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走进鸣鹤古镇~穿越千年的水乡韵味与美食盛宴
作者:李永合
受宁波唐河老乡李征老板的再三邀请,上周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行六人踏上了前往慈溪鸣鹤场古镇的旅程,去探寻那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江南水乡韵味,以及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鸣鹤古镇也是浙北三大古镇中唯一不收取门票的古镇。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鸣鹤古镇恰如这诗句描绘的一般,透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清幽与雅致。它位于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宁静的白洋湖,湖水波光粼粼,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古宅和青山。古镇依湖而建,紧临五磊山风景区,山水相依,宛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沿着石板路前行,古镇的牌楼古香古色,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其间,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这里的悠悠岁月。
古镇在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宋代起便形成集市,每逢一、三、五、八为集市日,是三北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民国初年更是慈溪“三白”(棉花、白布、大米)的关键集散地,那时街河上船只云集,多达 200 余只,商贸往来极为繁荣,成为了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
而说到国药,鸣鹤古镇更是有着非凡的地位,堪称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溪首推鸣鹤场”的美誉。从明清时期起,众多鸣鹤人外出经营国药业,开设了诸多国药老字号,像清代南北两大国药店“北同仁堂、南种德堂”分别为鸣鹤乐氏和叶氏所开,药材馆内四周挂着的 150 多家国药老字号品牌,其创始人大多出自此地,足见其对国药行业发展影响之深远。
古镇主要有上街、中街、下街三条长街,其中中街最为繁盛。长约 1500 米的中街承载了千年来古镇的所有辉煌,尽管今日已不复昔日的繁华,但仍能从那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中感受到曾经的热闹。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豪宅,黑瓦白墙,马头墙高高耸立,雕梁画栋,富有韵味。
我们漫步在古镇中,特色美食的香气不断扑鼻而来。首先不能错过的便是手工年糕饺。这可是慈溪地区有名的特色小吃,外皮是由软糯的年糕,用擀面杖将拳头大的熟年糕剂子擀成厚一点的面皮,里面放上各种馅料,传统的有荠菜香干馅、咸菜笋丁馅、白糖芝麻馅、榨菜馅、大头菜馅等。李总称赞道:“这年糕饺简直绝了,软糯的年糕皮加上鲜香的馅料,一口咬下去,口感丰富,那滋味让人欲罢不能,而且价格实惠,真是物超所值!”还有游客说:“以前只吃过普通的饺子,没想到年糕还能做成饺子皮,这种独特的吃法太有意思了,来鸣鹤古镇不吃个年糕饺,真的等于白来。”
继续前行,看到有卖老鼠糖球的摊位。老鼠糖球色泽金黄,一头带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制作过程犹如把玩一条水蛇,成形后又似一只老鼠,可爱极了。一位来自新疆的领导评价说:“这老鼠糖球太有意思了,看着师傅制作的过程就像是在欣赏一场艺术表演。吃起来甜而不腻,麦芽糖的甜和豆沙的甜完美融合,再加上松花粉的香味,口感特别棒,回去的时候我一定要多带一些给家人尝尝。”另一位游客则笑着说:“以前只听说过老鼠糖球,这次终于品尝到了,味道真的不错,不愧是鸣鹤古镇的特色美食。”
还有那青麻糍,也是古镇的一大特色。青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有游客品尝后赞叹道:“这青麻糍口感软糯,甜度适中,吃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腻,而且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好吃。在游玩的过程中,来上一块青麻糍,既可以解馋,又能补充体力,真是太棒了。”
逛累了,来一碗小黄鱼咸菜年糕汤也是不错的选择。鲜嫩的小黄鱼与软糯的年糕在咸菜的提味下,熬制出一碗鲜美的汤品。年糕吸收了小黄鱼的鲜味和咸菜的咸味,变得更加美味可口。一位当地的游客介绍说:“我们从小就喜欢吃这小黄鱼咸菜年糕汤,这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美食,味道特别鲜美。每次来古镇,我都要喝上一碗,感觉特别满足。”外地的游客品尝后也纷纷竖起大拇指:“这汤太好喝了,小黄鱼的鲜味和年糕的软糯搭配得恰到好处,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古镇中的古桥梁也是一大特色,它们横跨在河流之上,连接着两岸的居民。这些古桥造型精美,与周围的山水、古宅相得益彰,构成了江南特有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而我坐在古桥边,品尝着手中的美食,看着古镇中居民们悠闲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感慨。这里没有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保留了古镇的原汁原味,美食也依旧传承着传统的制作工艺,让人们能够品尝到最地道的味道。
游览完鸣鹤古镇,我心中满是感慨。古镇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让我明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多么重要,我们应像古镇守护自己的国药文化、建筑文化那般,珍视和保护好每一份传统瑰宝。同时,古镇在商业繁荣后又能回归宁静质朴,告诉我们发展并不一定要以牺牲原汁原味为代价,适度且合理的开发,才能让美好的事物长久留存,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鸣鹤古镇都将永远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美丽与神秘,品尝它的美味与独特。
鸣鹤古镇真可谓是:
依山傍水白洋边,
始建唐朝远古年。
药草声名扬万里,
书生意气德良贤。
鹤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烟雨江南如画,千年历史文化名镇尽显画中。有山、有水、有湖、有河,有井,有桥,有庙,有马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
李永合,诸葛亮故居,南水北调发源地人。从军二十余载,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发表各类文章约600余篇(幅),约50万字。著有散文集《心贴青藏线》、报告文学集《军魂》。20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被全国数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约撰稿人。现任中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