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中国,处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处在改革创新英才辈出的潮流中,聚焦弘扬正能量,讴歌时代英才,是我中心二零二四年后半年的报道宣传宗旨目标和任务。故从上期开始,我们将利用【时代风采】栏目在《都市头条》选登中华大地之光征文推荐文章和历届获奖文章。同时欢迎时代风采全体新闻工作者积极推荐和撰写本地先进单位、模范人物的优秀事迹材料,让更多取得优秀业绩的单位和个人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戓国家会务中心,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华大地之光全国征文颁奖大会』,接受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颁奖和合影留念。让大家坚定信念,高举爱国旗帜,宣传党的主张, 抒发民族精怀,彰显思想力量,共唱文明赞歌,谱写辉煌篇章。若有推荐人或需要帮忙撰写先进事迹材料的直接和本中心编辑部联系!本期刋发本中心特邀记者薛宇星和雷战锋同志撰写并荣获全国征文大赛特等奖的长篇通讯《接你回家》,供大家浏览!
中华大地之光获奖优秀文章选登七:
接您回家
记澄城鹤童老年公寓院长张宁的故事
本网陕西讯(薛宇星 雷战锋)这个世界让我们无法改变的,就是时光一天天老去。当时光被剪下一片影子,那就是衰老之后的身影。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不会承认还有衰老二字,但是真正衰老的时候,却常常无能为力。认识张宁,是在一次朋友举办的沙龙宴会上,因为我是医生,她说她是澄城鹤童老年公寓的院长,以后有好多关于老年人健康方面的问题要向我咨询,给我的感觉,从事养老行业的人,都喜欢咨询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她是一个好学的人。
第二次遇见她,是在她的老年公寓里,我和孔老师一起,应她之邀,从她那挂满了荣誉证和一面面锦旗的墙上,才真正了解了她。公寓里,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给老人理发,换洗衣服,看见我们进来,老人说:“宁,给我儿打电话,后天是我的好日子,让他们感受一下我的寿宴”这一声“宁”,叫的好像是自己的孩子,这老人真不把老年公寓当养老公寓,仿佛是在自己家里似的一样。这才是我对鹤童老年公寓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由此也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叫“宁”的院长。
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院长张宁,女,1968年生,中共党员,在省市民政部门的鼓励引导下,在老龄委,市残联,市妇联的热情关怀下,于2006年6月投资建成澄城县鹤童老年公寓。讲述起创建鹤童老年公寓的历程,张宁院长历历在目,婆婆因为尿毒症常年卧床不起,为了能够尽早、较好照顾婆婆,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她和未婚夫商量着,没到预定的婚期就结了婚,婚后她主动挑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每天端茶送水,擦洗身体,换洗床单被罩,寻医问诊,住院透析,老人对前来看望她的亲戚朋友们说,她娶了个好媳妇,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自己就像每天都在过年一样。就这样张宁院长坚持、坚守了15年,直到老人闭上了安详的双眼。“百善孝为先”这是张宁院长15年来的深深感悟,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而家家却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们还要上班,而这些老人的照顾、抚养就成了问题。她突然萌发了:我要接他们回家,当着自己的老人去抚养、去善待,为社会分忧,替子女尽孝,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张宁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既然萌生了想法就要脚踏实地付诸实践,2006年6月张宁院长的脚步开始跑遍澄县的各个角落,寻找合适的地点,同时向政府部门进行立项,取得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张院长终于找到了一家拥有18间的民宅,可以放置36张床位,经过和房主再三交涉以2.6万元租了下来,然后自己将多年的积蓄全部拿出用于购置必需品,从此“接您回家”这一主题便响彻了澄城这一片热土,澄城鹤童老年公寓,以“为社会分忧,替子女尽孝”为目的,倡导“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初步形成、初具规模,鹤童敬老院虽步履艰难但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关怀下、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在全体员工的无私奉献下,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正轨。
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现在鹤童敬老院已经投资180万元,建成澄城县老年公寓和澄城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共有后勤服务人员26名,医生两名,护士一名,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床位85张,累计收养老人472人。澄城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占地2640平方米,床位42张,累计接受托养人员134人,共接收澄城,合阳,华州等邻近县市因各种原因的残疾,智障,不能自理,无家可归,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让流浪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经过循循善诱,心理疏导,因人施教,其中有9人走出心里阴霾,回归家中,回报社会,降低了他们在社会上的犯罪率,促进了社会和谐。