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宋春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人。师从于龙风文化发展中心龙三社总社长何淑芳老师门下,院长郭淑萍老师。爱好古诗词,作品曾发表各大诗社,收到诗友及老师的好评,本人愿与结交四海诗友,与诗词为伴,一路清欢。
雾淞
宋春堂
白雪雕千树,寒霜塑万凇。
画魂灵入境,追影静诗浓。
塞北江南
宋春堂
塞北飘银耀,梅花寒一笑。
江南四季春,菊竹联山峭。

江南塞北
宋春堂
江南四季春,菊竹联山峭。
北国撒沙糖,梅花含一笑。
江南北国
江南春色百花圆,菊竹松梅满画川。
塞北寒冬雾凇美,冰城雪景似神弦。
小雪
宋春堂
寒云叆叇朔风驰,小雪初临落玉墀。
瘦柳树条穿素缕,残荷卧水覆银漪。
围炉煮酒闲情雅,对景吟歌逸兴随。
天地苍茫琼屑舞,山川静穆韵成诗。

作者解读此诗《小雪》的绝美[胜利][合十][合十][合十]
首联“寒云叆叇朔风驰,小雪初临落玉墀”,开篇点题,“寒云”“朔风”勾勒出寒冷萧瑟的氛围,“叆叇”描绘云层厚密,“驰”字写北风之疾,“小雪初临”直接说明节令与雪的初至,“落玉墀”给雪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高雅,此联通过环境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寒冷、静谧且略带雅韵的基调。
颔联“瘦柳树条穿素缕,残荷卧水覆银漪”,对仗工整。“瘦柳”与“残荷”选取了冬季典型的植物景象,“穿素缕”形象地写出雪落柳枝的模样,如丝缕缠绕;“卧水覆银漪”则展现残荷在水面被雪覆盖后,水面泛起银色涟漪的画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雪中残柳残荷之态,从侧面进一步烘托出小雪之景,静中有动,富有诗意与画面感。
颈联“围炉煮酒闲情雅,对景吟歌逸兴随”,从自然雪景转入人物活动。“围炉煮酒”是冬日里极具闲适氛围的场景,“闲情雅”点明这种活动所蕴含的优雅情致;“对景吟歌”则紧承上句,表明面对眼前雪景吟诗放歌,“逸兴随”写出诗人兴致的高涨与洒脱,将自然之景与人物的雅兴完美融合,使诗歌富有生活气息与情韵。
尾联“天地苍茫琼屑舞,山川静穆韵成诗”,“天地苍茫”将视野拓展到整个天地之间,“琼屑舞”再次形容雪花飞舞,强化了雪势与雪景的浩瀚美感;“山川静穆”描绘出山川在雪的覆盖下一片寂静庄重的样子,而“韵成诗”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升华,既指眼前雪景如诗般美妙,也暗示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中诗兴大发,吟成此诗,表达出对小雪时节天地山川景色的深深赞美与陶醉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