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耀安 梁卫国 摄影:方丹心)
由广东省廉江市剑清粤剧团出品,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领衔主演的红色经典大型现代粤剧《江姐》参加羊城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于11月20日下午在广州江南大戏院隆重登场,受到广大戏迷的关注和欢迎。
今年的羊城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江南大戏院)由国家二级演员李伟聪担任主持并拉开了活动帷幕 。
他首先介绍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湛江市委原书记、广东省广府人珠玑巷后裔海外联谊总会会长陈耀光,广东省文联二级巡视员梁少锋,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谭臻,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凯彬,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花利红,红线女艺术中心主任蒙菁,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一级编剧余楚杏 ,胡智荣文化基金秘书长潘洁英,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副理事长叶建卫,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苏小玲,监事罗晓风等。
李伟聪强调:本届盛会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指导,并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州市粤剧院等联合举办的。羊城粤剧节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时间跨度最长、影响力最广、最具权威性的粤剧文化交流平台。
由中共廉江市委宣传部、廉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湛江市艺术研究室指导,廉江市剑清粤剧团演出的红色经典大型现代粤剧《江姐》,用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贞气节谱写了一曲为民族解放甘洒热血的英雄赞歌。
新改编大型现代粤剧《江姐》是由著名粤剧编剧家李悦强改编、国家二级导演杨树光导演、国家一级演奏员戚铿设计唱腔音乐/配器、国家一级灯光舞美师何光荣设计舞美灯光,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们与全国服务基层先进文化单位廉江市剑清粤剧团联合打造的一个守正创新的大型现代粤剧。
该剧先后在湛江、廉江、肇庆市等地庆祝建党大型活动和第四届“世广会”献演受到广泛好评。近日,粤剧《江姐》入选“羊城粤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再次领衔主演《江姐》。
主攻花旦、刀马旦的岑海雁接到由李悦强改编的剧本后,由于剧本的铺排、曲词都很有粤剧的本色,戚铿师傅设计的唱腔音乐也十分感人动听,兼之岑海雁的外公当年是搞革命工作的地下党,她自少耳濡目染地下党的革命故事,喜欢阅读江姐的故事作品,江姐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她,自小就在她心灵中树立了江姐的丰碑。海雁敬爱江姐,决心要演好江姐。
杨树光导演说,在排练中我感觉到岑海雁老师就是我心目中希望要的“江姐”。为演好江姐,海雁钻研精神达到了如痴如醉。她文化素质较高,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理解较为充分,表演大方得体内涵丰富,唱腔感人,尤其念“口白”具有现代戏的清晰自然、恰到好处。
岑海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入读广东粤剧学校,八十年代初成为省粤剧院演员,曾经与剧院众多老倌配戏,是一个粤剧承前启后的优秀演员。她近年较多饰演花旦青衣行当。在戏曲上,青衣是斯文、大方、慈爱、守信的舞台形象。
粤剧江姐是一个读书人出身、“挺进报”的主编,有文人气质,同时兼有慈爱、机智、坚强,昂首挺胸的英雄气概。岑海雁演过很多传统戏中的大家闺秀:《梦断香销四十年》的唐婉和黄春娥,《柳毅传书》的龙女,《汉文皇后》的窦姬,《白兔记》的李三娘,现代戏《红头巾》的惠姐,《山乡风云》的刘琴等,但这些形象和情感的人物与江姐是不同类型的女性。
江姐这一胸怀崇高革命理想,充满坚定革命性的文化人,柔中有刚的气质、现代革命女性形象,对岑海雁来说无疑是一次“蝶变”,也就是无论是思想情感,还是演唱和人物塑造,挑战都是巨大的。
岑海雁阅览了大量有关江姐的资料及兄弟剧种的视频,学习兄弟剧种的长处,结合本剧种的特色,努力塑造一个“革命者”+“知识分子”融为一体的革命英雄形象。她十分注重挖掘江姐“舞台艺术形象”背后的从容大气的“文化形象”。
例如,剧中“壮志未酬恨偏长”、“青山不改,赤焰更光”、“绣红旗”、“春蚕到死丝不断”、“不要用哭声告别”等主唱段以梆簧为基调,保留传统粤剧本色。她以曲润戏,用细腻的唱腔表现人物情感,能和观众共情。尤其是“春蚕到死丝不断,留赠他人得温暖……”这段新腔,前半段用子喉感人肺腑的柔情唱法,后半段巧妙地吸收运用真嗓的新腔快中板,比较激情地把江姐坚贞不屈,忠诚于党,向往新中国,关爱战友,期待孩子健康成长的丰富内心世界抒发得淋漓尽致。她以沉浸式艺术体验等方式引爆全场,观众感受到一个品质高尚、有血有肉、气质非凡、真实可信的巾帼英雄而连连喝彩。
岑海雁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每次演出(排练)之后总要找出遗憾之处,那怕是“口白”中一个字、唱腔中一个音符都要处理得当。其中第六场“审讯”比较大段的“口白”,她坚持戏曲有韵律的同时,为了更丰富人物的形象,参照话剧的语调与语速,平调平实,运用粤剧锣鼓(课子),达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不愧是艺术的新探索。
面对内心阴险、狡诈虚伪的沈养斋,她严词回击“……是谁害得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你们!是谁撕毁《双十协定》挑起内战是你们!是谁投靠美帝,出卖祖国大好河山?也是你们!……”。面对敌人以死威吓,她面不改色心不跳,,“如果能有十次,甚至L次万次,我也毫不保留地献给我们的党”。气吞山河,时代气息与人物感情注入戏曲的韵律口白之中,这口白活用了排比句。岑海雁的二次艺术创作,把一个活生生的巾帼英雄江姐形象树立了起来。
岑海雁告诉笔者,是江姐的英雄事迹激励了她,是民营剧团排演现代戏的艰辛和对艺术的挚爱及主创艺术家们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感动了她。
演《江姐》,学江姐。《江姐》的每一次排演都是一次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正能量的传递,观众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江姐》剧组的全体成员得到了历炼和提高;岑海雁演绎江姐不仅体现她艺术上走向炉火纯青,更是又一个粤剧塑造《江姐》英雄形象的时代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 剑清粤剧团是粤西地区的一个文化品牌。曾获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授予“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团长陈剑清先后荣获“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廉江市“十大工匠”之一等光荣称号。
据了解,廉江剑清粤剧团是在资金紧缺、演员流失的条件下排演《江姐》是难能可贵。《江姐》剧组主创艺术家们与剑清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在团长陈剑清、荣誉团长杨默教授和总监制杨树光、吴国英等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高效优质地将一部粤味浓郁的粤剧《江姐》呈现在“羊城粤剧节”广大观众面前,给大家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一个盛宴享受,展现了粤剧艺术的多元魅力和时代传承,深受欢迎。有米寿戏人观后赋诗一首:
粤剧《江姐》耀梨园
辰龙羊城鼓乐喧,
粤剧《江姐》耀梨园。
红梅聚力花璀灿,
海雁凝心塑伟贤。
丝暖人间蚕不死,
心丹牢底坐能穿。
氍毹不绝华蓥火,
先烈风标万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