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枪手”、“写手”与作家
作者 杨村人
这是个遭恨的话题。
现如今,全民写作,全民作家。随便哪个人在自媒体写两篇小文,就自称作家(甚至自称“著名作家”)。也许胡编乱造,也许东拼西凑,东抄西抄,甚至连文理都不通,没有内容也不讲逻辑。事情奇葩,竟然有位写了作品谁都读不懂的写手,被推到“诺奖”的金果树下,似乎“跳一跳”就够到了那诺奖的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本人不是职业作家、写手和枪手,所以,没有可能得这个奖;又因为不愁吃喝,不羡慕也不渴望这笔“外财”。
近期读到《海内外文学》公众号的一系列《重温经典》的作品,全是改革开放初期或更早时期的作品,因为大家经常谈起,为编者留意,于是,摘引后发布出来,以飨读者,以便重温。现在重读这些作品,仍然振聋发聩,仍然耳目一新,仍然勾起不尽联想。这就是好作品,这就是经典——四五十年过去了,还被人们津津乐道,难道还不算经典吗?至少是目前人们心中的经典。我特别认可的一句话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一定得了什么奖,能让老百姓津津乐道,几十年后仍然记挂,那比得什么奖更重要。《红楼梦》得过什么奖吗?不仅没得过,还被封建王朝定为“禁书”。但多年过去,封建王朝早结束了,而《红楼梦》依然站立,还被国家定为“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文化的标志,这就叫经典。
回到题目。“枪手”是代别人著文而不留名者,只要给钱,让写什么就写什么。很多“名人”不具备好文笔,又想夸夸自己,怎么办?找“枪手”,谈好价格,你情我愿。“写手”要比“枪手”好一些,是要留名的。但所写内容和文笔都不一定很讲究,有可能赚钱,也可能只是写着玩,但因质量没保证而很难流传下来。当然也有例外,像天津写手“天下霸唱”写的《鬼吹灯》、北京写手“唐家三少”写的《斗破苍穹》等,不仅赚到了钱,已经十几、二十年过去,不是依旧还有人看吗?尽管如此,这种作品除了娱乐读者,谈不上社会意义。所以,我不把他们定位为“作家”,只说他们是“写手”。
那么,怎样的写手算作家?两个标准:一,独立思考的写作者;二,写出有社会意义作品的写作者。严格地说,要做社会的良心。很多不能独立思考而只能跟风、只能按别人旨意写作或故意远离社会现实,只会粉饰太平的写作者,还停留在写手的境界,就算不上真正的作家。我敢说我是“网络作家”,就因为我每篇作品都是独立思考、绝不跟风的写作。有的写手说:少跟我谈什么“社会良心”,有名有利即可;我不是雷锋,也不是焦裕禄。对这种人,我也无语。
能够写出通顺的文章并不难,难的是能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跟风不看着别人眼色行事。当然,人各有志,愿意怎样是每个人自己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即便只是一个毫无含金量的虚名、事情过后连自己都懒得看自己的作品,也无所谓,能够哄自己高兴就行了。
【作者简介】杨村人,知名网络作家,著有散文随笔、书评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