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在我心中的作家情怀
文/李海华
从喜欢上写作到成为省作协会员,我走了整整近三十个年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说短不短,悠悠数万日,这一步我走得好漫长,这一天我等待了好久好久。这就像等待或者邂逅心上人那样,我邂逅到了自己最宝贵的黄金年华。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有些人和事我一生也不会淡忘。
我是70后,出生在农村,我像许多普通农村孩子一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度过自己的童年。或许那个时候生活单调,没有什么多元化的东西,因此在一些人眼里只有“当官”才是看好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多元发展,许多的人和事却告诉我,一个人的生命虽然由天定,出生环境不由自主,但生命赋予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却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小鸟因为选择了蓝天,才能尽情飞翔,而我的选择,我的梦想,是平凡无闻如一株渺小的小草--国企员工,虽然奋斗在企业里,在此发现我的生命里有一抹诗意的梦想的光亮:关于我的骄傲,关于我的自尊,关于我的价值。我在默默无闻干好本质工作同时,业务时间在创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希望每个人心中都有爱,要懂得感恩。饮水思源,我们更应该以感恩的心态去建设和回报企业。毕竟企业养育了我,没有企业的发展,哪有小家的幸福;没有企业的辉煌,哪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我喜欢阅读,崇拜写出名著的中外大作家,他们著作里的故事和散发的思想不断浸润我的心,而社会的发展又给人们提供了可不断选择的机缘。于是我想,生命就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段光阴,怎么度过这段光阴呢?只要不为“生不逢时”而报怨,只要不为环境所限而叹息,只要不为暂时的挫折而放弃,坚持把自己的美好愿望、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就一定能谱出自己喜欢的人生美好“乐章”来。 于是,我一边不断自学,一边不断当生活的“旁观者”和思考者,在工作之余开始创作,慢慢写出了一些杂谈杂感来,渐次也有文章在报刊发表。每当有所获,就使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到在内心撒下一片片阳光。在这个过程中,我更体会到苦难是人生储存的“财富”,平淡中也拥有爱的温馨,普通人身上常闪烁着宝贵的人性美。
我知道自己受教育的浅薄,知识的简陋,眼界的狭窄,是写不出什么有影响的东西来的。但我想,写作于我不是一种职业,只是不断充实内心素养,提升做人的认知,努力在生命光阴里体现出一种价值而已。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此,我所有的努力都为了这一天。似乎,我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几次难忘的生命碰撞,都是为了这一天——成为一名正真的作家!
作家,这是一个让人心揣着敬畏和仰慕的名字。幼时,作家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一个人想成为作家,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得起繁华,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打击,抵得住诱惑,几经沉浮,痴迷于写作。当累到一定的时候,大悲大喜,大起大落过后,生命的浮华丽影去掉了,文学才基本成型了,才让你有机会做一个合格的作家。成为了作家,你的文化底蕴就要更加的磅礴、更加有内涵,有思想,有激情。
在生活里,让自己的文章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始终是我写作最高旨意。我欣然接受来到我身边的万事万物,爱惜每一个生命。潜心修炼, 打磨不一样的人生,铸造不平凡的文章。写好文章,是我每一次写作的使命。所以,我无不时刻提醒自己要沉淀下来,就像一颗沙子那样沉淀,直到狂风到来,才去彻底咆哮。于是,我开始了与时间赛跑,并幻想在无声无息的瞬间,将自己融入更大的、更有激情的文学天地之中,去酝酿出惊世之作。
如果真的有那一刻,我想我的眼泪会像泉水般地去喷涌;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刻,我想我的生命之花也会在寒冬里瞬间绽放;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刻,我想我的思维会像白痴一样彻底崩溃。
我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一股对文字、文学的血液。有人说写作是作者对某种欲望的表达和延伸,而好的作品则是作者的某种修行和磨砺。所以我辛辛苦苦地在生活中搜取写作的灵感,撰写了不少生活中的孤独与落寞,为的就是安慰自己的心灵,勾起自己的魂魄,让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某种神圣。
我爱写作,我爱文学,但我没有在文学上有大的建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走进了“闭门造车文学”的怪圈,但我并不后悔爱上文学,反而更加坚持自己与文学不离不弃的特殊情缘,因为我始终坚信终究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作家,无论成为作家的时候,我是否还有一口气,还好,结果比我想象好得多。
如今,我也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四部长篇小说,也算成为了一名作家,但作家的光环并没有像我幼时想象的那样带给我太多的欣喜,相反带给我更多的是责任和一种使命。于是,我心揣着信念继续北上,去尽一个作家应该尽的责任,去完成一个作家应该去完成的使命。
李海华,山东临清市人。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临清市作协副秘书长,中冶银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银河纸业报》责任编辑,《当代新文学》副总编,作品散见于《中国纸业报》《精短小说》《聊城日报》《鲁西诗人》《长安日报》《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文学》《作家文学》《临清周讯》《中国现代文化报》等报刊杂志。作品《希望》荣获1996鲁西北青年诗人《三等奖》,《长眠在麦田里的母亲》在2018年全国首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荣获散文类二等奖。通讯报道2次荣获全国造纸产业优秀企业新闻一等奖,6次荣获全国造纸产业优秀企业新闻二等奖,5次荣获全国造纸产业优秀企业新闻三等奖。2019年,被中国华夏精短文学学会评为十大创作明星。长篇小说《转动的青春岁月》在《山东商报》连载,出版散文集《岁月静好,寻梦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