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都长安不了情
铁十师 赵敬玉
由铁道兵战友网编纂的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现代诗歌卷》于2024年10月16日在西安举行盛大的新书发布会。这是继2023年11月在广西巴马发布丛书首卷《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之后又一文学巨献问世。它犹如浩荡的东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引起了全国诗坛的高度关注……
——题记
当兵网文创中心集结号响起,我和先生闻风而动,日夜兼程,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之势,精神抖擞、脚步铿锵,向西安进发,长安!我们来了!
10月的西安,金风送爽,枫叶飘黃。繁华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城墙上,灯笼高挂,旌旗招展。城墙之内,一座座气势宏伟、雕龙刻凤、装饰华丽的唐代建筑,虎踞在中央大街的两旁,而造型别致,充满着时代感的殿宇民宅,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丛中。这座久负盛名的十三朝古都,果然不同凡响,它那雍容华贵、风华绝代的风姿令人惊叹!它散发着浓烈的宫廷京畿气息,使人有一种唐风扑面、极尽奢华之感。西安,就是这样以其独特的韵味与个性,展现在世人的面前,长安,美哉!壮哉!
新书发布会选择西安,绝非偶然,它有其不可替代的原因。西安本是唐诗之都,诗词古韵,灿若星辰,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为重要的是,铁道兵几十万将士曾在这里参与襄渝大会战,抛洒热血,留下青春记忆。正如郑建平在大会致辞中说的那样:“各路代表相聚西安,无疑是最有意义的相聚,最具历史和时代感的碰撞。”
10月16日10点,新书发布会在西安百事特酒店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一百二十多名代表,满怀激情、意气风发参加大会。大会隆重庄严,气氛热烈,议程紧凑,盛况空前,场面震撼。新书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大会召开的具体过程,报道组与摄影视频组都以通讯和视频的方式对大会做了详细的报道,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大会期间,全国各地的铁道兵战友联谊会、铁道兵战友网及其属下的13个卫星平台、全国部分著名诗人、学者、诗刊主编等,纷纷向大会发来贺电、贺信、贺卡,致以热烈的祝贺。
新书发布会是“诗旅长安”的主题,是铁道兵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它牵动着全国铁道兵战友的心。为确保新书发布会的圆满成功,组织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从策划到实施,过程组织严谨到位,设置的机构都能各司其职。宣传报道组与摄影视频组通力合作,把本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统计财务组勤勉专业,细致高效。得到大家的赞扬。会务组的志愿者们不辞劳苦,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会场选址到布置会场,从衣食住行到迎来送往,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工作井井有条,卓有成效。西安学兵战友也十分给力,能为“诗旅长安”活动作贡献是学兵们的心愿,每天早出晚归,工作十分努力。会务组和学兵战友无私奉献的事迹十分感人。“诗旅长安”活动圆满成功,与大会所有的志愿者辛勤努力、无私的奉献是分不开的。向他们致敬!
此次“诗旅长安”大唐追梦,游览了碑林、古城墙、历史博物馆、大雁塔、慈恩峙、大唐不夜城、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兵马俑、华清宫等,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雄伟的古城墙、古朴的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令人陶醉的唯美风情,无不让人深刻感受到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连日来,往来于南北通衢,耳闻目染,已充分感受到盛世唐风綻芙蓉。殿宇峥嵘,万堂宏敞,絕非等闲气象。大唐之腾飞、大唐之和合、大唐之浪漫、大唐之风骨,穿越时空,领略无遗。这就是长安,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生活了千年,故事,就延续了千年。
在“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的日子,我们又奔赴延安。“梦回延安”这是曾经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革命先辈的夙愿,我等亦然。杨家岭、枣园,这是多么熟悉而又令人神往的地方。主席门前留个影,中央会堂兵旗飘,中央办公厅前来操练。宝塔山下、延河两岸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黄土高坡回荡着我们嘹亮的歌声。掬一捧甘甜清澈的延河水,洗去脸上的征尘。喝一碗陕北高原的红米粥,走进中央领导人住过的每一个窑洞,用心看,仔細瞧。感知伟人那段艰苦卓绝的辉煌岁月。十三年党中央所在地的杨家岭,群山环绕,溪水潺潺,红色电波由这里发出,领导和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这一时期,无疑是我党的一段闪光的历史。
三五九旅,南泥湾。那是边区的神话,在巨大的党徽雕塑前,在萧萧的寒风中,战友们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重温南泥湾精神,表达的是铁兵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的热爱。
