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糖葫芦]
校园的冬日,像是一幅色调清冷的油画,寒风在楼宇间穿梭,光秃秃的树枝在围墙边瑟瑟发抖。而那一串串糖葫芦,就像画中意外闯入的“暖色精灵”,给住校生平添了几分甜蜜。
每日课间,我总爱趴在教室窗边,俯瞰校园围栏边的小道。栏杆外,常传来“冰糖葫芦嘞——”的悠长吆喝,那声音像带着钩子,勾着同学们的心。住校的日子,被课程与自习塞得满满当当,平淡且有些枯燥,这吆喝便成了难得的“调味剂”。卖糖葫芦的阿姨推着老旧单车,后座驮着插满糖葫芦的草把,山楂裹着糖衣,红得透亮,在日光下闪着光,似一串串喜庆的小灯笼,与校园外灰扑扑的冬日街道形成鲜明对比。 有一回,午休间隙,几个住校同学相约跑到栏杆处,大家攥着零花钱,脸贴在栏杆缝隙间,朝阿姨喊着要这要那。有人拿到糖葫芦后,迫不及待咬下,“咔嚓”,糖衣碎开,山楂的酸与冰糖的甜瞬间在舌尖弥漫,那滋味顺着味蕾直抵心间,甜蜜蜜、暖融融的。冽风拂过,发丝凌乱,鼻尖冻红,可手中糖葫芦带来的甜蜜满足,让我们全然不顾寒冷,靠着栏杆边吃边聊,分享住校琐事,化解课业烦恼,笑声在栏杆间回荡。 此后,冬日糖葫芦成了住校生的盼头,不经意间形成了一种生活情趣。那透过栏杆递进来的甜蜜,串起友谊,慰藉枯燥,成为校园寒冬里最难忘怀的一抹温情亮色,在成长路上,凝为珍贵的“糖霜”,包裹记忆,熠熠生辉。
钟声点评:
作者一篇小小的心情记录,通过课间分享小小的冰糖葫芦,写出了在繁忙枯燥的学习间隙的“精神享受”,作者虽然已经不是小孩子,但孩子般的稚嫩和贪嘴仍然充斥在字里行间,真实细腻而形象。读来让人感慨良多,为孩子们的孤独顿生怜悯。引起读者感慨和动容的文章便是好文章。写作就是要以小见大,有感而发,表现出文章的精气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