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朋
文/李周省
开心风,快乐雨,
健康就是呼风唤雨。
父母天,亲朋地,
为人就要顶天立地。
吉祥平,幸福安,
我惟愿亲朋都平安。
不求富,不望贵,
知足常乐精富神贵。
生活康,身体健,
高兴快乐长寿康健。
2024.11.13于深圳
北庵晨语•福寿双臻
翟功印/2024.11.13于扶风
福之积者,不只进庙供香,自修静好,亦素在处心以善,与人方便,助人而不求回报,救急则敢于忘身;寿之延者,不只重饮食规律,作息习惯,亦素在持善之本心,德之宏基,成荫于一屋之下,施惠于周遭之间。二者若可小而及大近而及远,以家国情怀为动念作为,福寿岂不双臻,声望岂不广布焉?
雨 润
文/李哲斌
初冬细雨微如许,
润物无声麦苗喜。
八十三场两已登,
来夏欲盼丰年期。
儿女难养老
文/李君
儿女难养老,
聪明人知晓。
娃们有家庭,
压力也不小。
社会节奏快,
上班小步跑。
迟到要罚款,
月底工资少。
车贷和房贷,
月月按时缴。
水费卫生费,
到处是开销。
组建一个家,
家中有大小。
孩子要上学,
托人把校找。
找个好学校,
学费不得少。
一年三四万,
实在受不了。
农村也同样,
子女难养老。
土地分到户,
儿女要作务。
一年不得闲,
忙的不停步。
三夏和三秋,
累掉身上肉。
春节就出门,
打工求补助
冬季也同样,
出门把工务。
老人留在家,
谁人来照顾。
接孙又种地,
还需看门户。
老人活的累,
儿女也无助。
为了好生活,
跑的像只兔。
一切都为钱,
勤劳能致富。
过上好光景,
汗水衣湿透。
今天这社会,
看谁最优秀。
只要肯吃苦,
幸福才依旧。
养老成问题,
有罪自己受。
自己想办法,
儿女靠不住。
自己攒积蓄,
危难能自救。
去住养老院,
有人来侍候。
老了有归宿,
走到这一步。
到了终点站,
阎王来上户。
人古有一死,
必走阴间路。
对此要想通,
添福才添寿。
取悦自己,一本好书、一缕晨光,方寸之间,沉浸当下
文/何俊锋
人活着,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取悦自己,不要为别人的态度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真不值得。在尘世的喧嚣中,我们常常忙于迎合他人,却忘了给自己一份温柔的慰藉。取悦自己,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总是在追逐功名利禄,为了他人的目光而奔波。然而,真正的幸福,或许就藏在这简单的取悦自己之中。一束鲜花,便能点亮生活的角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取悦自己,从一束鲜花开始,让内心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不惧风雨,无畏沧桑。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我愿与这束花为伴,倾听内心的声音,拥抱真实的自我。
在这纷繁喧嚣的世界里,一本好书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心灵的幽径。在某个静谧的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窗前的书桌上。轻轻翻开那本期待已久的好书,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书中的文字,如灵动的音符,在纸页间跳跃。每一行、每一句都蕴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着文字的魅力。一本好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一本好书,恰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方寸之间,接受一缕晨光的温暖和诗意。在这喧嚣尘世的一隅,当那一缕晨光悄然穿透厚重的窗帘,如诗如画地洒落在这方寸之间,我仿佛置身于时光的静谧深处。
那缕晨光,似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拂去夜的阴霾。它带着丝丝温暖,点点明亮,让窗前的书桌、案头的书籍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纱。
