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理化老师
齐迎春
我初中的理化老师是康世宽老师。上世纪80年代,乡村初中都是这样,物理、化学两门学科都是由一个老师兼任着。康老师是从初二物理开始教我们的。
康老师给我们代课的时候,他刚结婚。爱人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康老师个头不大,很瘦,看上去特别的精干。他的走路和说话一样,总是慢腾腾的,但不是看上去懒散的那种,很是沉稳,给人一种非常沉稳、厚实的感觉。但这还不是他的最大特点,他最大特点就是一和人说话就笑,眼睛也总是跟着一亮,给人一种特别和煦又透着非常精明的感觉。他的眼睛圆圆的,总是转动着一种灵光。
康老师讲课的时候是不笑的,很严肃,除非听到下边有人说话,或是看到有人走神。这时,他就停下了课。你以为他要开始训人了,他却只是一笑,眼睛里转动着那灵光,盯着你看一会儿,然后再转向其他同学,透着一种“你们懂得”的神秘笑容。有时也会幽默诙谐的来一句:“你们忙得那些事儿,咱下课再做,行不行?”弄得那些说话的同学也就不好意思了。有时他会盯着你一直那样笑,直到笑的你也尴尬的不好意思的笑了,他才会又去讲他的课。康老师是从不打骂学生的。

由于康老师的风趣幽默,学生们也总爱上他的课,学的也特别的起劲。他的课上那些抽象的物理、化学知识,他总能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同学们对理化课既感兴趣又学的轻松。课余的时间里或是自习课上,你要是看到有三五个人攒到一起争辩,不用问,他们一定是在争论物理或化学中的某个问题。特别是化学中的那些推断题,总能给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一种恍似庭审中的大律师一样的口若悬河的自信,也总能引来围观同学的阵阵羡慕、崇拜的目光。眼睛里的小星星溅得到处都是。
我们那时的自习课是不排科目的,同学们都是坐在教室里做作业。康老师每一天的自习总会到教室里转一圈,或者干脆坐到讲台上批改他的作业。这也许与他住在学校有关。好多时候,因为辅导同学们的习题,一辅导就是一个自习。他不单是辅导他所带的理化,数学、英语等只要他会的,他都辅导。康老师辅导自习大多是中途来教室的,那时我们的教室窗户还不是玻璃的,都是窗纸。窗户上总有一些破烂的洞。他走路慢,所以走起路来也几乎没有声音。他来到教室窗外,总会先在那些有破洞的地方偷瞧一番教室,看看哪些同学在说话或是搞小动作,然后一走进教室他就又笑开了,那些灵光又在他的眼睛里转动开来。边走边盯着那些捣乱同学笑,也不去批评那些同学。直到转到某个同学身旁,被这个同学拦住问问题了为止。
康老师有偷瞧的习惯,也有偷听的习惯。由于他住在学校,放学后其他老师都回去了,他的家又紧挨着宿舍,晚上的时候,他时常出去院子里转转,听听哪个宿舍的同学还没睡,他总会敲敲窗棂,督促他们赶快睡觉。有一天夜里,月光皎洁,亮如白昼。康老师又出院子里转了。路过我们班女生宿舍门前时,女生们早已看到了他映在窗户上的身影,然后故意开始谈论学校的老师,有意的让他听到。其中一位女生说:“哎,姐妹们,你们觉得咱们的康老师这个人怎么样?”另一个女生便故意大点声的说:“康老师这个人不错,就是一笑面虎。”一句话引得众人一边应和着,一边大笑。第二天上课,康老师讲完课在走廊里来回走动的时候,转到那位女同学旁边,弯下腰,低声的问了一句:“你觉得康老师这个人怎么样?”一句话问的那位女生不好意思的羞得低下了头。康老师又带着他那和煦的笑容走开了。
“笑面虎”这个词现在想来是不恰当的。笑归笑,康老师可算不上“虎”,也是那时的我们词汇空乏。称康老师“笑面佛”,倒我觉得倒是还算恰当。
康老师平时话少,走路的时候总喜欢低着头,那是在思考着问题。康老师就是这么一种喜欢不停思考的人。康老师的聪慧、思维敏捷、说话诙谐幽默,与他的不停的思考、钻研、知识渊博是有很大关系的。
康老师对我一直很不错,我以前的一些文章中也提到过,初三那年,我曾作为我们学校的尖子生参加过全县组织的英语、理化竞考。后来我考入了师范,康老师也调入了高中。康老师调入 高中一直代的是数学学科。现在的康老师已离岗在家,他对我成长道路中的帮助是巨大的,也是值得我一辈子去感恩的。 2024年11月15日

【作者风采】

齐迎春,笔名浅若清风、行云、迎春、笔随心走,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岚漪诗社和岚漪文苑创刊者,著有散文集《心路》、诗集《浅风》。文观:我笔写我心,我心抒我情,推崇随心、率性、自然、纯朴的作品。铅字和墨香是一生不懈追逐的梦想,心存美好,相信故事和美景就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