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山的鸟
侯美/文
有内蒙古“绿色明珠”之称的乌兰察布兴和县苏木山,除了漫山遍野的树吸引人,还有各种各样的鸟吸引人。这些森林歌手隐藏在繁枝密叶间,尽情地绽放着各有特色的歌喉。
当东方的霞光刚刚在天际闪耀的时候,沉默了一夜的百灵就迫不及待地展开了美妙的喉咙,唱出一支又一支婉转动听的曲子。百灵的歌声清脆,激昂,丰富多变,经常会连叫几个一样的音符之后,马上换成新的音符,十几分钟内会变换出上百种腔调。每一种腔调都那么洪亮,那么饱满,就像训练有素的女高音,连唱大段大段的高音也不觉得疲累。听一段百灵那空灵曼妙、行云流水般的嗓音,就像聆听来自天上的仙鸟之声,浑然忘却俗世的烦恼。
夜莺并不是晚上才会唱的,白天偶尔也会献上一两首歌。它更喜欢在夜间歌唱。宁静的夜晚,百鸟归巢,万籁俱寂,这时候它可以独占整个舞台。夜莺不像百灵那样喜欢展示高音声线,它的声音稍微柔和一点,舒缓一点,还经常会间隔发出一连串快速的“嘀嘀”音,像是亲切呼唤某个熟人的名字。它的腔调虽不及百灵那样变化多样,但更为亲切,更有人间烟火气,就像是一个多情善感的诗人,在繁星满天时抒发涟漪般的情感。
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古诗,把黄鹂鸟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并成为画家的爱物。黄鹂鸟的歌声也很嘹亮动听,但多数情况下,它会不急不躁地唱歌,旋律温婉轻松,有点像吹口哨。听它的声音,会觉得整个夏天都是清爽的,悠闲的,富有诗意的。黄鹂鸟有金黄灿烂的羽毛,娇小优雅的身姿,本是中国南方常见的鸟儿,但在苏木山也会惊鸿一瞥:一个黄黄的倩影翩然而过。 画眉鸟喜欢在树枝上一边歌唱一边跳上跳下地舞蹈。虽然它的身影极难见到,但只要看到不断摇晃的树枝,听到优美多变的歌声,就能猜到是它了。它的歌声时而亢奋,时而温和,时而绵长,时而简短,可谓抑扬顿挫,情感丰富,随心所欲,变化万千,正如欧阳修所描述的那样:“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苏木山的鸟儿有很多很多,说不清到底有多少种,只知道这里的歌手们极有底气地天天演出阵容强大的歌剧。先是百灵和画眉领唱,接着众鸟纷纷开嗓,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唱的时候,若被游人惊扰,树林就会突然安静下来。安静几秒后,会有不知名的鸟儿轻轻地、低低地唱一声:“唔——”,接着另一只不知名的鸟儿试探着唱一句:“吱——”,停歇几秒后,四周依然一片寂静。这时,又有某个不知名的歌手觉着有露嗓的机会了,努力地唱一声:“咕噜——”,像捂着嘴唱歌,声音闷闷的,憨憨的。只唱了一句,立刻引起领唱者的注意,不知是百灵还是画眉,会示范性地啁啾一声,很快,众鸟齐唱,万声齐发,啁啁啾啾,唧唧呖呖,把苏木山简直变成了鸟鸣山,声浪涛涛,铺天盖地。此时,天空被唱得更蓝,空气被唱得更鲜,树叶被唱得更绿了。游人赏景的兴致,立刻全都引到听鸟上了。抬眼四望,哪里会见到鸟的影子?只有密密麻麻的树林,密密匝匝的草地,还有密密集集的鸟鸣声!刚要仔细辨别究竟是哪种鸟,突然,像是听到无声的禁歌令,各种鸟鸣声戛然而止!寂静中,只有清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正要遗憾,高空中突然传来一声清亮悦耳的啾啾声,一个娇娇小小的身影,箭一般地从游客的头顶掠过,飞到树林里,不见了。
不求欣赏,不争高低,在岁月静好中做本色的自己,是苏木山的鸟儿们永远歌唱的旋律,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作于2023年12月
改于2024年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