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546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励志宣讲】
华为公司孟晚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精彩演讲
图文:摘自网络
编发:韩积蕊(山东临清)
【编者按】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万古学,悟百种业。大家在求万古学的同时,不妨探究新的人生理念。
阅读让人生更精彩!
2024年11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九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该校礼文堂举行,华为公司孟晚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1500余名研究生即将告别神仙湖畔的学术殿堂,走向社会书写青春与梦想新的华章。
孟晚舟以《慎始敬终,恒心致胜》为题,向毕业生分享了知识获取与专业发展之道,着重阐述了把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为毕业生们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演讲稿全文】
《慎始敬终,恒心致胜》
尊敬的徐扬生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受邀来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大家一起见证人生的这一重要时刻。祝贺你们!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同学都希望抓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尽可能不遗漏任何热点,难免都会有一点FOMO(fear of missing out译文:指一种由患得患失所产生持续性的焦虑)。我想说,知识没有穷尽,但学习可以聚焦;学习没有捷径,但努力可以恒久。选择越多,我们就越要保持清醒和克制,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思考上,用一个强大的内核,去应对变化的世界。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身边的两个小团队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有些收获。
首先,真知一定从实践中来。
大学毕业后,有人继续在学科前沿仰望星空,也有人走进真实的应用场景。在华为,有一批批博士,拿着“手术刀”,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个个实际难题。
这其中,有一个博士军团,拿着他们的通信、光学与材料专业的“手术刀”,深入到骄阳似火的一线,蹲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冒着大雨跟着客户下现场,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个困扰业内20多年的难题,被评为光接入网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如今已在全球规模商用。
这个难题是什么?
在我们所在的城市、居住的大楼里,在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部署了大量光纤。地球上,有亿万根光纤,穿过家庭、穿过小区、穿过城市、跨越高山和海洋,将我们联接在一起。我们打电话、发微信、刷视频,都离不开细细的光纤。
有没有人想过,光纤坏了怎么修?这个问题,曾经深深地困扰着我们。因为光纤是无源的,无法承载电信号。传统做法是,在每根光纤上贴标签纸,出了故障,就只能通过人工方法来一根根排查,效率极低、成本极高。
华为的博士军团,创造性地提出在光纤里印刷光虹膜,相当于在光纤芯里打上了“光二维码”,让每一根光纤都有专属身份标志,再利用光的感知能力,实现对“光二维码”的识别,只需扫一扫,每根光纤很容易被识别。
但从idea(基本含义是“想法,主意”,也可以指“概念,理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和应用),到一个产品,再到规模化商用,中间还有很多“跳”。给每一根光纤打上“二维码”,其难度相当于在头发丝上雕刻一个维纳斯。真正开始落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每一个环节问题层出不穷:理论上证明成立,但没有考虑实际器件约束,一做实验就失败了;而当实验室验证成功了,到现场验证时,太阳炙烤,材料升温,一个参数失效,又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厂家的工艺也还达不到要求,博士们要在车间蹲点,手把手带着工人提升工艺,没有相应的生产线,博士们便协助供应商从0到1,进行突破。
成功的那一刻,一位博士感慨:“在idea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仅凭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从理论到产品,中间还存在着巨大的gap。在华为,70%的工作,就是在弥补这个gap。”真实场景中产生的问题,不仅要依赖在校期间所积累起来的强大理论基础,还要双手沾灰、两脚沾泥,在实践中解决一个又一个课本上没有遇到过的难题。
1950年元旦,“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去探望他的老师,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老师对德鲁克说:“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德鲁克,德鲁克认为:“才能本身毫无用处,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它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价值。”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双手沾灰,两脚沾泥,迎接进入社会的这一堂“基础课”。
实践出“真”知,专注出“深”知。专业不仅是稳定自身内核的根基,也是铸就组织价值的基石。
在华为的财经团队里,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群体,虽然从事着看似平凡的基础工作,却能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学历或履历,却用一个个“零差错”,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着“优秀”。“优秀”的定义从来不是唯一的。拿着“手术刀”在实践中解决难题的博士生是优秀的,长期高质量交付日常作业的工匠也是优秀的。与岗位需求相适配、尽职尽责的员工,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比如,有一个岗位,叫做合同全检。合同全检会计的任务,就是在公司的采购合同签署后,检查交底信息与合同文本的一致性。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比对采购订单与合同中的信息是否一致,识别合同中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条款,及时沟通、登记和跟进各类问题。
这个岗位年均比对6000份合同,始终要保持极高的作业质量。他们既懂合同,又懂业务,还要给前端业务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和建设方案。
听起来,这些事也许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但他们准确无误的作业支撑着我们每年近千亿美元的付款。
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不是只有伟大才值得被歌颂。
一座大厦的根基,正是由普通人“一生一事”的执着、“精进不息”的专业、“毫厘必究”的严谨和“千锤百炼”的卓越构筑而成。
优秀,是时间淬炼下的坚定,也是在不懈攀登中的沉淀。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希望大家尽到足够的努力,交付每一份工作,履行每一分责任,勿以事小而懈怠。
奋斗诗篇的一笔一画都是收获,漫漫征程的一朝一夕都是精彩。
成长就在点滴奋斗中,背朝灯火,面朝星光,在平凡中诠释非凡。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去追逐梦想,去实现价值。愿你们在这场旅程中收获智慧和勇气,收获谦逊和坚韧。愿你们在这场旅程中,梦想永远炽热,心灵永远年轻。
但也请别忘记,人生不是一场关于成功的竞赛,而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求真之路、求知之路。
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培养主动探求的意识,打破固有认知的束缚,才能恒久地去接近它们。
祝福你们!
