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闹房孩子们便一窝蜂地拥进洞房闹房,结婚后的前三天内不分大小辈分,男女老少均可闹新房,谓之“闹喜”。撒帐人开始撒帐。撒帐是中国传统婚礼上的一项礼仪,它最初的意义是辟邪煞,保佑新婚夫妇,以兆得子的习俗。撒的东西不仅有枣子、荔枝、栗子、桂圆和花生,也有用五谷杂粮和红纸屑的。
不管怎样,撒帐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新人未来生活的良好祝愿。撒帐的习俗始于西汉,至今仍延续。撒帐人撒帐时唱道:“一撒一元入洞房,一世如意百世昌!二撒二人上牙床,二人同心福寿长!三撒三朝下厨房,三阳开泰大吉祥!四撒四季配才郎,四季花开满树香!五撒五子登金榜!五凤楼前写文章!六撒六继情意长,六龙捧日放光芒!七撒七子团圆庆,七夕织女会牛郎!八撒八仙来庆寿,八十儿女伴君王!九撒九子同居住,九世儿孙列朝堂!十把不撒,一窝养俩!”撒帐人随唱随把五谷撒遍帐里帐外,及新娘头上身上。撒帐人撤出后,闹房人便大显身手,大呼小叫,搡搡拥拥,大把大把的五谷粮撒到帐内外,新娘头上脸上,-会的工夫就把新娘脸蛋儿砸得润红起来,有时新娘就疼得唉哟几声,新娘越唉哟,闹房人便越闹得凶,闹房人最爱听的就是新娘的唉哟声。
有时候闹房人把新郎也拽进洞房,把新郎架到炕上和新娘滚在一起。有的闹房人拉拽新娘,口中随说“摸摸新娘袖,她弟是我小舅舅!”“摸摸新娘脚,大红鞋子六角角!”“摸摸新娘脸,到老有人管!”“摸摸新娘屁股圆,我的儿子中状元!”。
天近中午,闹房人渐稀,就由拉毡人和族人长辈妇女领引新郎新娘去拜祖坟,到祖坟上放炮、点香、烧纸、磕头,意示媳妇来报到,从此就是一家人。趁这时,就有执事搬来条桌置于新婚炕前,四周摆好椅凳。执事们又在洞房迎门处安置八仙桌,四周摆好椅凳。这时,新娘娘家送饭人也已到齐,便都拥进洞房喜屋,围于炕前和新妇说话,问寒嘘暖,多是安慰话和祝愿话,并个个掏出送饭钱,由一送饭人长辈--收下,并-一记下每个人的数目,回去好一一向新娘父母交待。接下来便是送饭人都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递给新娘吃,每-食品都必须在新娘的炕桌上经过,新娘都要用筷子动一动,或夹-口吃,这兆示新娘过门后永远饿不着,一生有饭吃。新娘每吃-口,送饭人并随时开口问一句“生不生?”新娘一一回答说“生!”以图吉利,这个“生”不是说食品的生熟,而是意指生孩子,过门后早生贵子,世代子孙满堂。中午席饭,送饭人就都在这里陪新娘吃,有好饭好菜,好酒好茶,说说笑笑,热热乎乎。洞房迎门八仙桌上,这是一个特好的大席,新娘娘家来的陪嫁人,开柜人等在这里陪女婿,这个席上新女婿是最有特权的人,他一人坐在面对门口的正位上,陪嫁人,开柜人等坐偏坐,两边陪着,男家陪娶则面对新女婿,背对门口打横坐,负责上菜倒水,斟酒劝酒。这个席上有规矩,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新女婿时不时地拿白面馍夹上肉向洞房门外扔,洞房门外早有一群人在那里候着哩,谁接到这个夹肉馍谁就有福,就有吃有喝,甚至还能交上桃花运哩!这个席上的饭菜新女婿不动筷别人都不能先吃,只要新女婿放筷离席,所有人都不能再吃,吃不饱也必须起身离席。为使这些娘家客人不至于饿肚子,这些娘家客人起身离席后,还可到客屋再次坐席吃饭。
