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菜农斗诗富传奇
(小说)
作者:赵锡洪(浙江)
【一】卖菜四老农结交成朋友
话说浙江兰溪城郊有四个卖菜的老农民,年纪相仿,六十上下。由于每天要在农贸城自由摊位这里卖菜,成了老相识的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当中的姓氏,说来也特别的凑巧,应验了百家姓中的周吴郑王当中的四个姓氏。但是,他们四人每天卖的菜各有自己的老一套的特色:老周专卖韭菜,老吴专卖蒜苗,老郑专卖大葱,老王专卖一年四季大棚内种植的大白菜。四人的关系也相处得十分和气融洽。他们每天将菜卖完之后,大概在十一点半钟差不多。四人都要在农贸城隔壁一家名叫实惠快餐店里,炒几个小菜,一起打拼伙,喝酒,吃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长日久,这快餐店也成了四个兄弟般朋友常去的地方。他们卖菜的开心,快乐令人羡慕,也演绎着新一代老农民快乐即将退休佳话……
周,吴,郑,王四个菜农当中。算卖白菜的老王陈府最深,学问口才也数他厉害。说白了,他相对来说,比周,吴,郑头脑要精明,一般不会受他人蒙蔽,欺负或受上当欺骗。从不认怂是他的牛脾气,因此,在四个朋友当中,他自然也就成了爱揩油,爱占便宜的老家伙了。但他最有头脑活络,有自己主见,爱打抱不平。加上见多识广,每当兄弟们遇到难事,杂事,烦事等等……只要有人来求他办事,跟他说一番。他肯定二话没说,绝对会抛头露面,跟人去交涉,把问题解决掉的。因此,周,吴,郑三人背地里给他取了个绰号:王老大。平时,他们三人都亲昵称为王老大。因此,三人也对他毕恭毕敬,经常请他一块喝酒,喝茶或聊天。尽量不让他付酒菜钱。老王也了四人当中的开心果,有时他们背地里也叫他猫饿鬼。
有一天,老周,老吴,老郑他们卖完菜之后,一起商量了一番。决定:设法取笑这王老大一下。看他以后还对待朋友不爽快不。
于是,他们四人相约到城里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里喝酒。这次,王老大来了最迟。他见老周,老吴,老郑在包厢内已等他半小时了。就笑咪味地说:吃酒也越吃越高档了,看来老友们袋里钞票肯定多呢。这时,老周就第一个开口:你来了最迟,废话倒蛮多的。快坐下,快坐下。王老大,也没回应,先坐下再说。老周又说:我今天有个建议,我们四人当中,在喝酒之前先定个新花样的规矩,吃之前我们四人各念一句诗句,但是,每句诗说出来之后,必须与本人卖菜有关。好格,好格。老吴,老郑,老王异口同声地叫好。老周说:那我先说了:他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说:
【韭】酒饮他人不想样,
这时卖蒜苗的老吴也站了起来,端起了自己的酒杯笑着说道:
【蒜】算话中听暖心肠。
卖大葱的老郑也哈哈笑了起来,站起来端着酒杯说:
【䓤】聪明人应自知明,
最后轮到王老大说了。他听了听他们三人的诗句后,觉得今天的喝酒诗有相当的火药味。苗头是针对他说的,有点讽刺,挖苦他人的味道。出于朋友一场的面子关系,他泰然自若,潇洒自如,从容面对,不慌不忙地夹起了一块红烧肉放进了嘴里,一边口嚼一边快人快语地说道:
【白菜】白吃几回又何妨?