谢谢大家。

【老韩心声】
实干兴家,躺平白瞎
文/韩积蕊(山东临清)
一边生,一边活,才叫生活。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生活的好点更不容易。
面对如今严峻的社会形势,谁的生活都不容易。
那怎么办?我们不要焦虑,不要烦躁,更不要抱怨。抱怨没有用,一切等于零。我们只有扬起生活的风帆,奋力前行,才能获得理想的生活。
读一读孟晚舟的演讲稿,我们不消极,不颓废,不躺平,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对未来的向往,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一路奋斗一路歌,唱着唱着就退休了。我的人生理念是:
一、适应形势求发展,与时俱进谋人生。紧扣时代脉搏,勇立潮头,奋力拼搏。紧跟时代热潮,才不至于落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文凭热,我在1982年考上聊城师院(今天的聊城大学)首届函授中文系本科。1984年考上聊城教育学院历史系。获得中文,历史专业两个文凭。
九十年代,出书热,我在1988年30岁,开始写作,1990年,1991年,2000年连续编写出版了三本书,并荣获聊城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
步入新世纪,买房买车热,心想,虽然说家庭经济不宽裕,咱们也不能落后于时代,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儿孙更落后。随即决定又贷款,又借钱,连续买了几个学区房,孩子们买了车,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只有自己奋斗,生活才能幸福。一手抓经济建设,多多创造财富。一手抓文化建设,构建书香家庭,培养好孩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重视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培养孩子不落后,大儿子儿媳都是理学硕士,省厅,区级单位公务员。小儿子儿媳都是大学毕业。企事业单位工作。
源于生活阅历丰富,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如今年近古稀,仍然坚持深度学习。紧扣时代主旋律,写文章,编故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努力绽放自己的人生精彩。
二 、立第一等志,学第一等识,为第一等事,做第一等人。无论什么时代,在同龄人中,各个方面力争上游,你的生活就不会很差。
三、掌握一技之长,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刷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只有技术含量高,你所创造的财富多,你的家庭生活才会好。
亲爱的读者朋友,咱们不能唱高调,光说不练假把式,你可能会问,老师,你有什么特长?会什么呢?
1973年读高中时,我学会了雕刻图章(读小学时,就会写毛笔字)恢复高考的第三年,1979年考上中师,开始勤工俭学,去乡村,下工厂,上门服务,雕刻藏书章,用青田石,寿山石,鸡血石篆刻,赚取生活费。
后来又编书写书出版,卖书赚钱,打印名片,纸板透雕,兼职婚庆公司主持人,到老年大学上课。如今,又编辑配图刊发都市头条平台文章,这些都是技术活。
退休后,联合市委宣传部,关工委,电视台,作协,民盟,京杭书院做了许多公益。被评为聊城地区关工委先进个人。
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怕生得穷,就怕生的怂。如今新时代,你越躺平,越受穷,别人更瞧不起你。
五、大钱挣不来,小钱也要挣。我们用小钱维持家庭生活,大钱慢慢积累,过个三五年,再贷点款,买车买房,不成问题。
六 、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孩子考不上大学,你就让他学一技之长。譬如,学驾照,学装修,学修手机,家电维修,疏通地暖,学烹饪,当个厨师也好。
总之,实干兴家,躺平白瞎。现在的社会,只要你不懒惰,就有饭吃,就不会挨饿。
寒冰随笔
2024.11.22小雪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理论宣讲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