午饭过后,拆掉喜棚,大批亲朋和执事们都渐渐离去,新娘便在族人长辈的引领下开始进行认亲礼。新婚夫妇要先拜谒祖先,再拜见公婆、伯叔和其他亲友,如姑母、舅母、姨母、婶子、大娘等,依次礼拜,皆行叩头大礼,这些亲人都送“见面礼”,有给物品的,也有给钱的。双方建立了相认关系,日后就可以随时礼尚往来。拜过亲人后,族人长辈再引领新娘拜四邻,每到-家族人长辈先介绍辈份,新娘随开口叫-声,随双手相拱于右首腰下,并点头曲腿拱腰拜-下,或大娘或婶或奶便顺手掏出拜钱赏给新娘,拜钱由族人长辈代收,用红布手帕包起来,拜过四邻回家后将拜钱交给婆婆,并交待好拜过多少家,哪一家给了多少拜钱,总共多少拜钱,一一交待清楚明白,分文不差。有的婆婆把拜钱全部自个留下,也有分给媳妇一半的,还有全给媳妇的,一个大门一个规矩,一个大门一个天,没有定制。新娶的媳妇,在嫁娶后九日内,婆家的邻里近亲都要请媳妇到自家吃顿好饭,这叫请媳妇。媳妇进了婆家门,就是婆家人,就受管于自己的男人,要极尽于侍夫之任,如有事犯于男人之手,男人可一纸休书把妻子休掉。有的婆婆更厉害,婆婆对媳妇说的话就是圣旨,说一不二,叫媳妇打狗,媳妇不敢骂鸡,婆婆对媳妇有打骂之权,有的婆婆逼得媳妇寻死上吊的都有,旧时婆婆有势,媳妇受气,但婆婆都是从媳妇熬过来的,都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所以就有了“千年大道走成河,百年媳妇熬成婆”的俗语。
晚上吃饭,由新郎端了饭菜到洞房内和新娘一起吃。新娘饭后要到婆婆屋里请安让茶。有些本村的相知或有来往,有过节的好友送喜联,喜帐的,都在这一晚上设宴招待。晚上闹房是免不了的,闹得人越多越凶就越好,说明这家人有人缘,人缘好。因成亲这一天中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因而吵房时先逗新娘开口,不开口就变着法地逗,不笑就变着法地引。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看其脚大脚小,给新娘唱出是金莲(脚长不过三寸)、是银莲(脚长不过四寸)、是铁莲(脚长不过五寸)、是大粘鱼(脚长超过半尺)。在闹洞房中途,有的新郎新娘还要吃一顿饭,饭名俗称疙瘩汤,意喻儿孙满汤(堂),大嫂在往锅里拌面疙瘩时,同新娘一起还要念念有词,一搅两搅,儿多女少,三搅四搅,儿能女巧,五搅六搅,越活越好,七搅八搅,儿孙不少,九搅十搅,白头到老。闹至午夜始散,新郎随出门送客,喜娘始铺被褥,新郎回屋后新郎就使规矩,立权威,命令新娘去茅厕拿便盆。新娘拿来便盆后,便关闭房门,新娘从三拉抽屉桌抽屉堂里取出一包点,那时叫二细果子,平时一般人都吃不上,唯独这-夜二人可以共吃“床头果”。吃罢“床头果”后,新娘便拉被褥铺炕,心中念叨着“一把栗子一把枣,生了孩子满地跑”。后新郎脱鞋上炕,新郎把鞋子藏起来,不让新娘找到,据说这一夜如果新娘踩了新郎的鞋,这个男人就一辈子怕老婆,吃老婆的气。这一夜新娘要独“坐花烛”“洞房花烛夜”就源于此,“洞房花烛”从头天晚上点燃到第二天天亮,这一夜都不能息灭,如果由于不慎或疏忽,把灯弄灭啦,就兆示二人或有早逝,或有遭休离异之灾。旧时,人们照明都点棉油灯,即用一灯台灯碗,或用一破碗渣子,盛上棉油,再顺上一段细棉绳,或搓段纸捻子放进灯油里点燃照亮。灯捻越烧越短,要用棍棒及时拨弄,油越烧越少,还要随时准备添油。所以这一夜新娘要独“坐花烛”,一夜都不能合眼打盹,更不能宽衣上炕,冬天要挨冻,夏天蚊虫咬,真的苦了新娘。听窗户根,俗语听房是免不了的,闹房人散去之后,表面上闹房的气氛是平静下来,但是还有的青年男女隐蔽在院里,悄悄地搞听窗户根逗乐活动,即听房,俗称"听门子"。这些人把窗户纸舔破了(旧式窗户多是用粉连纸糊的),往里边窥视。这些人中也有表哥表嫂之类的亲属。他们都听新房里说话没说话,说什么话,-旦洞房里有什么新鲜事,第二天一早就成为满街的新闻。如果真有守一夜者,第二天清早,新郎的父母还要予以犒劳。如遇雨雪天,听房的人无法上门时,新郎的母亲还得在半夜拿一把扫帚立在洞房门口,冒名听房的人。据传说,新婚之夜,无人听房,有碍于后代。民间听房习俗的原由是这样的:1、家人图个吉利。2、看看夫妻行没行房。3、一般听房的人都是小年轻人,学学经验。4、夫妻行房,小伙子听房,宣告这个夫妻之名坐实,夫妻间的趣事会迅速传开来。5、听房增加这家人的人缘和人气,预示着这家人“人丁兴旺”。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48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