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帮扶,更需要在精神上陪伴和关爱,她说:老人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家庭生活,为子女的成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长呕心沥血,含辛茹苦,为发展生产、国家建设倾其毕生之力,他们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理应乐享天伦,我们要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于那些需要关爱的孤寡空巢老人、那些残疾智障心理扭曲的流浪儿。她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乐观向上的工作面貌源于坚定的信念,她要让每一位入住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为了心中的理想,她完善了基础设施,为老年人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装修标准间、配备专属个人生活用品、配设医疗机构、健身器材、购买文化书籍、订阅报刊杂志等,为老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心、优美、快乐的生活环境;抓好关键环节,为老人提供方便周到的生活服务,为了保证入住老人的正常生活起居,他们本着“替天下儿女尽孝,为众多家庭分忧,为国家减轻负担,为老人创造乐园”的服务宗旨,努力为老人们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日常生活服务。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好“2221”工作,即:每天打扫两次房间卫生,每周为老人洗两次澡,每周为老人检查两次身体,每月为老人理一次发,经常为老人换洗衣服。在老人用餐安排上,他们做到每周用餐有食谱,每次用餐有人送,不能自理有人喂,定时定量有安排,饭后清洗有人管,从而保证了老人既能吃饱,又能吃好;注重感情投入,为老人提供心贴心的亲情关爱,入住公寓的老人都是子女不在身边,难以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关爱,为此,他们在日常服务中,尽可能设身处地为老人着想,使他们在公寓就象在家里一样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关爱,登记他们的生日,全体员工为他们祝寿,让他们看传统的秦腔节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节日的隆重;建章立制,为搞好优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立了院长责任制、服务人员责任制、后勤人员责任制、入住老人建档制、老人管理须知等六项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使我们的管理工作不断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了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工作有协作、有秩序,养成一种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度和尊敬老人、服务老人的敬业精神。老年人的孤独青年人无法理解,他们需要的是倾诉与倾听,而鹤童老年公寓里,张宁院长对每个老年人的往事,认真倾听、详细记录,让这些老年人有了更加美好的回忆和留恋,往事如烟,当老人们讲述起自己过去的故事,总是津津乐道,做一个能与老人交心的朋友,是张宁院长对每一个勤务人员的要求,因为老人如同孩子,让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是鹤童老年公寓所有人的向往。家是温暖的港湾,进入鹤童老年公寓,就必须让老人有回家的感觉。
张宁说,生命世界永远是变幻莫测的,做为生命历程的见证的人类,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对衰老有敬畏,有接受,从不自愿到自愿,参悟了心,参透了生命,生命不只是硬度和光鲜,也更有柔弱与灰暗,而老年,则是繁华落尽的一种坦然,能让老人在老去的日子找到存在的快乐,每到逢年过节,鹤童老年公寓里,便有好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欢笑,而制造这些欢笑的,则是让这些老人有更多的“忘龄感”的活动与游戏。让他们感受到拥有更多的子女,同时又让“他们”拥有更多的亲人。
为了心中的理想,张宁带领着她的员工,进一步完善了老年公寓的基础设施,为老年人创造了优美的居住环境,使这个温馨,舒心,放心,欢乐的环境,替众多儿女尽孝,为众多家庭分忧,为国家减轻负担,为老人创造乐园,努力的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日常生活服务,打扫房间,洗澡,检查身体,理发,换洗衣服,起居用餐,各个方面,都达到老人十分满意的状态,感情投入,亲情关爱,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和子女一块给老人过寿,分享生活的仪式感,使他们度过一个有幸福感和存在感的快乐的晚年。
多年来,张宁先后被评为“渭南市道德模范”,“十大助老楷模”,“尊老敬老标杆”,“最美女性”,“孝亲敬老之星”等殊誉,鹤童老年公寓先后被评为澄城县扶残敬老示范公寓,和渭南市养老机构先进单位,陕西省孝亲敬老楷模。鹤童老年公寓,在澄城县老龄工作方面,竖起了一面旗帜,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在鹤童老年公寓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在各级领导和各个社会团体的支持下,监督下,从物质,精神,养生,等方面照顾好每一个老人,不负子女重托,不负社会厚望,把老人接回家。让每一个老人感受到,鹤童,那就是我最后的家园。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时光会老去,花儿会凋零,生命的影子,会被夕阳拉长抛远,在光阴里,张宁说,鹤童,是老人最快乐的日子,也是我最大的心愿,让快乐,做一朵会唱歌的花,让时光铭记,这便是我的初心!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把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终审:孔绪牢
责编:雷世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