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嗅人间草木香
——《人间草木》读后感
文/李长信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匆匆忙忙,追逐着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却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直到遇见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才仿佛在时光的罅隙里,寻到了一方宁静的天地,让心灵得以栖息。
翻开书页,那一篇篇质朴的文字,如同一缕缕清风,轻轻拂过心间。汪曾祺先生以他独特的笔触,描绘着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无尽的诗意。他写栀子花,“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这般率真的话语,让人忍俊不禁,又不由得为栀子花的洒脱而喝彩。这哪里是在写花,分明是在写一种不羁的人生态度。
书中的那些草木,仿佛都有了灵魂。葡萄在他的笔下,从小小的嫩芽开始,历经风雨,最终结出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果实。那过程,就像一首生命的赞歌,充满了希望与活力。还有那些菊花,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秋风中傲然挺立,让人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汪曾祺先生用他的文字,赋予了这些草木以生命,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不仅是植物,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小动物也充满了趣味和生机。他写蝈蝈、蜻蜓、蟋蟀,仿佛让这些小生命在纸页上活灵活现地蹦跳着。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书中的美食描写也让人垂涎欲滴。从故乡的咸鸭蛋到昆明的菌子,从北京的豆汁儿到江南的糕点,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一段记忆,一种情怀。汪曾祺先生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他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在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些平凡的食物,在他的笔下变得如此诱人,让人不禁想要亲自去尝一尝,感受那一份人间烟火的温暖。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情。汪曾祺先生通过对人间草木的描绘,传递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味的细微之处。哪怕是一草一木,都能成为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快乐的源泉。
读《人间草木》,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对话。汪曾祺先生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他经历过风雨,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告诉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也许是一朵盛开的花,也许是一声清脆的鸟鸣,也许是一道美味的菜肴,也许是一个温暖的微笑。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压力和焦虑所困扰,忘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人间草木》就像一杯清茶,让我们在忙碌之余,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生活的滋味。它让我们明白,人生不必太过匆忙,不必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去珍惜身边的人,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确幸。
合上书本,那淡淡的墨香依然萦绕在心头。我仿佛看到了汪曾祺先生,他微笑着站在一片花海之中,向我们诉说着人间的美好。我想,我会带着这份感动,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去拥抱生活,去品味人间的温情与温暖,去细嗅人间草木香。
作者简介:李长信,聊城市作协会员,聊城市茌平区人,临床执业医师,业余喜欢读写。人生理想:仁心医病痛,妙笔著文章。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58期
本期编辑: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