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小红书@鸟叔本期诗人:流星 冯金斌 豫东坷垃头 耿兵 中华 张霄 翁堂明 思北 李旺兴 老远 老健 语溪河 必忻 项玉友 练立平 王玉瑞 陈先俊 田源
远去的村庄
文/流星
炊烟袅袅升起
人间平添了一抹惆怅和一份牵挂
古老的民谣唤起心中旧梦
远行的人和返乡的人都在怀顾
走向村口的小路日渐消瘦
沉寂的老柳醉倒进残阳
远去的村庄
试图在岁月中捞出自己的影子
时光是那不息的河流
只剩下故事在流淌
冬日养雪
文/冯金斌
喂饱了一些冬日,
万亩心事养雪,
八千里的梦被洗劫过,
传说摇荡了芦花。
怒放的夜,
吞下了落日,
和流星的哽咽。
如雪的记忆,
找到了月亮下雪,
白透的月亮,
养不住投水的皎洁。
逐放的万里江山,
也被弄得天寒地冻,
还有那些野烟横渡。
无辜与风看苍天,
骗取诗性,
深陷于月光之中,
虚构的雪就被撒下来。
恍惚
文/冯金斌
芳华旧梦的错觉,
是否将自己看得远一点?
低调土味风尘,
被人间的冷静举着。
意喻抢尽了风釆,
草样的遐思,
流出目光,
替黑夜挣扎了一回呀!
那么多的文字,
咬断时光,
然后老得就没有滋味。
可能还在花开时回首,
仍给人以恍惚,
我的头发却被雪花柒着。
经过夜的人
文/冯金斌
枕着星星看它的漫天,
然后夜读月亮,
一塘清水洗了当头。
想到曾经的落日,
点亮了夜灯,
想挣扎不出来的尘世,
却与黑夜同流合污。
而爱我的光,
正轰轰烈烈地照耀着。
一切的发生被看着,
把自己种进夜里,
沧桑得像要找到那桑田。
然后经过夜的人,
总会用身体里的火,
燃出了自已的命和生长。
一片叶子
文/豫东坷垃头
炒时间的鱿鱼
回到大地床上好好的睡一觉
别以为走投无路,别以为
成了无用之才
桑叶、楸叶、银杏叶……
都是著名的中药
认真细看一叶,它体内的
河流、山川、蓝天、白云
最难读懂的一场大雪
还有泥泞、挫折、虫咬风吹雨打
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我不想给你说出它更大的秘密
它以飞翔的姿势
寻找过你
你至今还不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石头
文/豫东坷垃头
挖石、叩石、雕石、拜石
古今大家小家皆有
有人把石头玩得富丽堂皇
有人把石头玩得倾家荡产
我曾听一个采玉的人说
为了一块石头
争抢成战争,赌成生和死
石头山,石头洞,石头神
石头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历史悠久
但是玩石头的人不多
玩出名的更少
因为石头需要石头一样情感的人
才能石破天惊、飞沙走石……
小雪
文/豫东坷垃头
又是一个季节迎面而来
令人喜爱的小雪
素眉、纤腰、长裙,躲在云朵后面
只能看见影子
豫东平原这几天
低温四度高温十三度
凉凉的风让人有点发抖
还好,对一个季节到来
我们提前准备了温暖
只是田头的稻草人
还挺着圆圆的肚子在待
谁把它领回家
我用一下午时间思考
加什么衣,煮什么酒,摆什么棋
用什么方法迎接小雪
落日
文/耿兵
尽管 风的颂词一再热烈
我还是和湖泊一样保持沉默
保持警惕
唯有这样 我才能够与落日一样
穿越花海 穿越云霄
与梦幻中的蝴蝶一起飞翔
在文殊寺 我轻易地掏出一身的洁白
在庄严的大殿前
想起那个午后
你将一颗比海还湛蓝的钻石交给我
多年以后 我辗转来到你的诗里
用一颗饱含慈悲的心
渡化着你
秋风里 那潦倒的一切呵
早已印验了宿命的荒唐
而我
只是将一颗蠢蠢欲动的心
交付给秋夜
火焰
文/耿兵
何必在意 这短短的一瞬
漂泊 流浪 哀婉或者是叹息
只须再等上几分钟
我便能从这苦难重重的尘世
焠炼出希翼与甜蜜
或者与生俱来的欢娱
——
这喧嚣的风
可是我在你的前世 低低地呻吟
这嚣张的闪电
可否停在莫扎特低缓而深沉的琴音中
留下这清冷的灰烬
我的睡莲呵 可是你梦幻中斑驳而闪亮的光环
