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化
\ 墨韵凝鹰魂:徐玉静《群鹰图》之艺术探微
墨韵凝鹰魂:徐玉静《群鹰图》之艺术探微
精华
热点
24-11-30 01:36
9018
阅读
关注
墨韵凝鹰魂:徐玉静《群鹰图》之艺术探微
生于 1951 年山东济宁的徐玉静,在书画的浩瀚海洋中遨游数十载,其对书画艺术的痴迷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日蛰居画室,将大部分时光都奉献给了那一方宣纸与笔墨,这份执着与热爱,犹如熊熊烈火,淬炼出其精湛的技艺与独特的艺术感悟,而《百鹰图》便是这艺术之火燃烧出的璀璨结晶。
《群鹰图》纯以水墨绘制而成,却在黑白之间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力量的鹰之世界。展开画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只形态各异、神韵天成的雄鹰。它们或振翅高飞,在无垠的天际中搏击长风,双翅展开的姿态犹如鲲鹏展翅,那水墨晕染而成的羽翼,浓淡相宜,层次分明,仿佛能够感受到风在其间穿梭的力量;或傲然挺立在嶙峋的怪石之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犹如一位威严的王者在俯瞰着自己的领地,其眼神中的坚毅与冷峻,通过画家细腻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仅仅是那点睛之墨,便赋予了雄鹰鲜活的生命与灵动的气息。
再看那鹰之利爪,犹如精钢铸就的金钩,刚健而锋利。墨色浓重之处,尽显其力量之雄浑,每一根趾爪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紧紧扣住栖息之所,仿佛能在崖石之上抓出深深的痕迹。爪尖微微上翘,恰似弯月之镰,寒光隐现,似可撕裂一切阻挡之物,这凌厉的爪形在水墨的晕染下,更添几分冷峻与威严,彰显出鹰作为天空霸主的强大气场。
而鹰嘴与鹰眼的刻画更是精妙绝伦。鹰嘴犹如铁铸,线条硬朗而干脆,下笔之处尽显果断决绝。那微微张开的嘴,似在发出无声的嘶鸣,又似在准备随时给予猎物致命一击,从嘴尖到嘴角,墨色的变化巧妙地表现出其坚硬的质地与立体感。鹰眼则是整个画面的神来之笔,深邃而锐利,仿若能洞察世间万物的细微之处。画家运用浓墨勾勒出眼眶,再以淡墨轻点瞳仁,使其在威严之中又透着灵动与狡黠,仿佛这双眼睛能够穿透纸背,直视观者的灵魂深处,让人不禁为之震慑。
徐玉静在创作中,对笔墨的掌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描绘鹰的身体结构时,他巧妙地运用中锋勾勒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如钢丝铁线,精准地塑造出鹰的雄健体魄;而在表现羽毛时,则采用侧锋与皴擦相结合的手法,用淡墨层层晕染,使羽毛呈现出蓬松而富有质感的效果,仿佛轻轻触摸,便能感受到那柔软与坚韧并存的奇妙触感。每一处墨色的浓淡变化、每一笔线条的粗细转折,都经过了画家精心的构思与反复的推敲,充分展现出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对水墨独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画家对鹰的刻画不仅仅停留在外形的相似上,更注重对其内在神韵与气质的捕捉与传达。他笔下的雄鹰,或霸气十足,有着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或内敛沉静,在沉静中蕴含着随时爆发的力量与威严。这种对神韵的精准把握,源于徐玉静对鹰深入细致的观察与体悟。他长期沉浸于对鹰的研究,观察它们在不同环境、不同状态下的姿态与神情,将这些观察所得融入到笔墨之中,从而使每一只鹰都具有了独特的灵魂与个性,仿佛它们不是画中的形象,而是真实存在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
在《群鹰图》中,还可以感受到徐玉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水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表现形式,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他以水墨为媒介,将传统文化中的诗意与意境融入到鹰的形象之中,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灵、悠远的艺术境界。每一幅画面都像是一首无声的诗,诉说着鹰的故事,也诉说着画家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徐玉静的《群鹰图》不仅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他艺术生涯的一部壮丽史诗,是他对书画艺术痴迷与执着追求的见证。在这一幅幅纯水墨的画卷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对鹰的独特诠释与礼赞,也看到了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坚实足迹。
赞徐玉静《群鹰图》
济宁才俊志情长,军旅生涯韵里藏。
墨洒素笺鹰百态,笔凝风骨意悠扬。
金钩利爪威姿显,锐眼铁嘴浩气彰。
半世痴迷书与画,德馨艺湛世传扬。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877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