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韵空自怆,凌冽打菊黄 1227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仰观暮气壑轻扬
俯瞰寒莲涧枯裳
乱砾径骑几峰转
沧桑风啸卷林狂
朦胧月色掩青岗
一地皎白流似霜
凡韵曲尘自悲怆
夜来凌冽打菊黄
凄野细风叹,凌雨散旧缘,几度萧逸梦,匆客离凡间。《庄子》曰:“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帝道、圣道皆以无积而开物成务,正如《道德经》所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弗争。”天道好还,循进而成,厚德载物,道法自然。春秋冬夏,行云流水,天地无欲,大爱无疆,人生境界就是在重重磨砺中逐渐看破放下三维物欲而升化思想灵魂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每一次欲火涅槃都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放下和对新生命的逐渐觉醒,这是一个否极泰来又脱胎换骨的过程,唯厚德者能化载新形,放下就是布施,将低维世界的有形之物转化为超维形态的无形之德,能量与物象浑然一体,天人合一,厚德载物,道法自然,境随心转。
春唤万花苏,难感点头石,茫茫唯其数,过哉犹不及。一切生命成长皆是一次千载难逢的修练,生命意义不是与低维物事纠缠不清,而是激浊扬清超凡脱俗。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乾乾君子当登高望远,不执当下!第二重境界北宋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谦谦君子明确目标后必须坚定不移,孜孜以求,乾乾不息;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终生寻觅的东西其实就是永恒的本我!我本化道,道本是我,不来不去,如如无动,正如《心经》所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