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湖北孝感郑可儿
✍🏻✍🏻✍🏻🌹🌹🌹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淘尽了千古的英雄豪杰,历史的画卷在时光中徐徐展开,那一个个闪耀的身影从遥远的过去向我们走来,又在今朝的阳光下与新的希望交相辉映。
往昔的风流人物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夜空。秦皇汉武,雄才大略,他们开疆拓土,让华夏大地的威名远扬,奠定了中华帝国最初的辉煌基石;唐宗宋祖,文治武功,或创造盛世华章,令四海来朝,或诗词歌赋传颂千古,展现出一个时代的繁荣与文化的昌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的传承恰似这春雨,潜移默化地在历史的进程中发展,古代文化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成吉思汗,弯弓射雕,他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其剽悍勇猛成为一个时代令敌人胆寒的传奇。这些古人,以他们非凡的胆识、卓绝的智慧和坚毅的意志,在各自的时代舞台上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大戏,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岁月的丰碑之上,成为后人敬仰的对象。
然而,“俱往矣”,往昔虽辉煌,但今朝更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今朝的风流人物正以全新的姿态和内涵诠释着这个时代的伟大。
看那科学家们,他们犹如探索未知宇宙的先驱者。在实验室里,他们日夜钻研,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些尚未解开的科学谜题上。从探索微观世界里量子的奥秘,到遥望浩渺宇宙中黑洞的真相;从研发新的疫苗对抗全球性的疫病,到寻求清洁能源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袁隆平院士,他将一生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那一片片稻田里孕育出的高产稻穗,是他心血的结晶,也是他送给全人类对抗饥饿的珍贵礼物。他弯下的身躯,比泰山还重,因为他撑起的是亿万人的温饱希望。这些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执着,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更先进、更文明的方向迈进,他们是今朝当之无愧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也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那些身着工作服的工人们,他们在建筑工地上挥洒汗水,一座座高楼大厦在他们手中拔地而起,那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他们勤劳的见证;环卫工人们,每天迎着晨曦而出,披着星光而归,他们用粗糙的双手清扫着大街小巷,为城市带来整洁与美丽,他们平凡却又伟大,他们的默默奉献是城市文明的基石。还有那无数的医护人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当疫情肆虐之时,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奔赴抗疫一线,口罩下那一道道勒痕是他们的勋章,防护服里被汗水湿透的身躯是他们奉献的证据。他们用爱与责任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今朝的风流人物,还有那些为了梦想而拼搏的创业者们。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商海中乘风破浪。他们不惧失败,每一次跌倒都成为他们前进的垫脚石。从互联网的创新到传统产业的变革,他们敏锐地捕捉着时代的脉搏,用自己的创意和努力开拓着新的商业版图,为社会创造出无数的就业机会,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在文化传承方面,今朝也涌现出众多风流人物。非遗传承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例如苏绣大师姚建萍,她数十年如一日地钻研苏绣技艺。苏绣,这一古老而精美的刺绣艺术,在她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她将传统的针法与现代的审美相结合,绣出的作品精美绝伦。“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这句诗描绘出刺绣的精美细致,而姚建萍传承的不仅是苏绣的技艺,更是苏绣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她不仅自己传承技艺,还开办刺绣学校,培养了大批年轻的刺绣人才,让苏绣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在现代社会继续传承和发展,走向世界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刺绣文化的魅力。
又如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她被称为“梨园小冬皇”。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传承的挑战。王珮瑜却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表演风格,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她积极开展京剧普及工作,走进校园、走上综艺舞台,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解读京剧。“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戏曲艺术曾经的辉煌在诗句中可见一斑,王珮瑜以一己之力在传统京剧文化与现代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得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生命力。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的风流人物不再仅仅以武功、霸业来衡量,更多的是以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对梦想的追求、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定义。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来自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都有着一颗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心。他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也共同书写着今朝的辉煌篇章。在今朝的阳光下,这些风流人物如同万千火把,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憧憬。
首发原创作品。
2024*10*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