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故事
文/郭有三
我和爱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爱人在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我们从相识、相知、相爱,再到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养育子女,龙门山始终如影随形,见证着我们爱情的点点滴滴。今年是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4周年,恰逢我们结婚 33 周年,我愿与诸位分享我们与龙门山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
三十三年前,经老师牵线搭桥,我们初次见面便相约于龙门景区。当时,我们都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借着五一假期的闲暇,各自骑着自行车奔赴龙门景区,在景区大门口相聚。河畔的秀丽风光为我们营造了惬意的约会氛围。龙门石窟依傍伊河而建,伊河河水澄澈,两岸绿树成荫,送来阵阵清凉。我们沿着河岸悠然漫步,感受着自然凉意与古代石刻、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的独特韵味。步入龙门石窟,我们一同观赏精美的石刻艺术,千年石刻所散发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们。石窟内佛像雕刻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因事先有所研究,便向爱人介绍道:“此佛通高 17.14 米,头高 4 米,耳长 1.9 米,足有一人之长,是龙门石窟中艺术造诣最高、规模最为宏大的造像,且依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而成,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2 年)竣工。” 爱人身为教师,对文学与历史满怀热忱,听得如痴如醉。我的博学多才给她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而她的善解人意也让我为之倾心。此次约会之后,我们便确定了恋爱关系。此后,我们常常交流对文学的感悟与见解,共同的爱好使我们的心愈发贴近,最终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我们居住在洛龙区安乐的教师进修学校,此地距龙门山仅 8 公里,这为我们游览龙门山提供了更多便利。龙门山成了我们常去的出游之地,在那里,我们既能领略壮丽的石刻艺术,又能体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致,留下了诸多美好回忆。
白居易,这位自号“香山居士”的家乡名人,其故居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占地 180 亩。整个故居依照唐代东都“田”字形里坊街道格局兴建,馆内设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乐天园、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度过了 18 年岁月,对龙门山水眷恋不已,后人依其遗愿,将他安葬于龙门东山白园。白园坐落于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亦是我们时常踏足之处。踏入东山的青谷区,只见池水波光粼粼,竹林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相互映衬,环境清幽雅致,我们仿若置身于“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诗意画卷之中。墓体区位于琵琶峰顶,四周翠柏环绕,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肃然起敬。

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洛阳市政府为洛阳市民推出了旅游优惠活动,我们办理了旅游年票。孩子长大后,一家三口常常驾车前往龙门游玩。清晨,我们先去品尝龙门三旦羊肉汤,那汤馆位于洛龙区龙门镇向西广化寺脚下,后来迁至洛龙区龙门大道龙门地热宾馆内。冬日的某一天,我们抵达汤馆时,门口路边停满了车辆,其中不乏许多外地车牌,想来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店外早已坐满了前来喝汤的食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买汤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店门口。羊汤价格各异,最低十块钱一碗。只见碗里的羊肉已按价格提前放置妥当,大锅里炖煮着大骨头,盛汤师傅手法娴熟,一勺汤入碗,干脆利落。我们三人各点了一碗十块钱的汤,又到烧饼摊排队买了几个油旋。油旋新鲜出炉,香气扑鼻。找个位置坐下,汤里有两三片羊肉、些许羊杂和几块羊血。轻尝一口汤,味道鲜美,毫无羊肉的膻味。再咬一口油旋,外焦里香。在洛阳,喝汤可免费续添。我又去添了一碗汤,直喝得饱嗝连连,爱人见状打趣道:“瞧你这副馋样,也注意点形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开篇即写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进入景区,孩子对龙门石窟里的石像兴致缺缺,却对登山充满热情。于是,我们径直前往龙门东山香山寺,途中路过伊水大桥。路上,我给儿子讲了一个传说:相传大禹劈开伊阙之后,水流湍急。原本游息于盂津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流而上,当游至伊阙龙门时,遭遇惊涛骇浪,纷纷奋力跳跃,欲翻过龙门。跳过者便化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则留下一道黑疤。故而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儿子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对神秘传说的好奇与向往。爱人在旁打趣道:“你是不是也盼着儿子能成龙啊?”
我们沿着台阶一鼓作气登上东山。香山寺内有大雄宝殿、罗汉殿、天王殿、钟鼓楼、蒋宋别墅、乾隆御碑、九老堂、石楼等多处景点可供游览。蒋宋别墅是 1936 年蒋介石来洛阳时,当地政府特意建造的一幢两层小楼。大雄宝殿乃是香山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且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曾藏有三万卷法藏,被誉为“中国佛教百千寺庙心目之宝”。
殿内的彩绘壁画亦是现存唐代彩绘中规模宏大、极具价值的遗迹,颇为壮观。登上山顶,在香山寺俯瞰龙门西山,松柏郁郁葱葱,卢舍那大佛雄伟壮观,伊水悠悠流淌,碧波荡漾。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此地实乃寻求内心宁静的绝佳之所。忽然,天空飘起了小雪,雪花起初纷纷扬扬,继而轻盈飘舞。不一会儿,龙门山便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衣,为这古老的圣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无奈雪势渐大,我们只好缓缓下山。途中,儿子瞧见石壁上刻着一首白居易的诗,便朗声念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雪越下越密,回首眺望,山上的香山寺已被大雪覆盖,青砖灰瓦与皑皑白雪相互映衬,更显古朴庄重。龙门山一片银装素裹,宛如梦幻的童话世界。别了,龙门山;别了,我心中的圣山。但我深知,它将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见证我们的爱情长长久久,也见证着岁月的悠悠变迁。
作者简介:郭有三,苏秦故里一书生,60后,不年轻的年龄,不老的心。人生上半场,做了几十年金融,喜欢的却是文学哲学经济学。人生下半场,重启人生,换一种活法,把一辈子活成两辈子。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开启多彩生活,奔赴诗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