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纪实散文 上集)
文/閑林
农耕文化是中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史,而耕牛是推动农业发展,提高生产力,承载着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随着农业机械化不断普及和大力发展,如今广大农村地区,耕牛现在基本上完成耕作农田的使命,逐渐退出农耕文化的历史舞台。
回想大集体刚解散,土地承包到户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丘陵、山区养牛是农村种田和促进家庭经济发展,一项必不可少农耕主力和家庭的副业收入经济来源。
在一九九0年初夏,我们从邻里一个远房老表家买来一头刚刚成年,瘦骨峻峋,身架高挑;四腣粗壮,一身乌青色带着光泽的毛发,还没有教套(既没教会犁地)的小水牯牛,作为我们大家庭种田犁地的刚需。
大哥和五弟两人抽空,一人在前面牵着,一人在后面扶犁,两小时的功夫基本上把小家伙训练上套,学会犁地本领。
经过两个月精心饲养,长的膘肥体壮,不论是拉车,耕田耙地呼呼带风,深得全家人的喜爱,并给小家伙取一个响当当名字:“壮壮”。
春来秋去,冬去夏往。不知不觉这头当初勤奋忠实的小牛犊在三四年时间里,在给我们大家庭做着贡献的同时,成为高大健硕大牯牛,时值壮年。原始好斗的本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只要有同类的牯牛打身边经过,壮壮便瞬间野性爆棚,毫不犹豫地冲向前去,用两只坚锐的牛角奋不顾身地撞向前方,最后导致对方落荒而逃仍然是穷追不舍。
有一次在路边地里,我挥鞭吆喝着这个家伙正在犁地,别人拉着头体形高大威武雄壮的大牯牛从旁边路过,壮壮两眼盹起、目露凶光,拉着犁,带着架辕突然冲出田外向前闯去,我卒不及防,只得松开手里紧绷着牛鼻子的绳子,对方牛主人也吓的立即松了绳子,任由两个“亡命之徒”对峙起来,只两三个回合,对方牛头上身上便出现道道伤痕,血流不止,撒腿奔逃而去。而我的小铁犁尖子也因剧烈与地面撞击断裂成碎片,而壮壮的后腣子被犁尖刺破一条十几公分的血口,鲜血直流。
还有一次午后,我把平板车用长绳子系在枷索上,让壮壮前面拉车,我架着车把赶着,一前一后去地里下活。走到邻村一户门旁,这户二十岁左右小伙,刚巧从院子里拉着一头和我家壮壮体格相当的大牯牛出门,短兵相接之时,壮壮顿时全身毛发竖起,奋不顾身地拉着车向前冲去,我被困在两个车把之间无法脱身,摔倒在地上。车子呈半弧形在身旁迅速擦过。对方牛主人吓得立即松手,说时迟,那时快,壮壮野蛮凶狠对准对方牛屁股就是一触角,对方大牯牛感觉自己不是对手,则迈开四腣,拼命扬长而去。


【精英金牌主播简介】赵仁娟。爱好朗诵,春辉若诗墨飘香文学社朗诵团团长。想用朗诵向您传达世间的所有喜怒哀乐,感谢您支持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