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青岛的马牙石路
●费聿新
在青岛,马牙石路如同城市的记忆,镶嵌在许许多多的大街小巷之中,它们是德国人留下的杰作。人们印象比较深刻的,当属中山路延伸至天主教堂所在的东坡街,或是蜿蜒于昔日波螺油子的小巷,亦或通往小鱼山的福山支路上坡处的路段,它们以独特的姿态,讲述着青岛的历史与故事。
这些街道由一块块精心铺设的马牙石构成,经过时间的磨砺,石面光滑,却依旧保持着古朴的质感。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这些石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仿佛是历史的光辉在闪烁。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耳边回荡着脚步与石头碰撞的声响,尤其八九十年代青岛大嫚儿脚蹬高跟鞋撞击出的乐音,那是一种独特的节奏,它似乎在吟唱着青岛的时尚。道街旁的各色洋房及建筑,静静地矗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记录着这些马牙石街道上的每一次变迁。
时代飞速发展,建筑也在老化,老街区略显陈旧,但马牙石路依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不仅连接着青岛的过去与现在,更通向了城市的深处,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周边圣地的神秘。每一步踏上去,都能感受到青岛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它们是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4.11.19
费聿新:齐鲁文化学者、作家。青岛市办公室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原青岛市信息调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