我听见一只白蝶的呓语
在轮转的路上
在渐逝的冰河
在消失的梦中
春夜
文/耿兵
陈旧的钟摆 永不止休
那些微小 惊喜 欢娱和小庆幸
还是静静地停泊在案桌上
轮回中的白蝶 似一颗明亮的舍利
化渡着一颗顽冥的心
阳光温存
我伫立于长安街头
看十里桃花开满华清池畔
我的手掌宽大
却握不住那些逝的花蕾
我置身于花海
看满山夕阳眷顾我含情脉脉的诗行
在今夜的情歌中
渐次永恒或者热烈
你去了无雪的江南
文/中华
天际微亮
偶尔有亮着尾灯的车驶过
冬季的雨
几乎听不到大小的雷声
世间真的宁静
只有轻微的风 迎面而来
吹拂于浮世间
我知道
你更喜欢一场雪
一场雪的洁白
等不来一场雪的你去了南方
我一个人
顶着白头的心愿
期盼落一头白雪
沿我们一起 曾
踏雪走过的路
再一次在这个冬天想起你
这冬雨让我更想那冬雪飘飘
文/中华
初冬的风雨
让最后留残的枯叶
彻底有了
飘落的归宿
树枝的挺立有了角度
林间有了穿透
河水
似乎也消瘦了起来
一场绿色已去
一场冬的雪落未到
两岸的风景
却多了些萧条和凄凉
意外的是
立冬后这些天
连续阴天的小雨天气
微冷 空气清凉
人们更多想的是
屋内虽有暖气的温暖
却更想室外
冬季的寒凉和漫天飞舞的雪花
冬季的书页
文/中华
双眼平视
曾经的绿色已变得枯黄
阳光似乎也没了力量
任凭寒凉肆虐
歌声里的微笑
泛起了许多过去的美好
拨动琴弦
优美曲调的最高音
一定是我
心里最美好的憧憬
举杯热茶
敬畏无垠的天地
书有万卷
怎奈踏行万里的丰满
寒凉中
收回我的目光
继续阅读
特朗斯特罗姆的序曲
反光
文/张霄
句子,出现了斑点之后
她在音光波中也逐渐消失
回忆中,那么确切,自然的神态
和谐感的呼吸没有了
她的易容术,似嗷嗷待哺的一个孩子
故人
文/张霄
印象里,投影时而显现:
似一抹云,霞,一缕风
花朵,或柳枝,杏树,野草
绿的发亮
或许,什么也不是了
入土之后,变化形态
阳光还是那么亲切,友好
一个碑,几捧土
都有他们献出的种子
初冬
文/张霄
剥开灯,层次里面还有初始火辣辣的感觉
热量能够供应光明
和撵走黑暗的魔手
侵蚀的手机,开朗起来
不在一个角落里徘徊,挣扎
小手有点麻木了
动了动
撬开了一扇红色的大门
贴在墙上的壁纸
文/翁堂明
旧去的一天好像从他胸腔里呼出的气息
吹落留在桌面上白色的烟灰
烟灰轻飘飘地隐在地板上
洁白的瓷砖辨如无物
落下声音也轻如梦幻
在黎明和星辰之间拖着长长的尾音
从窗户挤过来的一缕霞光和夹在食指和中指的烟火如此相似
这时,贴在墙上的壁纸用美丽眼睛扫描着窗外
停栖在门口的悬铃木和玉兰花移动了位置
昨天挂在上面的蝴蝶从破旧的蜘蛛网上跌落下来
现在,他坐在椅子上
静静等待着第一声鸟鸣慢慢摊放在桌面上
还是那个庭院
文/翁堂明
往后数某个日子
我定会来到这里
包括一口水缸,半塌土墙,几丛爬山虎,还有几只鸟……
它们或者,它们还守着原来的秩序
就像是我还操持着一种方言
双腿走路的姿势
也许,岁月的重负,我会加一只腿
我看它们的时候,就多一份深情
它们看我的时候就少一份唏嘘
该保留的它们都替我保留了
然而,尽量我保持一棵树的模样
任凭蝉鸣和稚嫩的脚步踩踏我的身体
像册
文/翁堂明
秋风,落日,长街
白发从荒野中甩掉紧凑的黄昏
叩门,找到我
那时候,我一个人举着酒杯,抽着烟
酒杯训练着我的口型
我丈量着酒杯的尺度
仿佛一对恋人彼此依赖
灌进来和吐出去都是
一种颜色
不敢确定夜还有什么动静,哪怕庭院那只黑狗对着苍白的月光吠几声
对着虚无的脚步吠几声
而我停靠在一个像册里
哪怕,草丛中的蛐蛐敲定最后的琴键
想起一场雪
文/思北
一场雪埋住了道路
也埋住了父亲的架子车辙印
父亲在雪前和生产队的壮劳力们
接到了从小镇的供销社
往开封运送棉花包的活路
一人一车一千斤一百多里地
送到每人可得五块钱的劳务费
出发时天上已罩满乌鸦鸦的黑云
本来他们想在下雪前赶回来的
没成想雪下在了半路上
天刚麻麻亮栅栏门的响动惊醒了我
从窗口望去
父亲疲倦地拉着架子车挪进院子
像一尊移动的雪人
冬天
文/思北
