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故乡
--罗玉德
时常在睡梦中梦见家乡的往事, 熟悉的乡景,割草路过的山径、读书走过的小路、赶场走过的村道,这些仍沥沥在目。
是啊,四川富顺五桥坝坝---我的出生地,算来离开家乡已经三十多年了,怎不留恋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家乡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是教育我进步的地方,是关心关爱我最多的地方。这里有母爱,有姐弟情深,有长哥的关怀,有乡情朴实的农民,有同龄的玩伴,有叔辈的滋养,有年长乡亲们劳动的身影,太多太多的乡味包围着我的童年,值得我回味。当然,在美好的背后也有乡愁和展望,有60年代的饥荒,有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80年代的农村改革、土地承包、对外开放,有90年代的经济腾飞,有2000年的跨越式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展望。
离开家乡38年,第一次回家是在部队探亲,突然看见家乡的巨大变化,感觉很亲近,很自豪。记得有一次,我从隆昌下火车,换乘汽车,刚踏入家乡的乡间小路,早上的晨雾虚无飘眇,尽情享受着初升的阳光,见到久违的乡亲们的面孔,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后来每次探亲都会在享受中渡过,因为劳动有哥哥姐姐,煮饭有母亲,有侄辈,每次都接受着青山绿水的熏陶,享受着靓丽的山乡美景。记得第一次探亲,我本想下田去栽秧,但长哥就是不让,觉着没必要,有人干,可怜天下“长哥”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一九九一年,我从部队转业安排在高县农行的来复营业所上班工作,回家的次数就少了,出现经常梦见回到家乡的情景。
家乡的美好,源自我对家乡的眷恋,也是儿时最纯洁的记忆。在家乡我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习生涯,也从高中(二初中狮市分校)毕业走上了从军之路,但是离家越久,对家乡的思念越浓越深。记得在农忙假期中,我有过割草,有过栽秧打谷的经历,有过栽红苕和除草的生活,那时农村活路我样样在行,本来哥姐是要培养我成为地道的农民种子手,可没想到,一但踏上当兵的征程,就没想过要回到家乡务工当农民,一直在参加高考或朝转志愿兵方向发展。那时也单纯,没想到部队那么复杂,几经挫折才当上了志愿兵(现在的专业军士),可由于家庭亲属关系,转业也未在本乡本土,最后“背景离乡”。
也难怪人的命运如此,远离了家乡。
在他乡工作,在他乡生活,是要缺席亲情和乡情的,必定在城市,虽然有工资收入,也有房有车,但缺乏的是乡恋,这在人的生命坦途中是无法取代和弥补的,有人问,你现在幸福吗?我说幸福,但乡情乡恋就成了我永久的痛。
人在他乡,有儿有女在身边,生活可随处体现家的温暖,但回家的梦永远在脑海萦绕,每天起床到夜深人静,我就会想起故乡的情景,思乡,甚至会把我的记忆和思绪拉长。


☆☆罗玉德:《当代新文学春秋刊》现代诗编辑部长。男,四川富顺县人,1960年3月27日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在当代文摘、中外文艺、中国城乡金融报、四川农行群工通讯等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刊发新闻、论文、诗歌、散文、札记等600余篇。已出版《罗玉德精品诗歌专辑》、诗集《时光隧道》二部。座右铭是:读书明智,写作净心,珍惜生活,广交朋友,陶冶情操!中外文艺、中国当代文摘特邀专栏作者。
2016年9月18日于四川高县。 2024.11.15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