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霰缤纷夜色浓,一竿风月蹉跎东 1233
三木秉凤诗文选
野炊坐享沐晚风
举目星光万家红
寰宇冥然天地换
青崖竞秀月隐亭
乱霰缤纷夜色浓
一竿风月蹉跎东
大命泛将魍魉扫
夕鹰只在梢头轻
朗朗星空,云虚霰萦,飘零半世,大道催行。《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中华文明历经千万年大浪淘沙与历史洗礼,沉淀承传下来的几乎都是大道精化,这就是文化。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中华文化是无数宗祖圣贤思想的共同结晶,是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好礼物,历代炎黄子孙只须对五千年文明精华及经典著作加以吸收传承即可为我所用,中华儿女何其福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我们要相信古今圣贤智慧贯通天地之道,承载自然之理,人既是宇宙世界的一粒微尘,又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心升华出世则为道心,道心入世就是人心,天人合一,和光同尘,大我就是宇宙,小我就是微尘。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古人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因为人一旦唯道是图,他的宇宙生命才算刚刚开启。古言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么?道犹如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抹斗星塔光,永远指引并我们回家的路,在失得茫然之中挽照着人生的坐标。《道德经》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宇宙的法则就是互爱,爱与敬是道心的人间体现,仁义礼智信就是道心的人间法则,生命修行与修练并不是修出万贯家财,权倾天下,而是放下小我而回归大道,回归大我!《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生命成形则轮回不息,生命无形则千秋永恒,与大道同春,人不远道,道亦不远人。《六祖坛经》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宇宙本来无一物存在,皆为能量化显为瞬息生灭的物质,先是无中生有,然后物质复归能量,进入有中生无,然后在天人合一的世界里浑然一体,能量聚为物质,物质散为能量,所以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能量,故而《心经》曰:“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