在暮色苍茫,寒风阵阵中我们赶到了壶口。听!黃河在咆哮,黃河在怒吼。黄河之水天上来,一路呼啸,最终汇集于此,河水在两岸的峭壁间奔腾而下,犹如一条巨龙在峡谷中翻腾,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站在岸边,就能感受到那汹涌澎湃的气势,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呼唤,让人心生敬畏。那奔腾的河水,如同千军万马汹涌而来,撞击在峭壁上,溅起层层的水花,形成一片白茫茫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雾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如同仙景一般。战友们被这气势磅礴的情景所震撼,忘情地涌向瀑布,一睹为快。就连年龄较大的几位名人大咖,也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战友们一起奔向瀑布。此时,忙坏了摄影视频組的大师们,他们脚步如风,跑前跑后,时而跪下,时而弯腰,不失时机将战友们与宏伟奇观一道录入镜头。
总有人认为延安的历史、文化古韵比不上西安,但从人文始祖溯源,到后面革命战争的启程和落脚,无一不彰显延安的独特之处。延安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这个称号是当之无愧的,远在黄帝炎帝时期,黃帝曾居住在这一带,这里是天下第一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黃帝的陵寝、黃帝陵所在地。延安除了是传统民族圣地,更是中国革命圣地。
“诗旅长安”活动最后一站是拜谒黃帝陵。我们从壶口赶到黄帝陵已经是下午两点了,进入大门沿着大理石砌成的阶梯拾级而上,来到了黄帝陵广场,广场两侧竖着两排高大黃色旗幡迎风招展。甚是气派,那恢宏的广场、壮观的特型建筑、宽阔而笔直的路径、古色古香的楼亭殿宇、青松古柏点缀其中,青山环抱,景致惊艳,这是天下第一陵。到了这里,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万世之尊的庄严,黃帝领地的神圣与广博。
在夕阳西下,黄昏时分,“诗旅长安”一行回到了西安。
“诗旅长安”从举行盛大新书发布会到走马长安、奔赴延安、南泥湾宣誓、夜宿壶口、拜谒黄帝陵,一路走来,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是一次心灵的约会,这是一次灵魂的契合。“诗旅长安”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国的铁姓战友,他们中,有的是著名诗人、作家、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有来自基层的后起之秀。让我惊喜的是,结识了不少的新朋友,如来自北京的韩志晨教授,他是中国影视界的名人,集诗人、作家、编剧、书法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桂冠与光环让人眩目,他为人谦和厚道,几天来的相处,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吃饭时,他给我夹菜盛汤,他如此礼让随和让我感动。还有来自太原的孫映老师,他是中国著名诗人、学者,他正直善良,满腹经纶,在中国诗坛享有极高的威望。他也是兵网文创中心作者,虽早已认识,但未曾谋面,今次相聚,无所不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还有一位是来自天津的刘胜,他是我国著名的军旅诗人。深受三军将士喜爱,他德高望重,为人谦和,光明磊落,诗风飘逸、挥洒自如,读他的诗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今年4月在北京有过相聚,他也是兵网文创中心作者,只是当时时间仓促,没有深谈,此次重逢倍感亲切。还有李友根、吴振国、贾鹏翼、周祖亮、鲁兴勇、王超英、张祖鹏、张友安、王海霞、刘什、权郁、丁芳、郑吉辉、李进京、曹建成、王红旗等战友,也是第一次见面,大家喜不自胜,亲切交谈,战友情谊进一步加深。“诗旅长安”的每一位战友都是那样可亲可爱,每一位战友都值得尊重。
“诗旅长安”大唐追梦,我感触良多。西安,对我而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祖籍虽在河北,但本人生于陕西,长于陕西。也曾经在西安铁路局工作过,那里有我少年时代纯真之梦,有我水乳交融的热恋之歌。故园春梦,桑梓情结,梦魂萦绕。此次随兵网“诗旅长安”,谈不上荣归故里,但新书发布会在西安隆重举行,其轰动效应,为西安增添了无限的风采。而闪烁的光环又让西安籍战友、学兵、民兵深感欣慰与自豪。影响是巨大的,我在西安的亲人、朋友、战友、同学都纷纷向我祝贺,这让我感到无限的欣喜和荣耀。我知道,是我沾了兵网的光了。我曾三次参加兵网大型线下活动,每次都有重大收获和美好的感受。谢谢了,建平战友!谢谢了,林山大哥!谢谢兵网的战友们,是你们给我提供了这样难得的机会。我是一个学兵,同时又是一名铁道兵战士,我深知自己的光荣和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一如既往紧跟兵网文创中心的步伐,在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欢送晚宴在西安百事特酒店三楼隆重举行。“月如练,天如碧,心同醉,欢同席。”只是离别的心情总是惆怅的,况且,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夜幕低垂,繁星闪烁,战友们依依惜别,不忍分离,眼睛闪着泪光,但愿“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有道是,胜席本无常,盛筵难再得。那就随缘吧。
再见了,我亲爱的战友!再见了,我梦中的长安!
2024年11月 于江门
作者赵敬玉摄于枣园
槛外人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