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我沉浸于当下的宁静。晨光中,那陈旧的书页仿佛也有了新的生命,每一个字都在跳跃,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缕晨光,便是那珍贵无比的光阴,稍纵即逝,却又如此美妙。
在这方寸之地,晨光让我停下脚步,重新审视生活。我学会了爱这片刻的宁静,爱这属于自己的时光。晨光渐渐强烈,透过窗户,我看到外面的世界开始苏醒。街道上逐渐有了行人的身影,车辆的喧嚣也慢慢传来。守着这方寸之间的晨光,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栖息。沉浸在这缕晨光之中,感受着时间的流淌,珍惜这转瞬即逝的美好。无论怎样,希望我们都能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晨光,懂得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在方寸之间,取悦自己,寻得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领悟寓言二则
文/秦牛
螳臂捕蝉黄雀后,
渔翁获利鹬蚌争。
两伤俱敗千年恨,
梦醒心中悔意生。
2024 -11 -13于扶风
刀郎
文/李志强
澳门演唱会上,
刀郎盘腿而坐唱《花妖》。
刀迷泪水模糊,气氛火到爆,
只差一挂鞭炮似春节来到。
从风流少年到佛像大叔,
如戈壁胡杨宁折不弯,
似左宗棠刚正不阿。
二十年前与主流格格不入,
二十年后主流难入他的流。
感恩家人,家是心灵依靠。
十五岁失哥哥,十六岁漂泊。
二十二岁生女,前妻却走掉。
二十四岁窘迫,遇见朱梅好。
随她到新疆,平房把身安。
朱梅不离弃,善良胜文化高。
为女重唱《黄玫瑰》,
深夜叹息,清晨牵挂,父爱围绕。
为兄写下《流浪生死的孩子》,
每次唱起,撕心裂肺。
妈妈八十岁生日,赶回老家。
音乐歌舞庆生,微醺抱妈哭。
隐忍仁慈二十载,委屈如孩。
宁折不弯,远离世俗诱惑。
流量魔法棒,让人变聋蠢。
他送人炭花,直播带人走。
钱聚人散,钱散人聚。
巡演收入捐公益,韩红基金会。
隐退又凯旋,同行外看他内求。
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
打破规矩,重塑做人理。
追寻音乐梦,田野工作忙。
寻山歌,叙传承,时代光怪陆离。
有人无墨五十万,有人怀昆仑被批。
刀郎终究是刀郎,狂风起,破浪万里。
从一九九五到二零二五,
三十年音乐梦,收官在新疆。
惊涛拍岸,千堆雪卷。
刀郎不再只是歌手,
是普渡众生慈航。
作品累累,教化一代,宗师模样。
写意秋的丰盈,致谢岁月馈赠
文/何俊锋
唯美流年,予秋光诗成,斑斓的秋色,渲染着季节走过春夏,更加厚重的秋意,更加轻盈的思悟。写意秋的丰盈,每一颗秋果的丰硕,每一粒稻穗的饱满,每一个日子里的踏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致谢岁月无私的馈赠。一叶知秋,轻诵一季诗情,秋意深深,秋凉淡淡,秋风与落叶共舞,成熟与成长相伴。写意秋的丰盈,诵咏秋的静美,秋天的淡泊予生命新的觉悟,在不慌不忙的时光里,舒展秋天的画卷,悦赏秋天的静美,细品秋天的况味,悦纳秋天的凋零,致谢岁月馈赠,予生活以豁然开朗的美好。
秋意正浓时,生活的美好也在每一片落叶、每一缕清风中悄然绽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季节的更迭里,淡看人间花开花落,闲品岁月枯荣有序,成长着年华,成熟着心智,写意秋的丰盈,致谢岁月馈赠,拥一颗清简纯澈的心,用秋天的深情,滋养有趣的灵魂,意趣平凡的生活。暮秋向晚,在季节在轮替中也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典数春华秋实的收获,臻善生命于秋的思悟,珍视生活于秋的踏实,剥落岁月留下的忧伤。
写意秋的丰盈,致谢岁月馈赠,恬静着内心的欢喜,让心灵在季节的律动中轻舞飞扬,眼中有光,心中有暖,行中有爱,不辜负岁月,亦不辜负自己。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站在秋天的门槛,看岁月行至秋老,时间在前,光阴在后,秋向流年深处走去。时光写意着秋的丰盈,以凋零的枝条为笔,以黄色的落叶为筏,以斑斓的秋色为彩墨,赋词秋天的风景,丹青秋天的画卷,温婉着时光向前,在秋无限美好的祝福里,迎来充满希望的新一季。
清平乐·青城山
文/ 杏儿海