老白杨脱落最后一片黄叶
完成使命般
将坚硬的骨架交给北风
接受检验
万物都是有尊严的
尽管它们无比珍惜语言
一刻也没有停止行动
雪只是一种象征
时间只是行动的一种形式
总有一些愿望无法抵达
季节在行走中
难免会附着些积垢
不管是主动或被动被抠除
并不影响依序如约交接
画风的人
文/李旺兴
行走在天地间,拾取一缕清风,
画布展开,色彩跳跃,形于无状之状,
画风的人,捕梦者,孤独行者。月挂夜穹,星河流转,
寂静里寻觅,
以心为镜,映照世间万象,
将风的呼吸,化为纸上精灵。山岚晨雾,海啸晚霞,
每一瞬变化,皆是眼中风景,
笔端流转,风有魂魄,
在画布上演绎岁月长歌。不拘泥形式,不束于规矩,
画风之人,是创造的先驱,
于虚空中塑造实像,
唤醒沉睡于人心中的诗与远方。当众目睽睽之下,风成了可见之物,
不再是过往的幻想,
它是故事,是情感,是记忆,
在每个观赏者心中,种下一枚种子。
画雨水的人
文/李旺兴
细雨缠绵,湿漉漉的城市,
街角,他撑伞驻足,
轻握画笔,倾听滴滴答答的节奏。天空的眼泪,悄然落下,
绘出条条流动的线条,
画雨水的人,在寻常处发现非凡。每滴晶莹,都是时光的印记,
滑过叶脉,汇入溪流,
他的画卷,记录岁月轻柔的步伐。城市夜晚,灯火阑珊,
画笔轻摇,捕捉雨后的清新气息,
在这喧嚣与宁静交界,找寻一片宁静。不是逃离,而是深入,
画雨水的人,拥抱每一刻真实,
即使世界再嘈杂,也有属于他的安静角落。
画梦的人
文/李旺兴
夜的帷幕下,悄悄铺开纸张,
沾染星辉,绘一笔,洒脱又狂放,
那是画梦的人,织造斑斓幻境。月色为墨,云朵成毫,
梦境中,万物生长,
跨越现实边界,与星辰对话。梦境深处,有一片未知森林,
那里花开四季,鸟鸣不息,
画梦的人,用颜色填满孤独角落。偶遇迷途的灵魂,于画中相遇,
共享一段旅程,笑谈人间悲欢,
在彼此眼里,看见另一个宇宙。或许明日醒来,一切归于平静,
但那片画下的梦,永不褪色,
画梦的人,懂得收藏时光的秘密。
沙
文/老远
独粒,一个无名的名词
任风怎么吹,就算吹成一个动词
仍然是一个虚词
唯有入群,与石头,水泥紧密配合
去搅拌机肚里,翻几个跟斗出来
翻成一股凝聚力
翻成一个实词,赞词,形容词
你,你们才会告别飞沙走石这个词
北风的羽毛
文/老远
隐形的鸟,从远方呼啸而来,
掠过故乡,抖下仙女散花般的羽毛
漫天飘舞
落满树枝,屋瓦,田野,坑坑洼洼,
几条归巢的路,
和村口来回张望的母亲头顶
羽翼丰满的冬,衔起刚射回的箭,
于滴滴答答的催飞曲中
飞向青的春,绿的夏,黄的秋
白的起点,终点
打谷场上的故事
文/老远
蓝色吸顶灯亮了
打谷场上的戏徐徐开幕
铺一层希望的舞台上
水牛跟父亲转,石磙跟水牛转
反复转出笑靥般的旋涡
草垛那边,一窝兔崽子,蹿上跳下的欢声笑语
填满了深夜的星空
父亲的一声吆喝
将他们赶回老屋的梦乡
伴随一阵狗吠声,脚板声,母亲闪亮登场
翻草,抖草,捆草
父亲和母亲在娴熟的草书中
合唱一场喜剧的尾声
雪
文/老健
我是被一场雪隔在人间吗
昨夜
有雪花飘进我的心里
那圣洁的六角花瓣
叫我忘记了前生
这美得令人窒息的大雪呀
飘飘扬扬从天而降
直至飘进我的梦乡
我无法离开尘世
我被一场雪隔在这里
我陶醉在尘世
直至大雪覆盖了我的头顶
不惑
文/语溪河
一只鸟的影子
在水里
是唱歌还是跳舞
一片叶子
随流水缓缓走过
它们谁也不理谁
人的影子遮住了鸟的影子
太阳落下了山
浪漫
文/语溪河
水缓缓的流
漫过心情的是花香
你笑与不笑
咖啡是不是苦的
没有人知道
这初冬的红枫叶
与浪花有相似的波动
犹如山峦直到花开
观点
文/语溪河
千人千面
四季轮回了几千年
不变的是生生死死
千万张嘴
从历史的脸上发声
就是一个声音
弱肉强食
还有就是欲望的繁衍
点歌的人
文/必忻
情绪违惑
我就狂刷视频打发时间
也许是见过的人
语言证明他们之间的熟悉
可能是系统的输送
也可能是一首歌或一个嗜好的牵引
聊的深入浅出亦毫无波澜
一句话的核心
走近歌词的正面
把一个情节从暗淡处拉回
熟悉鲜活了起来
歌词在回忆里踏出脚印
