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游敬亭山
秀色秋初染,两江烟雨轻。
连峰弥雾色,叠浪逐鸥声。
随兴昭亭坐,寻幽宛水萦。
回眸千百度,未了此中情。
评:作者从大处着眼,小处入题。首联时光渐入秋色,烟雨轻笼两江。初秋的到来,万物悄然转变。颈联沿首联展开,有云雾缭绕群峰的视觉,还有涛涛波浪和逐浪翻飞鸥鸟叫声的听觉,使人有一种“高山鸟飞绝,孤云独去闲”的感觉。颈联放开手笔,昭亭清谈,寻幽宛水,更添一幅“宛水无声流槛外,敬亭如画落檐前”的诗画。尾联紧跟着抒发出诗人心中的情感,“回眸千百度,未了此中情”一种众人寻他千百度的感觉陡然而生。布局紧凑,言简意赅,却使人回味无穷。
张银辉
甲辰霜降随吟
西风渐渐老时光,滩上荻花嗤鬓霜。
一岁驹移流水逝,几分桂落广寒凉。
符同天道非深念,搅扰人心是远方。
更有书中银杏叶,殷殷翻出旧年黄。
评:西风一来时光老去,连滩上那荻花都在笑我双鬓添霜,诗人没有过多铺陈,直接入题,一年的光景就这样随着秋水流逝,桂花飘落,秋风瑟瑟,感觉明月都是那样高冷。符同天道的这些自然并不是我深深念想,让我牵挂的而是那搅乱人心的远方。夹在书页的那枚银杏叶,时时翻出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人,那故乡,那浓浓的乡愁,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回肠荡气。
黄贻裳
霜降
凝秋九月霜,晨起覆山庄。
白粒晶莹色,黄花清丽香。
喜看瓜与果,笑问售和藏。
网上询行市,招来代理商。
评:这是一首很有生活气息的律诗。农村的九月是瓜果收获的时节。首联描写一个时间和地点,九月的早晨,地点是一个山庄。紧接着是诗人在山庄所看到的,晶莹的寒霜和黄色的菊花类秋花,一个视角的冲击,白色的霜与黄色的花,再就是味觉的感受清丽的花香。颔联拓展开来,进一步写诗人的活动,询问瓜果的行市以及这些瓜果怎么收藏,来进行人物细节的描写,最后尾联笔锋一转,帮着网上查询行情以及招聘代理商事宜。诗文脉络清晰,通畅,紧凑,一幅生动的农村场景跃然纸上。
朱曙光
望海潮•秋吟
月明星淡,风轻气爽,今宵适感微寒。灯火万家,恒沙忆度,金风玉露缠绵。何事竟开颜?正小楼把盏,古韵新翻。丰乐人家,稻根香里话经年。
凭窗极目空前。念琅琊故里,别具奇观。吳楚踏波,金陵锁钥,百帆争渡流连。云水两相看。见一行白鹭,直上青天。化作流光点点,远涉万重山。
评:上阕一二段点出时间,一个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小楼四周,万家灯火,风清气爽,感慨万千,使人对过往美好的回忆和当前美景的享受。第三段用一个问的形式告诉读者,什么事让我这么高兴呢?因为秋天的丰收,大家聚在一起,小楼把盏,古韵新翻,有一番稻花香里话丰年境界。高兴之余,诗人凭窗望远,由眼前的景象想到家乡这时节的景象,吴楚踏波,金陵锁钥,白帆争流云海一天的景象,诗人的心似乎也随着那一行白鹭,渐行渐远。这阙词文笔流畅,文脉连绵,让人读了心旷神怡,回味悠久。
李朝晖
秋兴
庐阳光景正宜人,菊桂悠然恰胜春。
露气浓时心气淡,秋香老处梦香匀。
优游芦浦吟霞鹜,小憩枫桥醉晓昏。
犁破浮烟湖岛去,若虚若幻远嚣尘。
评:首句直接入题,秋天的庐阳风光宜人,黄黄的菊桂盛开,胜春一筹。中两联更富有哲理,露气浓时心气淡,秋香老处梦香匀。喻人要有一个好的形态。游芦浦,赏霞鹭,不仅坐爱枫桥,这景,这情,这美好的深秋,更是醉迷晓昏。尾联诗人更是幻想自己远离尘世喧嚣,静享这美好的境界。
韩彩娥
蝶恋花•咏残荷
白水烟汀鸥鹭纵,瑟瑟西风,露湿枯荷冢。一寸闲愁君不懂,空留月下幽幽梦。
身陷污泥莲藕共,来也多情,去也痴心种。傲骨拼将何处用,高标令我今宵颂。
