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友情亲情与豪情
——有感《文光清诗词选》情注诗行
作者:卢发松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古训。拜读《文光清诗词选》,通篇透露出作者退休后,依然割舍不下的家国情怀。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治学理念,以自己熟悉的田园为舞台,以格律诗词为体裁,以吟咏普通劳动者为主要物象,以颂扬新时代为主旋律,成就了《文光清诗词选》,细品文公的诗词,感慨良多,概括起来就是“情注诗行”。
一、忠诚 心系家国喜事大事之豪情。
国有大事喜事,光清先生吟诗相和,党的二十大开幕时,他欣然命笔:
《七绝•电视直播二十大开幕》
喜鹊新耕地垄喳,
秋高枫叶胜红花,
京城盛会直播看
廿大精神进万家。
金秋新耕的农田边,登枝叽喳报喜的喜鹊、胜于红花的枫叶、电视直播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连同诗人喜悦的心情跃然诗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像春风吹进了万户千家。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诗人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写下了:
《七绝.咏天舟五号》
天舟快递送银河,
展翅轻盈似月娥。
满载神舟强盛梦,
太空高奏复兴歌。
恰到好处的联想:送向银河的快递,恰似轻盈的苍穹嫦娥,满载着中华复兴梦在太空高歌。在文公的诗词中,家国情怀寓于字里行间。如《习.总.书记考察武汉感怀》、《贺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伍家岗长江大桥通车》、《庆祝宜昌城区解封》、《驱车发展大道》等,一首首应和国家、地方盛事要事的诗词,彰显诗人虽已离岗,但与国家心心相印的豪情依然。
二、乡愁 与生俱来历久弥新之乡情
在光清先生的诗词中,抒发乡愁的作品占据着很大比重,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诗人笔下的鲜活素材。“沮水文河千古镇,平畴沃野设新村。牧笛渔火雎鸠鸟,一菜一瓜总系情。”一首《七绝•梦系慈化》,表达出诗人浓浓的乡情,正如诗人在《七律•慈化中学50年庆》中表达的“乡愁优老累年增”。潺潺“沮水”、“平畴沃野”,记忆中的“牧笛渔火”,关关“雎鸠鸟”,古树花果,菜地瓜园,这些都是常在诗人心中萦绕、承载乡愁的具体元素。“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些诗情画意的咏歌,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极具感染力。
诗人善于创设诗词的意境韵味。如:
《七绝•文河村乡亲小聚》
我借秋天一罐酒,
乡亲欢聚醉乡愁。
青丝曾笑愁白发,
老大方知莫笑鸥。
回到家乡,见到乡亲,最直接的第一感慨莫过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作者在此化用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中,“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把对“青丝变白头”的认知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揭示出来,触动读者去体会,从而巧妙地设置了诗的意境,增添了诗的韵味,将一腔乡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
《七绝.慈化中学校花》
校花朵朵开心上,
历久弥新四季芳。
豆蔻年华曾入梦,
笑纹几缕又何妨。
跨越半个世纪后,同窗都已是古稀之人,当年校花容颜不在。但豆蔻年华还在梦里历久弥新,几缕笑纹何妨夕阳下的憧憬。
作者也表达了乡愁中的遗憾。把呼吁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当作使命。如:
《七绝•重访慈化老街》
残垣断壁正消亡,
不见乡亲窺败窗。
苦辣酸甜年少事,
梦乡伴我毕生长。
诗人以时不待我的情绪,描写了老街“正消亡”、“窥败窗”的场景,尽绵薄之力呐喊。诗中流露出的无奈,同样在读者心中产生共振。
三、敬民 崇尚劳动之情融为诗行之柔情
读光清先生的诗词,一种崇尚劳动光荣,体恤劳动者,歌颂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敬民亲民情感自始至终冲击着读者的情感世界。如:
《七绝•快递小哥》
一车包裹满琳琅,
窄巷宽街送四方。
朱门小户皆上帝,
青春无惧路途长。
作者笔下的快递小哥,穿梭于我们身边,热心周到地为千家万户服务,乐观向上,青春阳光。再如:
《七绝•麦苗村嫂》
沮河水畔谁家嫂,
正月追肥促麦苗。
春早人勤原野翠,
点红缀绿几多娇。
在诗人的心目中,劳动群众是“落雁沉鱼”,所以,诗中自有“村嫂”“点红缀绿几多娇”。
《七绝•采茶姑》
白云深处有茶姑,
采缕春光泡水壶。
秀水奇山出闭月,
心灵手敏纳鸿福。
幸福是用双手创造出来的,采茶姑就是新时代的“闭月”。这样的诗句,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刻意倡导给各项各业的劳动者平等的体面、应有的尊严。如《七绝•修脚妹》,“笑颜素面温柔语,触手生春暖入胸”。《七绝•超市导购员》,“日杂百货如家珍,有问急答口齿清”。《七绝•理发师》,“手执吹剪似挥毫,妙笔生花朵朵娇”。《七绝•药店售货员》,“面若桃花疗百病,轻言细语胜春光”。《七绝•咏幼师》,“未来希望谁托起,点亮青春作蜡光”。诗人用心观察,精心提炼,把各行各业的劳动群众的美感,描写得淋漓尽致,为社会偏见“瞧不起”的行业塑美造型。
加强作品的深刻性、哲理性是光清先生的不懈追求。《狗尾草》被作者赋予了灵性,“甘生荒野乐云霄,似水柔情盛夏妖。不与百花争秀色,点妆后土更风骚”。《路边小花》被作者致以尊严:“羞答答半掩芳容,点点星杂混草丛。一股馨香撩过客,劝君脚下且谦恭”。文公的诗词不仅有含露待放的鲜花般美丽,更有以景寓情、托物言志、启迪思辨、耐人寻味的想象空间和意境;文公的诗词涵盖内容广泛,柔情似水,温馨亲切,让人细品百读不厌。
2023年2月
△卢发松、文光清和诗友在远安乡间采风
作者简介
卢发松,媒体人退休,原夷陵广播电视台编辑、一级播音员,长期从事广播电视采访、编辑、播音及管理工作,有数百件新闻作品在国家和省市获奖,数十篇专业论文、评论及文学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卢发松先生在恩施州采风
(图文供稿:卢发松)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