也许,这就是午夜的亮点
刚好印证着这个时代
点歌的人走近了歌词
直播的人走近午夜,走近历史
秋风凉
文/项玉友
河岸,一直在那里
干枯的芦苇还在,只是
我的眼界已被覆了清冷的落叶
我知道绝望时
天空,会给我安抚的语言
比如“万法皆空”
比如“一心三藏”
而我总能析出一方荒园
于这个季节——
栅栏上的扁豆,应是干冷的紫色
子夜的火塘
仍有哔剥作响的木柴
时光落入深井
文/练立平
时光在深褐色的井口徘徊
一个趔趄滑落,溅起回忆的水花
那幽沉的井水
浸着稻香、蛙鸣、鱼腥
和暮色里
母亲找寻我的声声呼唤
井栏上,那些清晰的刻痕
似岁月,在故园走过
的蜿蜒小路
青苔蔓延在砖石缝隙
就像心底的乡愁
在一寸寸匍匐
儿时伙伴们的欢笑
还在井沿边回荡
父亲佝偻的背影在水面
沉浮,若隐若现
如今我在远方漂泊
那口深井,牵着我的目光
井,沉默在废弃的老屋边
静静听着,人来人往
与时光匆匆的脚步
入夜,时光在井底缓缓睡去
乡愁,却在梦里悠悠浮起
南街
文/王玉瑞
镇的南街很古老
通向古盐井和骡马市
清末明初遗留的店铺
一个挤着一个
我的许多向往在店铺里
我的许多伙伴在店铺后院里
南街的春夏秋冬很厚实
厚实得让我记忆挥之不去
许许多多的人们
还有南街的社火们
社火的曲儿还会吟唱几句
离开南街多年了
南街变样没有
我是南街的娃
下窝窝的
期待雪盛开
文/陈先俊
冬季,夜一点一点长起来
面对朔风的呼啸
河边的芦花白了头也寸步不让
一叶扁舟横亘漂泊
夜,静得能够听见星星的耳语
燃炉,烫一壶老酒
于寂静苍茫之中等友来,盼雪飞
感受从天而降的愉悦和激荡
喜欢雪,更喜欢冬天夜里的雪
悄然、静谧,幽雅、纯洁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
埋在心底里刻在骨子上的故事
期待雪的盛开抚平所有记忆
梦醒,一切都明亮起来
仿佛整个世界皆无暇洁白
还是愿意把视线放在室外
文/田源
可能是《水浒》啃得太深,有些入戏
一下班,就一头扎进屋里
将门关牢,见没有松动的迹象
方才转身离开
真怕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碰巧休息,屋檐下的雨吵醒
一只躲雨的鸟在走廊里扑腾
飞到这头,又飞到那头
找不着歇脚的枝桠
没忍住,将窗开了点缝隙
一根竹子伸了出去
黄叶飘过的岁月
文/田源
暮秋时节,我见过许多黄叶
随风离开了枝头,告别了根走向远方
一路奔波,累了连一块栖息地都没有
长椅上睡一会,公园草坪上躺一时
大桥下住一宿……
属于我的叶子,在袋子里今天走在这
明天挪到那。没有固定的巢穴
蜗牛一样蠕动脱去人形
背着躯壳在一条迷茫的路上挂出露水
三月的泥燕带来口信
等我返乡。经历瓢虫斑斓的磨砺
才理解深深庭院中的玉米、高粱、大豆……
趴在故乡的水井口
正在重获人形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平台发展,发放优秀者奖励。
个人朗诵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个人专辑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70%发放给作者,30%留作平台运转,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十日准时微信发放。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编委会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顾问:练立平
朗诵部长:大河
朗诵副部长:吴霏
策划:樱子
主编:中华
艺术指导:雪城
艺术顾问:芊芊
宣传部长:雨心
投稿加社长进群: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