙(子)杨树森 谨书
2024年寒衣节于北京祭拜
在时光里,拥抱爱与生活的真实模样
文/杨树森
当夜幕如黑色的羽翼缓缓落下,10月便在睡梦中悄然退场。11月的晨曦,似金色的画笔,轻轻勾勒出岁月新的篇章。
人至中年,时光仿佛成了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去,许多的梦想还未启程,许多的故事还未书写,便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里。常常感叹,时光为何如此不经念,匆匆飞逝间,一月一季,如白驹过隙。
生活,本是一场奇妙的旅程,却在忙碌的追逐中,变成了一场仓促的赶路。我们总是急切地奔赴下一个目标,却忽略了沿途那些细微而美好的风景。做个俗人又何妨?俯身去看那一地的落叶,每一片都诉说着生命的轮回;仰望那一树的枯枝,纵横交错间,是岁月沉淀的痕迹。那些看似平凡的、低处的事物,恰恰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它们让美好变得更加具象,更加触手可及。
世界,是心灵的镜子,映射出我们内心的模样。“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心的投射。”这句话如同古老的钟声,在灵魂深处回荡。同样的一片风景,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着天壤之别。乐观的人,在满地的落叶中看到希望的种子正在孕育;悲观的人,只看到生命的衰败与凋零。欢喜的人,眼中的世界永远盛开着绚丽的花朵;孤独的人,却只能感受到无尽的落寞与凄凉。这便是境随心变,我们的内心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于是,我们开始反思,开始尝试改变。试着拔掉心中的荆棘,在那片荒芜的土地上,种下阳光的种子,种下美好的期许。当心中充满爱与温暖,那些曾经讨厌的人、讨厌的事,竟也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曾经纠结的恩怨、得失、成败,此刻看来,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的小小涟漪。我们的内心逐渐松弛,平和如静谧的湖水,精神明亮得如同璀璨的星辰。我们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力量与魅力,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芒。
生活不是一场你追我赶的竞赛,而是一次心灵的修行,一场爱的盛宴。在时光的流转中,我们慢慢学会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平凡与脆弱。我们懂得了,只有先爱自己,让自己变得美好,整个世界才会在我们眼中绽放光彩。
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缕微风的抚摸,用爱去拥抱每一个温暖的瞬间。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要像勇敢的水手,驾驭着生活的航船,驶向爱与美好的彼岸。因为,在那里,有我们真正渴望的生活,有我们一直追寻的爱与幸福。让我们在岁月的磨砺中,不断成长,不断感悟,最终拥抱爱与生活的真实模样,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11.02于北京
日子
文/杨树森
日之悠悠,如流无止。逝者如斯,岁月难羁。
旦复旦兮,新阳启之。晨辉熠熠,希望始滋。或有风雨,或遇云翳。然心向暖,不畏艰羁。
昼之漫漫,诸事纷驰。劳形碌碌,志在有为。或有挫折,或遭谤讥。然意坚定,不馁不悲。
暮之沉沉,静思所为。一日得失,心内省之。或有悔悟,或得启思。然能改过,善莫大夷。
夜之寂寂,星月交辉。梦入华胥,灵有所归。或有憧憬,或怀忧思。然待明日,再展新姿。
日子往复,循环不息。珍惜当下,莫负良时。以勤为径,以善为基。人生之路,由此启之。
2024.11.03于北京
【现代诗】日子
文/杨树森
日子是一条绵延的长河,
无声无息地流淌着生活的歌。
晨曦微露,开启新的段落,
暮霭沉沉,细数岁月的脉络。
春天里,日子是绽放的花朵,
缤纷的色彩绘出希望的轮廓。
微风轻拂,花香四溢满山坡,
梦想的种子在暖阳下悄悄播落。
每一朵花都诉说着成长的喜乐,
生命在这个季节蓬勃。
那娇艳的花瓣如青春的笑靥,
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执着。
夏日中,日子是炽热的火,
燃烧着青春的激情永不凋落。
汗水挥洒,拼搏的身影如昨,
为未来的路铺就坚定的底色。
骄阳似火,照亮前行的角落,
勇气在炎热里更加炽热。
蝉鸣声声,似在为奋斗者喝彩,
每一个音符都是拼搏的节拍。
秋天至,日子是金色的果,
丰收的喜悦在心头闪烁。
辛勤耕耘终有回报的一刻,
感恩的情怀在风中诉说。
落叶飘舞,似在回忆中穿梭,
岁月的沉淀如此深刻。
那累累硕果是努力的见证,
饱含着付出后的欣慰与满足。
冬雪飘,日子是宁静的歌,
皑皑白雪覆盖过往的波折。
围炉夜话,回忆如星般闪烁,
期待来年春天再次蓬勃。
雪花纷纷,似在洗净尘世的喧嚣,
让心灵在宁静中找到归巢。
日子啊,你匆匆不停留,
带着我们走过四季的温柔。
在时光里,我们笑泪参半,
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春秋。
我们在日子里感受着爱与温暖,
也在日子里经历着挑战与磨难。
但无论如何,日子都在继续,
引领我们走向未知的明天。
2024.11.03于北京
题记:昨夜,狂风大作,喧嚣不止,打破宁静,惊扰梦境。晨,阳光似金缕洒落,虽明媚却清冷,宛如人生之起伏,有风暴之磨砺,亦有晴光之抚慰。在这风后的清晨,感悟自然之奇妙,品味生活之百态。记之!