评:白水烟汀,鸥鹭盘旋翻飞,这时已是秋风萧瑟,一层薄露侵湿了渐已枯萎的秋荷。我这满怀的闲愁,君怎么知晓,只遗憾空留一帘幽梦。上片由秋荷的外景转入内心的活动。下片开始抒情,转叙秋荷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令词人油然而生敬佩。这首小令,文脉通顺,有外及里,逐步歌颂莲藕的高洁。
陈高裕
秋光
谁言明媚属春光,秋色斑斓更盛妆。
硕果千枝流玉秀,平畴万里著金黄。
深红莫过丹枫叶,洁白无伦大地霜。
若问何时风景好,人间底蕴在苍桑。
评:首句反问形式入题,谁说只有春光美好,这秋色更是美丽。颔联进一步叙述秋色之美,硕果千枝秀,万里平野黄,从大处着笔,颈联通过一红一白冲击读者的视觉,白的霜,红的枫更添秋色之美,尾联笔锋一转,若问何时风景好,人间底蕴在沧桑之后。与首联的谁言明媚属春光,遥相呼应,人世间除了大自然馈赠的景象美外,还有一种美,那就是人生沧桑之美。
周定洪
晚秋吟
霜染丹枫艳,雁行秋已深。
篱边怜萎菊,川上惜流金。
战士寒风逆,边关冷雨侵。
棉衣当备好,父母始安心。
评:首联写出时间,霜染枫叶,大雁南行,说明已是深秋时节,景为情设,诗的首联和颔联写景,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由晚秋的景,再通过一个流水对,战士寒风逆,边关冷雨侵。歌颂戍边战士们不惧风寒雨冷,为了国家和人们的安全,保家卫国奉献精神,可怜天下父母亲,孩子无论走多远,都在母亲的牵挂之内,尾联笔锋一转,以上所述,都是家乡的父母在深秋对边关儿女的思念和牵挂。诗脉连贯,意象丰富。
傅卫国
秋山
金风吹雁远,爽目草云闲。
铺碧千崖翠,垂红万岭颜。
青溪泉石上,黄菊月松间。
莫把秋情送,清香带得还。
评:这是一首以景抒情的五律,首联一个远一个闲,写出了秋天的意境美,颔联用山的碧绿与枫叶的鲜红,展示秋美,颔联一转,青石上潺潺的小溪,月松间盛开的黄菊,更衬托大山的秋美,不再奢求秋情赠与,就这清香带走就足够了。小诗对仗工整,意境优美,给人一种田园风光的清新美。
杨丽萍
鹧鸪天•咏菊
依径黄英壅玉阶。绕篱秋色岁时来。笔端蕴秀携霜韵,纸上留香借月台。
陶令赋,逸情怀。芳薰百草磬笙谐。年年逸兴如同昨,屡向高风取素材。
评:我花开尽已无花,金秋时节,玉阶旁的小路上,黄菊怒放,词人乘兴提笔咏菊,菊的这种坚韧,隐逸和高洁,古今多少文人隐士歌颂和效仿。花虽柔弱,风骨铮铮。虽无奇异之貌,却能笔端透美,纸上留香。菊的这样的品质,令词人年年逸兴不止,常常歌之颂之。小令不长,回味无穷。
孙骏涛
清秋感怀
练晨吁吁赴东塘,白露朦朦欲结霜。
老荷卧池藏玉骨,枯篷护籽候春光。
早霞碧水融秋色,鸿雁长空鸣故乡。
遥想风华曾茂日,归途唯见菊花黄。
评:首联是一个时间和人物的交代,时间是晚秋的一个清晨,晨练完了的诗人,路过一个叫东塘的地方。映入眼帘的是池塘的秋荷,深秋渐至,荷叶黄枯,莲蓬成熟,颈联由池塘的景展开,碧水秋色,鸿雁南飞,不由使诗人感到时光如白马过隙,一闪而去。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转眼的功夫,已是年近暮年。这首诗文通字顺,诗脉贯通,由景生情,一气呵成。
孙浩杰
鹧鸪天•白露有题
冷竹无声蔽小楼,谁拿秃笔写残秋。一行白鹭飞天远,几朵凋花落地幽。
堪聚散,念沉浮。颜如春水逝东流。人生固有酸心事,何必朝朝对影愁。
评:首句直接入题,一个冷字道出时间已至白露,小楼外,无声的竹子遮蔽这小楼,小楼内,诗人伏案疾书。这是近景。随后,诗人视野展开,首先望到天空,白鹭一行渐远,院外秋花渐落。下阙由景触动词人的情怀,不由发出感叹,堪聚散,念沉浮。颜如春水逝东流。由此感叹,更使词人看淡人生,以人生固有酸心事,何必朝朝对影愁豁达的情怀,面对人生。小令虽短,哲理颇深,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