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赵巍,中国十大策划人、野长派油画家、艺术评论家,曾著作《营销三剑》、《从代工到品牌》,在百度、头条、艺术类网络平台发表艺术评论上百篇;人物专访几十篇,31年的营销实战经验,为浙江民企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今继续耕耘在策划与艺术两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杭州文学研究会成员。

倾听
倾听的力量
作者:赵巍 - 杭州
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流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出所谓的“明智建议”,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有时,他人向我们倾诉,并非寻求解决方案,而仅仅是渴望有一个温暖的聆听者。
记得有一次,朋友小李神色黯然地找到我。还没等我开口询问,他便一股脑地讲述起自己在职场上遭遇的不公。他的话语如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充满了委屈和愤怒。我起初本能地想要打断他,为他出谋划策,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局面。但话到嘴边,我看到了他那充满期待的眼神,那眼神里更多的是希望我能静静地听他说完。
于是,我选择了沉默,只是微微点头,偶尔用眼神给予他鼓励。他讲述着与同事的矛盾、上司的误解,以及自己付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插话,没有评判,只是让他尽情地宣泄内心的压抑。
当他终于说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的阴霾似乎也散去了一些。他轻轻地说:“谢谢你,听我讲了这么多。其实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需要有个人能听我说说。”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倾听,有时比建议更有力量。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太容易陷入“建议者”的角色,认为只有给出有效的办法才能帮助到对方。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一个能够容纳他们情绪的空间。当我们耐心聆听时,我们给予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尊重和理解。
聆听,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它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在乎,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而且,通过倾听,我们能更好地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和连接。
想象一下,如果每一次交流,我们都能先放下急于给出建议的冲动,而是用心去倾听对方的故事、感受和需求,那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变得多么美好。不再是急于解决问题的匆忙,而是充满温暖与理解的交流。
所以,让我们学会倾听吧,成为他人心灵的避风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用我们的耳朵和心灵,为他人创造一片宁静的角落,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倾诉,释放内心的负担。因为,有时候,倾听就是最好的回应。
2024年11月13日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原创首发必须注明,未注明则作为非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
3.朗诵者简介、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4年 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