临江仙·风后静悟
文/杨树森
昨夜狂风惊梦断,喧嚣长夜难宁。窗扉摇动似雷鸣。心中思绪乱,辗转待天明。
今日初阳辉洒落,却添清冷如冰。世间冷暖总关情。叶飘铺满地,花舞韵犹轻。
风过方知宁静好,繁华终是飘零。人生恰似旅程行。历经风雨后,心向远方晴。
水调歌头·风后静思
文/杨树森
昨夜狂风骤,呼啸震窗轩。扰人清梦难寐,心惧意阑珊。晨起阳光明媚,却感清寒冷峭,落叶舞蹁跹。花草风中曳,憔悴亦堪怜。
步轻缓,思过往,意绵绵。自然洗礼,尘去方显碧云天。岁月犹如风过,冷暖皆为经历,静悟此生缘。且赏晴光处,心向远方安。
风后晨景赋
文/杨树森
夜有狂风,怒号不止,声若奔雷,呼啸震天。扰吾清梦,心忧难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及旦,阳光灿烂,金辉洒落,然清冷之气,弥漫四野。
叶落满地,如金铺地,璀璨夺目。花摇风中,似舞霓裳,婀娜多姿。草色微黄,摇曳生姿,虽有憔悴之态,亦不失其韵。
风过而尘去,天清而云淡。自然之变,犹如人生之起伏。经风雨之洗礼,方悟宁静之可贵;历冷暖之交替,乃知坚韧之重要。人生之路,岂无风雨?当以坚韧之心,迎之而不惧;以宁静之态,处之而不躁。如此,方能在风雨之后,赏阳光之灿烂,感人生之美好。
2024.11.04晚于北京
风过天晴,清冷之
文/杨树森
昨夜,狂风呼啸,肆虐了整整一夜。那风声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惊扰了无数人的清梦。风在窗外咆哮着,撞击着玻璃,发出阵阵令人心悸的声响。躺在床上,听着这狂风之声,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安。
然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时,世界仿佛瞬间换了一副模样。阳光明媚而灿烂,透过淡薄的云层,温柔地抚摸着大地。天空湛蓝如宝石,没有一丝杂质,纯净得让人陶醉。
走出家门,一股清冷之气扑面而来。虽有阳光,却依旧抵不住那丝丝寒意。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有的已经飘落,铺满了地面,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路边的花草也在风中摇曳着,虽然有些许憔悴,但依然努力地绽放着最后的美丽。
风过后的清晨,多了一份宁静与澄澈。没有了昨夜的喧嚣与躁动,世界仿佛变得更加安静。人们走在路上,脚步匆匆,或许是在赶着去开始新的一天的忙碌。而我,却在这清冷的早晨,停下脚步,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昨夜的风,是大自然的一场洗礼。它带走了尘埃,留下了清新。今天的阳光,是希望的象征。它照亮了世界,也温暖了人心。在这风过天晴的日子里,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2024.11.04晚随笔于北京
题记:在时光的长河中,落日宛如一首壮丽的诗篇,每一次的落幕都是大自然最深情的告白。追逐每一场落日,便是追逐那一抹绚烂的余晖,追逐生命中稍纵即逝的美好。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片刻的宁静与温暖。2024 年 11 月 5 日,让我们一同踏上追逐落日的旅程,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丽,去拥抱生活的诗意与浪漫。感悟之记之!