这是老周,老吴,老郑第一回被王老大一句反问,问的个个面红耳赤,面面相觑,十分难堪,个个低下了头。
幸好在包厢内,不然这洋相局面,出得多的尴尬呀。这时四个人个个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时,老周,老吴,老郑也意识到老王第四句念的诗句相当经典:人呀,只要是遇到真心朋友,白吃几回又何妨?人也不能太精博,遇事呢,千万莫太斤斤计较,若那样子人都会被人家看扁,看的如人变的小肚鸡肠的。
这时王老大站了起来,对三位老友拱手作楫说,首先呢,祝贺我们今天再次相聚饮酒,并且上了个高级的档次酒店,其次,我们喝酒还玩起了行酒令的新花样方式,这是个开心好事呢,值得往后还要继续照做。三是,今天的酒账应该由我来支付,我也承认自己过去比较有贪酒好吃这方面的嗜好,今天借此机会向三位朋友表示道歉。希望凉解。四是,希望我们成为拆不散的要好朋友,相互之间切莫有伤害对方念头……
【三】王老大机智解“厨诗”
不知不觉,他们喝酒喝了一个多小时了。王老大叫酒店服务员来结账。并且拿来了今天点菜的菜谱。原来,他们今天除了点了六个红烧肉,狮子头,等六个家常菜,此外,还点了一首唐诗厨诗菜,有四盘。一盘是两个蛋黄蒸在青瓷碗内,二道菜是蛋白切成丝,在盘子里摆成一个队形,下面垫了几片芹菜叶子,第三道菜是一碟清炒蛋白,第四句菜是一碗蛋疼清汤,上面漂着星星点点的蛋黄。服务员笑着说,这四个菜合起来是一首七绝唐诗绝句。如果,你们猜中了是谁写的,诗句也能念出来,店里是不收费的。如果,猜不到,那要付费一百元。王老大,看了看菜谱,又仔细刚刚吃到过这四个菜的味道。他早就心中有数了。他笑了笑,对服务员说。这厨诗菜我猜到了,是杜甫的《绝句》
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说,猜对了,女服务员只结了六个菜与酒饭钱,另外这四菜的菜单钱也就免了。这时老周,老吴,老郑,对对王老大竖起了大拇指,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了。他们三人也十分佩服老王的交际能力与知识广泛,不愧是民间的老滑头。从此,三兄弟对王老大佩服的五体投地……
今年,过了十月一日之后。老周,老吴,老郑与老王,四人全退休了。不过他们干起了另外的行当意想不到的行当。王老大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玩起了抖音直播,做了当地的业余导游。并且编起了《我为兰溪当导游》的歌唱词,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原唱曲调,可以表演而唱。其歌词是这样写的:
《我为兰溪当导游》
【一】
兰溪山水美如画,天下江南不如假
做个老伙导游也自豪,李渔故里赞美夸
名胜诸葛八卦村,华夏一绝名气大
横山脚下芥子园,纪念李渔戏剧家
地下长河世无双,名扬四海洞奇葩
春秋季,旅游旺,游埠古镇喝早茶
我为游客做导游,好客兰溪胜我家
【二】
黄大仙曾出黄湓,闻名遐迩东南亚
我做老伙导游也自豪,与你同行笑哈哈
城南名胜叫兰湖,山水风光似彩霞
永昌李渔风情街,兰溪小吃名天下
北乡梅江通州桥,聚仁故事美佳话
古芝堰,白露山,长乐古村名古刹
我为游客做导游,希望兰溪更繁华
【三】
兰溪穆坞出枇杷,五月来吃正时佳
我做老伙导游也自豪,带你去摘开心花
杨梅长廊五十里,黑碳东魁颗头大
黄店朱家红柿子,鲜红个大鲜味佳
兰溪汇潭出红糖,红红榨糖迷你傻
古商城,告天台,美味小吃到处摆
我为游客做导游,千年兰溪玩潇洒
作者简介
赵锡洪,男,60后。网名:雄鹰翱翔。浙江兰溪市人。文学爱好者。曾经是当地报刊通讯员。作品散见于《木楼梨花》,《诗天子》,《滨州都市头条》,《海阔天空》,《中华楹联》,《对联天地》,《赵耀天下》等网络平台。在微信上需本人姓名搜索,就可以在微信或百度网络,能见到本人作品。现为兰溪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文供稿:赵锡洪)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