青城幽处,翠掩盘山路。古木参天筛晓雾,道观依山倚树。
苔阶绕径通庐,竹风带露凝珠。泉韵松声轻诉,心宁意远如初。
清平乐·光雾山
文/杏儿海
光雾山俏,似被丹霞罩。壑谷斑斓秋色傲,风舞叶笺奇妙。
泉响石上轻敲,雾缠林里添娇。醉赏峰峦画卷,心随云影逍遥。
上阕写出光雾山被秋色渲染的艳丽,像被丹霞笼罩,山谷景色斑斓;下阕描绘山中的泉响雾绕之景,表达陶醉于这画卷般美景中的心境。
捉泥鳅
文/杏儿海
噗噗泥浆四处扬,哧溜鳅影水中藏。
嘿呀探手忙抓握,溅起哗哗笑满塘。
2024年11月13日星期三阴伴有雾一样的细雨
写作或者讲述
文/冯捷
一个人每天写作,是因为总有东西要讲述吗?而讲述就是讲“故事”吧?
所谓故事,不就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自身和身边的大大小小的生活样态吗?
据说"故事"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意指讲述。我们的古人更是既概括又形象的诠释了它。比如"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比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再比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们不妨再远一点去想象:自从人类能够发声,使用语言以始,男人女人们就开始了讲述:讲述野兽行经的隘道、季节的更替、昼夜的流逝、英雄的壮举、部落的分化、家族的兴衰、过去与未来、旅行与爱情、梦想与恐惧以及可食用的和有毒的植物等等,一切皆可讲述。而文学呢?作家呢?作家中最精妙最睿智的文学讲述者之一的契诃夫就曾经说过:他每天都能随便挑一件东西,写出一个不同的故事来。
其实不仅是契诃夫,您也能,我也能,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讲述,能不能够讲述得精彩好听。当然我们的功夫远没有契诃夫好,否则……
然而,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写作似乎成了一项被遗忘的艺术,但你知道吗?写作拥有许多许多不为人知的好处,写作就像隐藏在大海中的珍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还有。
还有,写作会让我们对生活负有责任,让我们更积极地去生活,生活让我们着迷。其实生活就是故事,一切皆能讲述,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的回忆录里的另一个版本的名字就叫《活着为了讲述》。我们和动物的区别不就是人类学会了讲述。当然。
当然,生活就是故事,一切皆可讲述,只是我们还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需要找到讲述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写什么?”“怎么写?”也许还附加了:讲述它是为了些什么?另外。
另外,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个好的、能够吸收眼球的故事更是要出效果,达到严格的精练,将故事讲述得像诗歌一样,又像寓言一般、像板上钉钉子一样准确,又像梦镜一般如幻……总之现在人没有耐心听你讲的故事知乎者也一大堆,现在人不接受离题,要求它像一个钟表装置,其中每个词语都不可或缺。不能少,但也不能多。
当然,另类,就另当别论了,你只要另类的决绝,比如:有的作家将另一种"生活"变成故事?将他的"噩梦"变成故事呢?……人们便觉得这是最复杂、最惊奇、最陌生、最浑沌、最诙谐、却最让人满足的文学体检之一。甚至有一个模糊的、开放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结尾更好。还有,比如我。
我总是不听劝,一种体裁都没有写好,写专、写绝、写出气象来。却满把开弓,梦想成为一名全能的作家,遍历所有的体裁,将迷人的生活分门别类地永远地、永远地讲述下去……这可能吗?我知道这不能,可我又似乎觉得它能。这似乎很神秘,又似乎很现实,这便如同生活,亦真亦幻!
总之,一篇故事就是时间中一道小小的切口,可以借由它深入一种感觉,一个想法,一场梦,它舍弃旁枝末节,解剖刀般刺入情绪与感觉深处。这,亦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