逐落日而耕梦
文/杨树森
夫人生于世,若农之于田也。当以耕事为鉴,悟人生之理。
不可怒向所梦,宜平心静气,使情无波。心若止水,则希望之种可萌于安宁之地。静者,如沃壤,育坚持之籽,待其渐生。
勿责时光之缓,成长需久育。历者若雨,挫者如肥,于沉淀之日,学而历之,获而进之,生命之图徐展。
莫于梦未成时拔之,其幼芽含无穷之可能。虽风雨交加,虽迷雾重重,吾执信念,绝不弃焉。盖知梦既种,必生根发。
为心求适土,人诚环境之所成。于契合之地,魂可翔焉。创新之火燃,静处可思,挑战之际绽勇光。
灌而施,自养之。知如泉流,润心之涸。览智书之页,听真理之声。善护己魂,使其耀于光下。
除旁之杂音,若除草。疑与扰者,不能动吾向。唯听心之声,坚行己道。屏外之喧,守梦之净处。
吾梦有丰有旱,时机环境,不可控也。然能控己力,丰时感恩,不骄不躁;旱时守志,乐观而笑。
逐落日者,乃时光之颂,亦梦之召也。于余晖中,见未来如星之灿,照吾前行之路。当续耕此土,以汗与智,书传奇之章。
20241105晚于北京
追逐每一场落日
文/杨树森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场落日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卷。我们追逐着落日,如同农民精心耕耘着自己的土地,在这片广袤的人生田野上,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土壤,感悟着环境的关键力量。
人生如田,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农夫。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土地上,我们播下梦想的种子,期待着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然而,这并非易事,正如农民不能冲庄稼大吼大叫,我们也需保持情绪的稳定。生活中的波澜起伏,往往会让我们的内心掀起狂风巨浪,但只有波澜不惊,才能给予梦想的种子一个安宁的生长环境。不被情绪左右,方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让梦想在宁静中绽放光芒。
农民不会责怪庄稼长得太慢,因为他们知道成长需要时间。我们也应给自己时间沉淀,去学习、去经历、去获得。人生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地积累知识、丰富阅历。每一次的挫折都是成长的养分,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前进的动力。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经历中,我们才能逐渐成熟,让梦想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不在庄稼仍未长大就将它连根拔起,这是农民的智慧,也是我们应有的坚守。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诱惑,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任何可能性,因为每一个梦想都值得我们去坚持。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只要我们给予它足够的耐心和呵护,它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毅力,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都要勇敢地走下去。
为庄稼选择最合适的土壤,是农民丰收的关键。同样,找到合适自己的环境,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学会审视自己的兴趣、才能和价值观,寻找那个能够让我们茁壮成长的环境。也许是一个充满创新氛围的团队,也许是一个宁静的学习空间,也许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作岗位。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如鱼得水,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灌溉和施肥,是农民对庄稼的呵护,也是我们对自己的滋养。在人生的田野上,我们要不断吸收知识,自我滋养和照顾。知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茁壮成长。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追逐梦想,迎接人生的每一场挑战。
清除杂草,是农民保证庄稼健康生长的必要措施。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有许多“杂草”,那就是身边的杂音。这些杂音可能来自他人的质疑、批评或者诱惑,它们会干扰我们的思维,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要学会筛选身边的杂音,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然而,即使我们像农民一样精心耕耘,我们的庄稼也会面临丰收和旱季。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无法控制时机和环境。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那就是我们的态度和努力。在丰收的季节,我们要懂得珍惜和感恩,不骄不躁,继续前行;在旱季,我们要保持乐观和坚强,不气馁、不放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每一场落日之后,都会有新的黎明到来。
追逐每一场落日,就是在追逐人生的希望和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像农民一样思考,用心去耕耘自己的人生田野。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保持情绪稳定,给自己时间沉淀,不轻易放弃,吸收知识,筛选杂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敢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丰收,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20241105晚于北京
作者简介
杨树森,笔名杨树森林,水墨雪漫,之寒。陕西扶风人,现居北京,供职央企总部。热爱文学、书法,曾在《乡土关中情》《都市头条》《经渭文苑》《今日头条》《稻田文学》等报刋杂志期刋发表千余篇作品。其散文、随笔、诗词等充满韵味,以文字展现生活感悟与艺术追求,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前行,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